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97-9-30/2017-081100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发布日期 | 2017-08-11 |
文号 | 浏览量 | 19 |
根据《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评价办法》,省县域经济发展办公室于近期公布了全省2016年度县域经济考核结果,在“10强县”综合排序中施甸县综合得分71.55分,位列全省113个县(市)(不含市辖区)第55名,在“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县”类考核综合排序中,施甸县综合得分83.50分,位列第9位。
一、“10强县”综合排序位次分析
“10强县”是通过对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六大指标的完成情况的测算,来实现除市辖区以外的113个县(市)的综合排序。
(一)施甸县2016年六大指标完成情况(见表一)
表一
指 标 |
绝对数 |
排位 |
增量 |
排位 |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563031 |
64 |
61275 |
53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
17868 |
85 |
1851.6 |
57 |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
1026196 |
36 |
385308 |
11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 |
52119 |
42 |
7667 |
12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3579 |
82 |
1785 |
95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8629 |
67 |
822 |
55 |
(二)原因分析
从反馈结果来看,2016年是采用绝对量和增量来进行排序,施甸县经济总量偏小,排名最靠前的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仅位列第36位,其他指标均位列中偏后位置,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量更是分别排到第85,82位,由于绝对量偏小,高增长速度带来的优势极不明显,同样是一个点的增幅完成的却是较小的增量,导致施甸县多数指标在综合排位上排名均靠后。
二、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综合排序位次分析
按照2016年新版的县域经济考核文件的相关要求,施甸县属于县域经济发展分类中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县”,在全省分类中,属于该类的县(市)有47个,在47个“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县”县中,施甸县位居第9位。
(一)指标完成情况(见表二)
表二
(二)原因分析
有利因素:一是增速排名基本居前。除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分别为第22和40位外,其他指标的增速均排位在15位以前,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第1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排名第3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名第5位。二是排名靠后的指标赋权较小。虽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任务完成率、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任务完成率排名分别为第45和39位,但是两个指标的赋权仅分别为2%。
不利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赋权较高,排名偏后,极大影响了得分和排名。2016年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79元,排名第32位,增长8.2%,排名第40位,该指标被赋权9%,在19个考核指标中赋权第四。
三、建议
(一)增加经济总量,迫在眉睫。施甸县经济总量偏小,2016年实现GDP56亿元,仅占全市613亿元的9.1%,经济总量偏小较大地影响县域经济的排名,只有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支柱产业的发展,做稳农业、做强工业、做活服务业,以全面增加全县经济总量。
(二)保持投资优势,不容忽视。2014年以来,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60%以上的高速稳定发展,投资的有序推进,对全县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做出较大贡献。
(三)促进居民增收,不遗余力。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是制约排名上升的一大原因,2013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绝对数在全省的排名都比较靠后(见表三),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数排名上升29位,位居6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上升一位,位居82位。为实现两个收入排位大幅上升,应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一是科学抽取样本;二是加大对记账户业务的培训力度;三是提高记账户补助标准,调动其记账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稳定就业,扶持创业,落实惠民政策,扩大社会保障等多种方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表三
县(市、区) |
年份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绝对数(元) |
排名 |
增幅 |
排名 |
绝对数(元) |
排名 |
增幅(%) |
排名 | ||
施甸县 |
2013年 |
18921 |
97 |
16.2 |
12 |
5401 |
91 |
19.4 |
31 |
2014年 |
20066 |
95 |
12.1 |
7 |
7034 |
82 |
14.2 |
62 | |
2015年 |
21794 |
96 |
8.6 |
79 |
7807 |
83 |
11.0 |
62 |
(四)关注其他指标,不容小觑。在考核评价的19个指标中,除上述的经济指标外,剩余的民生改善方面及生态环境方面还涉及8个指标,共赋权24分,其中地区人才密度4分、义务教育巩固率5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营造林任务完成率、森林火灾受害率、自然湿地保护率各2分。在这8个指标中,除营造林任务完成率、森林火灾受害率两个指标完成较好外,其余6个指标仍有较大上升空间。特别是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同第一位昌宁县相差5.2个百分点,位次相差44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同第一位新平县相差11.51个百分点,位次相差38位、自然湿地保护率同第一位石林县相差62.77个百分点,位次相差46位。我们必须抓大也不能放小,给予这8个指标足够关注,这些指标的提升势必会给全县综合排名带来一个大的进步。
撰稿人:刘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