索引号 | 01525944-5/20230330-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旧城乡 |
公开目录 | 法治政府建设 | 发布日期 | 2023-03-30 |
文号 | 浏览量 | 7 |
202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旧城乡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旧城乡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本地区法治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乡长(党委副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的依法治乡委员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站办所长、各村书记为依法治乡领导小组成员,明确领导责任、部门职责,做到机构、人员、责任三到位,为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廉洁风险评估、问题预警、常态督查等机制,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使广大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深化绩效部门的监督职责,充分发挥督导作用,严肃纪律要求,查早查细查小,以严管之态彰显厚爱之心。以清廉的政治生态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保驾护航。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民主监督。旧城乡人民政府坚持依法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定期向乡人大报告工作,充分听取人大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立足政府职能,完善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方法,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人民群众认知度。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更加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更加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更加重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变行政理念,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积极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深化惠民普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按照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求,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保障。目前旧城乡8个村(社区)“一村一律师”法律顾问合同签约率达100%,为符合援助条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职能,以创建“法治旧城”为目标,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线上朋友圈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网格群公开法律顾问信息等活动,以普法宣传带动网络环境向好发展。线下到各村社区活动室、大集、学校等人员聚集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积极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面向乡干部、群众开展网络电信诈骗知识宣传,将预防电信诈骗及相关法治意识送到各村各户。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的作用,重点强化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普法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全县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制定了“三重一大”决策流程,明确规定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和决策,以及决策的相关程序、责任追究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党政领导班子决策水平,最大限度地防范集体决策风险。依法决策和加强风险评估,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严格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充分体现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提高行政决策质量,提升了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四)规范执法行为,贯彻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以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为基础,进一步提升行政决策水平,着重在已有行政决策规则的基础上,狠抓了制度落实。坚持党委会议决议制。在涉及乡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始终坚持由部门提出议案,分管领导先期审查,最后提交乡党委政府会议讨论决定的制度和程序,引入行政决策的专家论证制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法作出决定。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辖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执法普法相结合,在执法过程中积极向群众普及行政行为的法律政策依据、具体的办事程序,依法公示相关材料,提高政务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五)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依法履行报告、通报职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及时落实、反馈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社会诉求和反映。强化部门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和流程控制,实现行政权力行使各环节的相互制约。加强审计监督。构建科学行政问责配套制度体系,完善纠错问责机制。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
三、存在的问题、短板
旧城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部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还不够强,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不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知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提升,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来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法律素质仍然偏低,法治意识欠缺,法治观念淡薄;行政复议、应诉专业人员少、执法经费少和执法装备配备不齐等问题。
四、下步工作
一是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使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充分认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依法执政、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办事的观念和自觉性。二是利用各村,学校等单位的公开栏打造稳固的专项宣传阵地。二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深入推进法制队伍建设,加大对各类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保障必要的资金、设备,提升法治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务能力,推动依法行政工作的不断规范与提升,为依法行政工作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