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97-9-/2020-0731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0-07-31 |
文号 | 浏览量 | 7 |
上半年,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企业生产进度加快,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消费市场回暖,主要经济指标呈恢复态势,总体经济运行逐步回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2020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8810万元,同比减少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618万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10504万元,减少14.7%,第三产业增加值209688万元,减少1.5%。工业增加值83532万元,减少4.1%,建筑业增加值26989万元,减少41.3%,三次产业比重为17.6:28.5:53.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5.4、-0.7个百分点。
(一)农业。农业总产值完成140164万元,增长1.8%农业增加值完成69340万元,增长1.9%。
(二)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减少2.3%,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减少9.1%,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26户。
(三)商贸。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2379万元,减少7.0%,其中,限额以上完成14079万元,减少3.8%,限额以下完成148300万元,减少7.3%,限额以上比重为8.7%。
(四)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减少10.3%,产业投资增长80.7%,其中,项目投资增长25.1%,房地产投资减少96.2%。
(五)财政。财政收入完成41962万元,减少2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144万元,减少33.1%。财政总支出192015万元,减少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002万元,减少39.3%。税收收入完成34075万元,减少4.0%。
(六)金融。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34284万元,增长1.9%,其中,个人存款752282万元,增长12.1%,单位存款171592万元,减少27.4%;各项贷款余额835689万元,增长10.4%。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半年全县生产经营有所回升,但要在下半年实现快速回升存在较大困难。
(一)工业经济增长乏力。受外部市场需求下降订单不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全县工业经济增长乏力,推动工业快速恢复增长的支撑不足,二季度全县没有新建的重大项目投产,云维集团生产许可证正在申报,目前尚不具备纳规条件,难以形成新的增长点。
(二)建筑业持续负增长。上半年11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新签订的合同大幅下滑,同比下降69%,建筑业总产值减少55.2%,建筑业增加值减少41.3%,大幅拉低经济增长速度。
(三)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全县截止6月,在库项目 28个,其中500-5000万元项目 1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 14个(含房地产项目2个),新入库项目7个,存量有限,增量不足。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减少10.3%,其中,项目投资增长25.1%,房地产投资减少96.2%。
(四)服务业不容乐观。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乏力,市场下行压力增大,增长点难寻。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大幅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减少75.3%。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虽然逐渐收窄,仍是负增长区间运行,随着住餐企业有序恢复营业,经营有所回升,批发业和零售业降幅也有所收窄,但回升幅度不大,服务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经济运行监测与预判。聚焦今年来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批零住餐、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行业,高度关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复工、规上工业运行等突出问题,深入剖析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重点行业出现的新变化,在反映政策措施效应的同时,及时发现新问题和不足,采取有力措施补足行业发展短板。持续推进月度监测研判分析,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预警预判,为决策参考提供科学依据。
(二)抓牢工业,力保工业增速扭负为正。一是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加快缓解仓储物资不畅、资金难题。特别是规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力争实现全面增长。二是千方百计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工业投资,加大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加大工业企业升规纳统工作,帮助指导企业形成的增量及时上报,从数据上充分体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三)狠抓建筑业,助企业发展壮大。一是进一步树立服务企业意识,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本县建筑企业抓住发展契机,积极争取参与本县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扭转本地建筑业局面。二是提升建筑业企业资质,拓展发展空间。鼓励具备一定规模的建筑企业引进新工艺,提升企业技术等级,进一步提高企业资质,促进建筑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抓实投资,力保投资巩固提速。一是推进重大项目签约引进,进一步加大包抓项目的各项措施力度,做好项目招商落地、开工建设、建成投产、运营见效的保姆式跟踪服务,确保新开工项目及早开工。二是加大项目入库力度。强化部门协作与对接,建立项目入库监测库,对未入库项目,要抓紧完善项目前期手续和申报工作,对达到入统标准的项目,要及时予以入统,增强投资后劲。
(五)刺激市场消费,弥补行业发展不足。一是发展夜市经济,充分激发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二是以旅游复兴带动消费振兴。以举办购物节、旅游节、美食节、音乐节、会展等为载体,联动“线上+线下”“购物+旅游”,利用抖音、微博、直播等新媒体形势培育“网红打卡地”,吸引消费者。三是强化纳限政策宣传,培育发展壮大限上企业。激发企业和个体的社会责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个体的责任意识、纳限意识。培育发展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重点扶持有特色、有品牌、就业收纳能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成为限额以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