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9-x-04_A/2016-0902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太平镇 |
公开目录 | 政府决算 | 发布日期 | 2016-08-31 |
文号 | 浏览量 | 51 |
一、 基本情况
1、 乡镇基本情况
太平镇地处怒江东岸、施甸县北部,境内南北跨径23公里、东西11公里,海拔最高2314米,最低650米,年降雨量1041mm,年平均气温12.5℃,分热、温、寒三个气候带,森林覆盖率47%,属典型立体气候。全镇国土面积236.8平方公里,坝区面积占3.6%,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1.78%,辖18个村委会、196个村民小组、190个自然村、16种民族;2014年末共有户数8984户、总人口31781人,其中:农业户7565户、29085人,城镇人口2633人。全镇设18个村级党总支(支部)委员会、1个镇直总支部委员会、6个镇直党支部委员会和22个自然村党支部委员会,10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65人。2013年被命名为“云南省第八批生态文明乡镇”,素有“名兰之镇”、“龙狮之乡”的美誉,有滇西抗战江防遗址、石瓢碳酸温泉、月亮田等历史文化资源。
2、 当年经济、生产情况
2015年全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包谷、小麦、豆类、烤烟、畜牧、核桃、甘蔗等产业为主,2015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01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80元。太平镇经济发展水平特征概述为以下几点:1、2015年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9145人,工业劳动力35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8%。2、2015年人均国民收入仅15128元; 工农业总产值44000万元,按农业人口计算的人均工农业产值仅15128元。3、2015年农业总产值215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6.9%;工业总产值70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5.9%。4、乡镇个体企业发展水平不高,2015年全年工业总产值4848万元,税后纯利润59万元,上交国家税金59万元。乡镇企业以个体企业为主,全镇共有乡镇个体企业236个。5、农业生产以烤烟为主,正常年景的烤烟产值达到6540万元,创造烟叶税1439万元。
3、 当年年底财政供养人口明细情况
太平镇2015年年末财政供养人口548人。其中:人大事务-行政运行1人,政府机关事务-行政运行63人,财政事务-行政运行2人,群众团体事务-行政运行0人,共产党事务-行政运行5人,普通教育303人(小学教育201人、初中教育102人),教师进修及干部教育-干部教育1人,文化-群众文化2人,广播影视-其他广播影视2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3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130人(-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28人、-事业单位离退休102人),城乡社区管理事务-其他城乡社区管理事务2人,农业-事业运行17人(其中:农科站10人、兽医站3人、农经站4人),林业-其他林业5人,水利-其他水利5人,安全生产监管-其他安全生产监管2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5人。
二、预算内财政收支情况
2015年太平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84万元,转移性收入4144万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35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24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769万元。上年结余7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9万元;调入资金8万元;财政总收入6300万元。
2015年太平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71万元,专项上解支出182万元。财政总支出5653万元。
(一)、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1) 2015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84万元。其中:增值税完成52万元;营业税完成375万元;资源税完成14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9万元;房产税完成11万元;契税完成1万元;印花税完成7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万元;烟叶税完成1439万元;非税收入75万元,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4万元;罚没收入22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9万元。
2、上划税收情况
上划中央两税收入60万元,其中:上划增值税60万元,上划消费税零万元。
3、收入增减情况及原因
2015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84万元,与去年的1728万元相比增加256万元,增幅14.8%。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 、增值税完成52万元,与去年的38万元相比增加14万元,增幅36.8%;主要是国税部门实行营改增。(2) 、营业税完成375万元,与去年的192万元相比增长183万元,增幅95.3%;资源税完成14万元,与去年的12万元相比增加2万元,增幅16.6%;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9万元,与去年的5万元相比增加4万元,增幅80%;房产税完成11万元,与去年的10万元相比增加1万元,增幅10%;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万元,与去年的2万元相比减少1万元,减幅50%;烟叶税完成1439万元,与去年的1462万元相比减少23万元,减幅1.6%;主要原因是去年烟叶价格由29.23元/公斤下降到28.43元/公斤,产值减少。印花税完成7万元,与去年的4万元相比增加3万元,增幅75%;契税完成1万元,与去年的2万元相比减少1万元,减幅50%;非税收入完成75万元,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4万元;罚没收入22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9万元(属纯增)。
(二)、地方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
2015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71万元。其中:人大事务10万元,政府机关事务308万元,统计信息事务3万元,财政事务67万元,纪检监察事务9万元,商贸事务2万元,群众团体事务20万元,共产党事务62万元,宣传事务3万元,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万元,国防动员5万元,武装警察6万元,公安11万元,司法3万元,普通教育2931万元,特殊教育3万元,教师进修及干部教育7万元,教育费附加支出27万元,其他教育支出5万元,科技条件与服务2万元,文化22万元,广播影视11万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14万元,民政管理事务6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521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3万元,公共卫生3万元,医疗保障1万元,计划生育事务39万元,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支出1万元,自然生态保护10万元,城乡社区管理事务9万元,城乡社区公共设施4万元,农业552万元(其中:农科站经费65万元、兽医站经费17万元、农经站经费22万元),林业56万元,水利47万元,扶贫3万元,农村综合改革472万元,其他农林水事务支出20万元,安全生产监管11万元,国土资源事务56万元,地震事务2万元,保障性住房支出52万元。
(三)预算平衡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平衡情况:
2015年全镇预算收支结余结转403万元。其中:幼儿教育20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00万元,保障性住房结转100万元,其他农业支出(救灾) 结转3万元。2015年安排在 2016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4万元,收支基本平衡。
2、基金预算平衡情况
上级补助5万元;结转结余下年使用5万元。
(四)决算相关数据说明
三、财政收支运行特点
一是收支形势良好。201年太平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84万元,一般公共预支出完成5471万元,总体保持良好,各项支出基本得到保障,推动了太平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是收入进度不平衡。2015年是施甸县新一轮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作补充规定第一年,县对乡镇的体制补助按序时进度拨款,严重影响太平镇资金调度。由于太平镇是农业大镇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干烟叶税,到十二月份才能入库才补调资金;难以保证支出进度。
三是税源单一。2015年太平镇就烟叶税一项实现1439万元占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2.5%。
四是财政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太平镇债务沉重偿债压力大,到2015年底政府性债务高达1024万元,目前未能从根本上化解镇财政风险,基层政权组织的基本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还较困难。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培植财源乏力,财源建设相对滞后。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太平镇财政处于先天弱势状态,财源总量有限,且比较单一、财政收入质量低、稳定性又差,收入结构不尽合理,财源建设相对滞后。
(2) 、基层任务繁重,经济压力依然较大。按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随着教育部门的下划,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农业开发、招商引资以及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繁杂,依然带来较重的经济压力。由于乡镇财政预算收入与其税源相差较大,完成的财政收入与其担负管理基层的任务所需的经费有较大的差距,形成乡镇日益增长的支出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3) 、预算约束软化,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预算编制比较简单、粗放、笼统,编制不够细、该编的收入未编、该列的支出不列。二是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尤其是对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缺乏必要的计划性。
(4) 、内控制度不力、财务规范有待完善。制度写在纸上、落实在口头上,形同虚设,执行不力、监督不严。如:“三公经费”从根本上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