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894-4-/2022-0223010 发布机构 施甸县人社局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总结 发布日期 2022-02-23
文号 浏览量 13
主题词 劳动就业
施甸县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全县2022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计划的通知

县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根据《保山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全市2022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计划的通知》保农工办发〔2022〕1号文件要求,确定2022年我县培训农村劳动力3.6万人次,其中:脱贫人口劳动力培训0.6万人次(包含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0.11万人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刻认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意义,站在践行初心使命、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高度,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做好工作部署安排,压实工作职责,分解目标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及时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落实到乡(镇)、村,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乡(镇)和责任部门,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用时间倒排进度,用进度倒逼落实,确保202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完成。

二、进一步聚焦工作重点。要围绕“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促增收”的要求,进一步聚焦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劳动力,配套政策措施,强化就业帮扶,“面对面”做工作,确保为每个人推荐不少于3个以上岗位信息;对缺乏技能、难以找到合适工作的,要量身推荐培训项目,帮助掌握一技之长;对不愿参训、难以就业的,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努力让每名重点帮扶对象都能就业或者参与到培训中。要突出增收导向,鼓励引导乡镇农村劳动力向县外省内、向省外转移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监测和余缺调剂的作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向高质量、高收入、逐步致富方向发展;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支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帮助弱劳动力、半劳动力、特殊家庭劳动力灵活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动边境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

三、进一步强化精准培训。结合“技能云南”行动的实施,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精准培训机制,持续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补贴标准目录的指导作用,广泛动员农村劳动力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对有培训意愿的农村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要根据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培训意愿,科学设置培训的项目、班次、时长,使培训项目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契合,与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相统一,与省内(外)企业用工需求相结合,采取定岗、订单、定向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努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向技能型转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质增效。要加强培训统筹,继续发挥好人社部门牵头,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商务、科技、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责任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作用,形成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合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

四、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各部门要立足于早转、快转、多转,在全市迅速掀起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湖,充分发动基层人社干部、村组干部、农村劳动力信息员、农村劳务经纪人等力量,进村入户、逐家逐人开展工作,全面介绍外出务工薪资待遇、生活保障等情况,宣传全链条就业服务,推介岗位和培训信息,讲述身边的就业致富故事,动员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认真组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把招聘会开到乡镇、办到农村劳动力身边,主动邀请人力资源机构、优质企业组团到本地开展专项招聘。要充分利用“云南省求职服务平台”、各类信息发布平台等资源,广泛开展岗位信息推送服务,加大直播带岗、微信送岗等创新活动组织力度,多措并举为企业招人、为群众谋岗。要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作用,建立“点对点”输送清单,协调组织“务工专列”“务工专车”“务工包机”,一站式转移,提升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要努力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服务保障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留守者安心、外出务工者放心。

附件:施甸县2022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分配计划表

施甸县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2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