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894-4-/2023-0308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人社局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总结 发布日期 2023-03-08
文号 浏览量 62
主题词 其他
施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面对新一轮疫情冲击,以及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多重压力,施甸县人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中央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市、县工作安排,全面贯彻发展新理念,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实施政策、稳慎落实改革、稳步提升效能,以高水平的“稳”推动高质量的“进”,全力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圆满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全县人社工作围绕中央、省、市各级决策部署,聚焦“稳增长稳住市主体保就业”的主线,围绕人社工作“稳就业、保民生、增活力、构和谐、提效能、强党建”6个方面的30项任务清单,积极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自觉践行项目工作、一线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迅速行动抓落实,稳当推进年度目标任务落实。

(一)稳就业,助力全县稳住经济大盘。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决策部署,实施积极的保就业政策,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规模,保城乡居民稳定就业。一是稳定转移就业规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点对点服务,“红色劳务”党建引领就业“家门到厂门直达”,特殊群体就地就近就便转移就业帮扶等专项行动,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有效地稳定在14.5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14.43万人的100.55%,其中:脱贫劳动力38146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9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6%,有效控制在4.2%以内。二是提升就业质量促增收。围绕农民工“收入增百计划”,实施“技能云南”施甸行动,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4.09万人次,推动转移就业由低收入务工向高收入就业转变,就业稳定性明显增强。三是加大投入保就业。按政策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保就业,共发放各项失业保险资金373.16万元,惠及4659人次;拓宽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范围支持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共办理创业贷款752人(户)、放款13376万元,带动就业2006人。四是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落实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库”制度,共推荐5个项目免费入驻省、市级孵化平台、创业园和众创空间。支持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全县28个见习基地吸纳就业113人。五是落实政策稳岗位。落实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提升稳岗返还比例,共向符合条件的97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2455人、153.06万元。六是兜住就业保民生底线。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总体规模的稳定性,通过就业为巩固脱贫成果,兜住脱贫人口收入底线防返贫,共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3412个。七是市场化运行促就业。坚持补短板锻长板,成立了全市第一家人力资源国资公司,在90个村建立劳务合作社,初步实现了就业培训与劳务输出有机联动,以市场化运作模式促就业,共对接省内外用工企业20多家,面向社会收集岗位8000多个,向务工人员推送岗位74719个。

(二)保民生,稳住民生保障“基本盘”。坚持促扩面、保发放、防风险、优服务相统一,全力稳住民生保障“基本盘”。一是社保费缓缴政策落地生效。按政策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执行1%(单位0.7%,个人0.3%)的失业保险参保费率,共降低399家参保单位、10087名参保人员的失业保险费1400.4876万元;落实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有效缓解了88家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二是突出重点抓扩面。按照“九个一批”的扩面要求,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增效专项行动,动员、鼓励城乡居民积极参保,灵活就业人员主动参保,督促未参保企业、用人单位依法依规参保,全县城镇职工参保2.63万人(企业在职职工1.31万人),城乡居民参保21.6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75万人(项目参保2519人)。三是优化服务调结构。开展人社服务“康乃馨”行动,组建6支人社服务“先锋队”扎实开展“三出三进三深入”服务,共引导20余家企业依法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动员、鼓励1706名城乡居民参保、转保,城镇职工参保比例逐步提升。四是深化改革拓覆盖。深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工作,不断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推进政策全覆盖,共完成19320名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工作,认定符合补助条件对象7731人,已兑付补助资金7731人、3634.8万元。五是“固堤行动”保安全。按照市局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工作要求,持续推进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按时完成了省委第五巡视组“回头看”反馈“2020年前上级拨付社保财政资金8292.87万元未划入专户”的意见。六是按时足额保障待遇发放。按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牢牢稳住民生保障“基本盘”,5.83万名参保居民领取待遇9118.68万元,共有3477名城镇退休职工领取待遇11282.22万元,共有2874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待遇17702.22万元。

(三)增活力,加大人才建设力度。一是结合县域特色优势产业组织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以提升技能促进就业,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共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207人,完成预期4000人的155.18%,其中:农村劳动力5886人,完成预期960人的611%,为全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围绕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新型学徒制培训65人,完成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晋升29人,组织新增高级工、技师培训62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1名,为推动施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三是切实规范专业技术队伍管理,规范地设置了15个事业单位的岗位;收集、发布基层专业技术服务岗位82个,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按需合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67人,其中:调出县外40人,县外调入8人,县内调动15人,退役士兵安置4人,有效地提升了专业技术队伍的战斗力。四是积极组织技能人才参与保山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有4个项目获奖,其中:健康照护、美发师荣获一等奖;汽车技术、焊工荣获三等奖,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四)严监管,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突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加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力度,共调解、仲裁劳动人事争议31件,其中:调解27件、仲裁4件,调解率达87.1%,结案率达100%;聚焦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治理,全面加强根治欠薪工作,共排查建设项目26个,共办结拖欠农民工工资信访件484件,涉及农民工597人,清欠农民工工资709.25万元,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严格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项目79个,存储金额6377.12万元。其中:现金缴存54个项目存储金额2024.79万元,保函替代25个项目4352.33万元。

(五)提效能,优化人社服务。一是全面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大力推行“三个工作法”,将年度目标任务细化为6个方面30项清单,对标行业先进,借鉴优秀做法,按照“三出三进三深入”的要求抓落实,实现了事业发展纵向上的提质增效,横向对比上的进位。二是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减税降费、社保费用缓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公开透明,业务流程简化便民,政商关系亲清、互动良好,服务得到企业的认可。积极打造“智慧社保”,信息化人社服务持续推进,云南人社12333、电子社保卡、政府救助平台得到推广运用,全县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31.53万人,电子社保卡申领覆盖率达33%。四是深入推进人社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练兵比武活动,窗口服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服务效率实现质的提升。

(六)强党建,打造人社党建品牌。按县委“基层党建质量深化拓展年”的部署,围绕党组书记、党组织班子及成员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抓落实,实施“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将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建“三个一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政治生态、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推进政治文化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体责任,推进“清廉人社”建设,为促进事业发展提供了严明的纪律保证。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当前全县人社工作推进的整体情况上看,当前主要存在5个方面问题和不足:

(一)党建品牌尚未形成。政治建设有差距,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度不够,以政治引领事业发展的力度不够大,政治氛围不够浓烈;服务窗口软环境建设有差距,党员先锋岗位的政治功能发挥不明显,服务水平与群众需求有差距。

(二)宣传工作滞后。意识形态责任压得不够实,面向社会宣传政策要点、业务流程、业绩成效的力度弱,对人社领域社会舆情、民生舆论的引导不够到位,全社会参与民生互动的氛围不够浓。

(三)工作落实有差距。社保扩面增效工作成效有待提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比例有待提高。劳务品牌没有形成,培训与转移就业融合度不够高,劳务品牌尚未形成。对外出务工人员跟踪服务不到位,偏重于转移就业人数,对后续的稳岗、待遇、劳动保障等跟踪服务有所缺失。

(四)开展工作联动性不强。统筹推进工作有差距,各业务股室、各窗口,以及各分管领导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意识不强,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对外沟通协调做得不够,推进工作缺乏联动性,缺乏职能部门和乡(镇)的支持配合,工作落实效果不够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3年全县人社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发展新理念,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围绕“提升就业质量促增收、夯实社保基础提层次、抓实做活人才增动力、维护劳动关系保稳定、优化人社服务提效能、强化党建创品牌促发展”的总体思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树立起“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能意识,以“马上行动起来,迅速落实下去”的作风,全力推动全县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前进的道路上再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一)在转移就业上有新“突破”。一是坚持把中央“稳就业、保城乡居民就业”的决策摆在首位,继续围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围绕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保就业政策、保基本民生政策3个方面的21条政策措施抓落实,全力稳住就业形势,将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在48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二是巩固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成果,坚持把“稳就业、保城乡居民就业”摆在首位,统筹运用好各级各类创业就业政策,不断拓展新的就业空间,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稳定在14万人次的规模。三是结合农民工“收入增百计划”,继续实施“技能云南”施甸行动,坚持抓培训、强技能,突出“培训实用性”这个重点,对照“2025年我省农民工月均务工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标准,以“力争农民工月均工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缩小100元左右”为目标,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质增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万人次以上。四是深化党建引领就业新模式,用好“政府救助平台”人社服务帮助找工作、找培训,借助“云南省求职服务平台”建立就业岗位数据库,不断促进转移就业,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全年面向全民推送岗位不少于7万人。

(二)在社保提质增资上有新“突破”。一是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持续深入推进人社服务“康乃馨”行动,切实加强社保政策宣传力度和经办服务,统筹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增效、企业欠费清欠、电子社保卡推广、社保基金专项治理、被征地农民参保等工作,切实夯实全县社会保障基础,确保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21万人以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达2.6万人以上,电子社保卡覆盖率达30%以上。二是按照省厅“到2025年全省缴费阶段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占比达到30%”的结构调整目标,实施“百万群众转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计划”,对全县应参保未参保、未全员参保企业,建设领域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及被征地农民参保情况,以及村干部群体、致富典型群体进行排查梳理,形成目标任务清单,并有针对性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有条件的人员“转保参保”,依法督促企业参保缴费、清欠社会保险费,全力推动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落实。三是实施社保基金安全“固堤行动”,认真落实“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以“四库三清单”为核心内容,用好社会保险经办风险防控管理系统和跨部门数据比对系统,持续推进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和发现问题整改,不断强化基金收支预算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四是积极打造“智慧社保”,加快社保数字化转型,推进社保全业务平台、数据、服务与政务服务平台、国家社保平台应接尽接,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

(三)在做活人才上有新“突破”。一是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进一步巩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成果,落实职称评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倾斜政策,鼓励人才服务基层。二是结合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深化农村实用人才、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农村劳动力补贴性培训、技能培训补贴力度和培训规模,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积极申报保山市施甸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积极参与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参加茶叶等特色产业专项技能大赛。三是统筹做好人才人事管理工作。抓好人才推荐选拔、表彰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招聘、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鉴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等工作。

(四)在巩固和谐劳动关系上有新“突破”。一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牵头各乡(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对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切实担负起行业主管部门责任,严格按照“六制一金”要求,督促施工企业认真履行农民工工资支付责任,从源头上抓好整治工作。二是发挥统筹职能作用,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执法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抓实夏季、冬季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加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力度。提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能力,加大集体争议案件及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调处力度,畅通裁审衔接,提升劳动争议调处质效,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四是做好人社领域安全维稳,定期开展矛盾隐患纠纷排查,实行矛盾隐患清单管理,压实化解主体责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和不安全因素,维护人社领域稳定。

(五)在优化人社服务提效能上有新“突破”。一是推进作风革命、效能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清、减、压”工作和实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材料、环节、手续,优化业务流程、精减证明材料、压缩办结时间。二是推行信息化人社服务。积极打造“智慧社保”持续拓展人社大数据、电子社保卡的创新应用,推动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三是扎实开展行风建设提升行动。实施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社服务“先锋队”作用,全面开展“三出三进三深入”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政策宣传、业务经办服务;深入开展基层窗口作风建设活动,强化系统窗口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窗口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六)强化政治建设创品牌上新“突破”。一是打造“党建品牌”。围绕“党建聚合阳光人社,先锋服务社会民生”党建工作主线,打造具有人社特色的优秀党建品牌。二是打造“模范机关”。扎实开展“对标达标创标”行动,打造过硬人社队伍,争创一流业绩。三是打造“效能人社”。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推行“三个工作法”,切实增强人社效能。四是打造“清廉人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人社环境。

施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