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521000000/20230803-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公安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3-08-03 |
文号 | 浏览量 | 75 |
付清怡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文化路与善洲大道交岔路口交通信号灯设置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施甸县城区智能交通项目建成以前,城区道路交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信号灯建设相对滞后,城区道路智能交通管控一直处于空白,经多方努力,2021年开始建设施甸县城区智能交通项目,该建设项目严格依据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进行审核审批并实施建设,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交通标志设置、标线施划、道路交通组织规划、路口渠化等均符合国家标准。智能交通项目建成后,在道路组织规划和交通路口先决条件下,城区交通信号灯控制路口由原来的9个路口(其中7个路口为移动信号灯)增加至38个路口,交通信号设置立足“安全、有序、畅通”原则,规范交通秩序,充分发挥管理效能,以建立一个安全、秩序、畅通、良好的城市交通系统为目标,建成初期由于需要交通流量计算、信号灯调试优化和广大市民适应期等原因,确实存在通行效率不高的问题。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依靠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和技术对城区交通组织实行统一化和智能化管理,有效规范了行车秩序,有效提升城区道路使用效率,加强了道路交通控制力,优化了城区道路的交通管理,提升了城区交通事故防范能力水平,城区路口交通事故大幅下降(同比下降85%),2021年7月20日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建成启用以来,共查处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驾驶机动车有妨碍安全行为(打电话)、不系安全带、违章停车、违法逆行、超速等各类非现场交通违法137515起,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3.48%,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5.45%,受伤人数同比下降54.54%,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53.26%。道路交通肇事逃逸事故侦破率大幅提高。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为不断提升通行效率,交警部门联合住建部门对城区智能交通附属工程进一步完善,新设置车道提示牌31块、道路指示牌21块、掉头提示牌20块、整改和新增标线22566平方米。针对县城老城区停车难、交通秩序混乱等实际,通过联合交通、住建等多部门实地勘察、调研和整治,在文化路、甸阳路、摩苍路、兰溪路、远征路等12条重点老旧校区、超市周边新画非机动车停车泊位1000余平方米,去除不合理机动车停车位30余个,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200余个,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及超市、步行街周边停车难题。科学规划交通标线,完善城市亮化工程。在城区甸阳路、远征路、振新路及善洲大道等交通主干道施划交通标线5000余平方米,对摩苍路、交通路、文化路等城中心重点道路350余盏路灯进行修缮增设,有效提升城区交通秩序品质。并安排警力持续调研调试和广泛收集征求广大市民群众意见建议,先后针对善洲大道、甸阳路、文化路路等密度较高、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路口以及其他设置红绿灯的所有路口,联合职能部门,会同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杰赛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通流量调查测算,不断通过实地考察、测量、测试,并邀请保山交警支队专家现场实地指导,对善洲大道、甸阳路、文化路等流量较大路段进行了绿波通行方案优化,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
以此同时,交警部门持续深化机动车闯红灯、逆行、违章停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每周至少组织开展2次城市道路交通违法劝导查处行动,加大行人闯红灯等交通违法的劝导和查处力度。加大对医院、商圈、学校等周边交通秩序混乱路口、路段专项治理和重点整治;深入推行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基层自治模式,加大对志愿者、劝导员、驾考学员、小区保安的交通安全培训力度,推进辖区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网格化、社会化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合;联动城区住建、市场监督、综合执法等10余家网格责任牵头单位,建立信息互通工作联络渠道,真正将交通秩序管理融入创文创卫网格区;并对县直单位110余名交通志愿者开展劝导培训,充分发挥驾考学员劝导教育作用,每日安排30余名驾考学员在县城各个交岔路口开展交通安全劝导教育活动,县直单位志愿者分别在县城120余个路口不定时开展交通劝导工作,有效解决了公安交警警力不足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措施
当前,通过长时间的测算、调试、优化,通行效率相较前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部分路口红绿灯还需进一步调试优化。二是技术上更多依赖于工程实施企业和上级公安交管部门,本级内部技术人员在信号灯设置、测算和调试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进一步培养提高。三是对县城各路口信号灯的日常动态观测和调查还需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委员建议动态监测当前城区各路段、路口信号灯设置和配时情况,持续优化各路段、路口,尤其是车流量较大的主要干道的信号灯配时,最大限度实现“绿波通行”和“短停快放”,不断提升信号灯路段通行效率。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养,续动态测算交通流量,不断优化信号灯配时设置,在安全、有序、畅通原则下,切实提高道路交通通行效率。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