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897-9-30/2018-0201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统计局
公开目录 统计信息 发布日期 2018-02-01
文号 浏览量 95
主题词 其他
2017年施甸县经济运行分析

2017年施甸县经济运行分析

2017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在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面前,不动摇、不松懈,咬定目标不放松,确保全县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亿元大关,达到625244万元,增长12%,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增速位居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116万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84694万元,增长17.0%,其中,工业增加值112289万元,增长16.2%,建筑业增加值72405万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274434万元,增长12.5%。三次产业比重为27:29:4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8、4.9、5.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14.7%,41.2%,44.1%。全年GDP呈现 “高开稳走”的态势,四个季度的增速依次为12.2%,12.1%,11.5%,12%。

(一)农业平稳增长。农业总产值329191万元,增长6.2%,农业增加值171743万元,增长6.2%。粮食以“稳粮保产”的原则平稳增长,2017年粮食总量达166703吨,增长1.5%。

(二)工业砥砺奋进。2017年规模以上工总产值完成335942万元,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历月增幅除了3月份、4月份分别位居全市第三、第二外,其他月份均居全市第一,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低开高走”态势,依托“园中园”项目,成功纳规3户规模以上企业,截止2017年底,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户。

(三)建筑业发展良好。201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133325万元,增长27.4%,房屋竣工面积23704平米,建筑业企业纳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7年度成功纳规一户,达4户,改变多年来只有3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的局面,

(四)消费市场平稳有序。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2169万元,增长12.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33761万元,增长26.0%,限额以下企业完成128408万元,增长9.2%,限额以上比重达20.8%,比上年提升2.2个百分点。2017年度共入库5户企业,分别为菜到家、天天乐、鵾鹏、成通及喜路达,截止2017年末,全县共有限额以上企业27户(含大个体3户)。

(五)投资高位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1460028万元,增长42.3%,其中:城镇项目投资完成1382446万元,增长48.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7582万元,减少17.8%,民间投资205738万元,增长3.5%,产业投资406278万元,增长82.3%,占比为27.8%,比上年同期提升6.1个百分点。在库项目31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1个(含房地产项目12个),完成投资769578万元(含房地产投资74782万元),占总投资的52.7%。

(六)财税收入增长明显。全县完成财政收入86646万元,增长18.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354万元,增长8.1%。财政总支出297158万元,增长9.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1442万元,增长10.6%。完成各项税收67291万元,比上年增收12862万元,增长23.6%。其中,国税完成41173万元,增长107.0%;地税完成26118万元,减少24.4%。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小。数据显示,GDP、农业、工业、金融、财政,商贸等领域相关经济指标绝对数均排在全市五县区的末位,我县经济总量小,规模小,项目小,企业小,尚未形成规模聚集效应,离“做大总量,做高质量”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二)农业发展质量不高。虽然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在不断优化,新的农产品不断被引进,种植,发展到一定规模,但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产品产值不高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全县上下尚无拥有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官方认证的农产品。

(三)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全县仅有2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14户企业的产值为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8%的增速主要是依靠四大山风力发电和嘉华水泥两户传统砥柱企业及布鲁威、大华海瀚、鸿圆科技三户新纳规企业来拉动。

(四)项目投资少且不精。在库项目319个,亿元以上项目仅有51个,且基本上是基础建设类、民生类项目,大项目、前瞻性强的项目偏少。项目储备有限及项目老龄化加剧,后续投资增长乏力。

(五)消费市场多元化不足。施甸县城市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城市功能尚不完善,加上流动人口少及网络消费的冲击,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凸显,此外,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对商家的吸引力不足以让对方进驻加盟,使得市场活力不足,多元化不够。

三、建议

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开局之年,是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在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情况下,全县上下要着力挖掘经济增长点,把好经济发展的质量关,逐步突破“做大总量,做高质量”的双重压力。

(一)发展高质量农业。作为农业大县,拥有几项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官方认证,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定价,促进居民增收,提升产品认可度,打开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水平,高标准,严要求下的农产品更能适应市场的新需求。此外,优化养殖、种植技术,采取农企合作的方式,在产业化经营模式上下功夫,通过企业支撑、大户带动,产业集中改变农业产业“散、小、弱”的现状。

(二)发展高质量工业。依托“园中园”建设,坚持“产业发展,集聚为要”的原则,用好用活用足“51+49”所有制股权方式,“10+3”、PPP融资方式等创新政策措施,狠抓招商,培育壮大骨干企业,丰富工业行业种类,贯彻执行好各级稳增长措施,在传统行业稳增长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力度,重点瞄准增加值率较高的、适合施甸需求的行业,以充实全县工业行业类别,规避行业单一的风险,全面提质增效。

(三)营造高质量投资环境。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当前,需加快产业投资,促进结构调整,有效引导工业投资向技术提升改造,强化各类投资要素保障作用,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充分利用当前的创新型融资政策,围绕全县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项目融资。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的原则,营造高质量的项目环境,以大项目建设形成大产业集聚。

(四)培育高质量消费市场。主管部门密切关注培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实现成熟一户,纳规一户,同时,瞄准适合施甸区域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品牌、商家进驻施甸,充实消费市场的丰富性,此外,提升各商家的服务水平及重视实体店的产品质量,全面提高消费者对实体店的好感度,以缓解网络消费带来的冲击。此外,充分挖掘现代居民服务业、旅游休闲、文体娱乐、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潜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升发展水平。

施甸县统计局 刘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