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97-9-/2021-0423003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1-04-23 |
文号 | 浏览量 | 8 |
施甸县2021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顺势而为,力保生产平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聚焦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强化要素保障,企业生产稳步推进,消费市场加快复苏,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开局良好。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2021年一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0034万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297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50120万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116617万元,增长12.9%。工业增加值44803万元,增长19.9%,建筑业增加值5331万元,增长29.5%,三次产业比重为24.2:22.8:53.0,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4.5、7.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11.4%、 34.1%、54.5 %。
(一)农业高速增长。农业总产值完成105813万元,增长8.1%。肉猪存栏59.4万头,增长5.7%,出栏17.03万头,增长7.4%,粮食作物面积21.2万亩,增长4.1%。
(二)工业经济恢复较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7343万元,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完成81910万元,增长30.5%。
(三)消费市场强劲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7058万元,增长22.3%,其中,限额以上完成7892万元,增长18.1%,限额以下完成79166万元,增长22.7%。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4.5%,其中,项目投资增长5.1%,房地产投资下降28.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3.7%。
(五)财税收入下降。财政收入完成14237万元,下降2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93万元,下降28.2%。财政总支出63903万元,下降8.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302万元,增长21.6%。税收收入完成11607万元,下降29.8%。
(六)金融市场增长乏力。三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存款余额1004209万元,增长11.2%,其中,个人存款835363万元,增长14.3%,单位存款136669万元,下降18.4%;各项贷款余额859929万元,增长3.9%。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经济呈恢复上升态势,各项经济不断取得新进展。同时也要看到,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工业、建筑业、投资、消费相对不够活跃。加之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推动经济稳步上升仍面临不少挑战。
(一)工业。一是电力生产业产值下降较大,同比下降40.5%。从今年开始,根据国家统计制度要求,需扣除国家补贴部分,国家补贴部分不计入产值。二是由于水泥制造业产品价格环比、同比下降较大,产量虽然同比增长103.1%,但是现价产值仅增60.9%。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造成一定影响。石料、铜线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的紧缺,导致部分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
(二)建筑业。本年总的合同金额41354万元,同比下降37.6%,我县10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截止3月新签订的合同额仅有7145万元。截至目前云南鑫溢建筑、云南佳晟建筑、云南宏佳建筑3户建筑公司仍未签订任何新合同。新签订合同少、合同量小、开工率低,加之建筑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部分项目难以落地开工。
(三)投资。一是项目存量不足。2021年1-3月我县在库项目27个,2021年新入库项目5个,项目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二是融资政策进一步紧缩。导致我县一部分项目融资不到位,影响项目落不了地,开不了工,在建项目推进缓慢,对我县整个投资形成制约。三是税源乏力,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力上的有限,直接影响政府性投资项目减少,基础设施项目难以落地实施。四是房地产项目存量严重不足。1-3月房地产投资下滑严重,同比下降28.5%。目前在库项目仅有3个,且全年剩余投资额仅有1622万元,这将对我县稳投资影响较大。总的来说,投资新增入库项目少、投资小,投资存量不足增量有限,支撑严重不足。
(四)财政预算。全年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压力较大,疫情防控等新增刚性支出增加,县级财力仅能保障“三保”基本支出,依靠有限的财税收入平衡不断增长的各项支出难度较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五)第三产业。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乏力,增长点难寻。工资不占优势,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全市发展水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困难,批、零、住、餐虽平稳,但由于比重较低,对经济带动有限。重点服务业目前仅有两家,总量不足。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经济运行监测与预判。聚焦恢复能力较大的批零住餐、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行业,高度关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工、规上工业运行等突出问题,深入剖析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重点行业出现的新变化,在反映政策措施效应的同时,及时发现新问题和不足,采取有力措施补足行业发展短板。持续推进月度监测研判分析,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预警预判,为决策参考提供科学依据。
(二)助推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一是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遏制电力行业下降,保障工业经济稳定发展。一季度我县两大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呈现1正1负,规模以上制造业同比增长37.3%,规模以上电力、热力同比下降40.5%。支柱行业、重点行业的生产运行状况决定了我县工业经济的走向。二是要持续抓水泥制造业、电力生产等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扭转支柱行业的下降趋势,确保我县工业经济稳定发展。三是继续加大力度扶持培育规上新增企业,进一步加大企业纳规力度,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培植一批有竞争优势且附加值高的工业企业,夯实工业实体经济基础,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加大对建筑业扶持培育力度。资金是企业的生命,是保障顺畅运转的基础和前提。一是政府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出台相应的金融扶持政策,如对小微企业放低贷款门槛等方式,让其有充足的周转资金增强企力活力。二是金融、保险和住建等多部门要实行联动,全面推行建筑工程资金支付保险业务,以防部分停工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问题向建筑行业转移,进而向下游分包企业、工人工资等领域传导,形成系统性、社会性风险。
(四)大力的储备新的投资项目。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新项目的注入,则无从谈新的投资增长点。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当前,需补充优质的新项目大项目,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围绕全县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项目融资。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的原则,营造高质量的项目环境,以大项目建设形成大产业集聚。
(五)全力做好财税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税源监管,加快土地开发、收储和闲置存量资产处置,深化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改革,推动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运营,将更多资产转化为可用财力,提高资金保障水平。同时,继续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坚持“以收定支”,加强预算管理,坚决兜住“三保”底线。
(六)抓好消费促三产。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的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措施,加大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的研究,积极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走势,做好现有存量房的促销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制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二是建议鼓励限上单位开展打折促销活动,如销售超值折扣卡等,积极推动商品消费市场恢复。三是严格落实全县职工增资相关政策。做好居民就业增收帮扶、发放节假日工会福利券等,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激活市场。
审核签发:杨波 撰稿人:段玉德 联系电话:812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