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4-5-/2018-0212003 发布机构 施甸县旧城乡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8-02-12
文号 浏览量 31
主题词 其他
旧城乡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乡十二届人大二次            

会议文件(十一  

  

——2018211日在旧城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乡长  王文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旧城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补齐短板为导向,科学谋划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与全乡党员干部群众一道,干字当先,奋勇拼搏,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脱贫攻坚取得初步成效,圆满完成了全年既定的目标任务。全乡农业生产总值完成34400万元,较上年增长12.2%;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8938.5万元,较上年增长11.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02元,较上年增长13.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540万元,较上年增长13.9%;一般财政预算支出3499万元,较上年增长16.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14亿元和1.9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0.03%32.17%  

——脱贫攻坚成效初显。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的原则,采取乡、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全员培训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方式,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对10704263人,现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对象4891882人。建成安置102套,在109套,完成县城安置43121人,针对四类人群实施农危改”72户。国开、浦发基金项目全面启动,在建学生住宿楼2幢,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5,在建卫生院医技大楼1幢,新建文化活场所5个,完成村组道路水泥硬化40.74公里,完成人饮工程4件。争取产业扶持发展资金1000万元,贴息贷款1000万元。围绕林、果、蔬、畜做实产业发展,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和大户带动等式,夯实脱贫基础。落实控辍保学和贫困生就学补助等政策措施,确保贫困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全年开展劳动技能培训5400人次。建档立卡人口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均达100%。严格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确保困难群众看得起病。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597人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全面开展,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芒别社区、大田坝村脱贫出列,2881132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脱贫退出,全乡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15%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有序开展完成3739户农户信息、31656块图斑登记数据录入工作,勾画面积12.68万亩,完成流转土地14258傣荣、禾源、齐鲜、清露物华、文苑种猪场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粮食播种面积5.68万亩,总产量达3.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1.39万亩,实现产值亿元以上2016/2017榨季,全乡甘蔗种植面积1.57万亩,甘蔗入榨量5.32万吨,实现产值2344.2万元,增幅达26%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1.1万亩生猪存栏9.4万头出栏11.7万头,分别增长9.5%5.7%,肉牛存栏0.93万头,出栏0.36万头,同比增长14.06%畜牧业产值预计完成2.3亿元,增长9.5%烤烟生产面积285亩,完成交售烟叶任务8万斤,产值137.16万元。通过盘活土地、资金入股、创办实体等方式, 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和尚田、清水、大坪子等3个原乡生活体验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基础。  

——项目建设提增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亿元, 完成年初制定目标,招商引资完成9114万元,同比增长30.2%。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稳步推进,完成投资5090.58万元古村落保护项目2件投资450万元和尚田省级示范村项目投资105万元老坝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320.05万元旧城社区四位一体项目总投资514.49万元旧城社区赧空自然村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投资49.12万元老坝娥自然村省级彩票公益金项目活动室建设总投资59万元旧城社区百县万村综合试点项目投资26.4万元实施大山、新街、大田坝7整村推进项目投资540万元。实施农网升级改造项目投资600万元浦发行、国开行项目全面启动投资9394.5万元产业发展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发放能繁母猪6122头,能繁母牛331头。二号大沟修复项目顺利实施,中型灌区项目投资1500万元已经启动。乡级电商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骨灰坛建设稳步推进,力争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七改三清工作扎实推进,按照杜绝增量、消化存量、建立机制、确保长效的总体目标,通过宣传教育、摸底调查、集中整治、依法处理、常态巡视等多种手段,分区、分类、分期对违法违规建筑进行处理 完成对集镇规划区的集中整治目标。生态恢复成效显著,严格公益林管理,森林防火工作扎实开展森防体系建设和森林资源林政管理进一步强化全面开展天然林停伐保护工作,兑付补助资金90.17万元。聘用生态护林员16人,发放补助16万元依托退耕还林扶贫开发陡坡治理等项目,发展芒果、板栗、澳洲坚果6817亩。河长制工作全面开展,明确乡村河长38人,覆盖河道4条、水库2座、小坝塘1个、渠道8条。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以及禁养区、限养区划定工作。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增就业200人,开发就业岗位2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303人次。两免一补政策有效落实,两基成果不断巩固,全面实施旧城乡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总投资505.56万元;实施旧城中学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设,总投资179.81万元;实施旧城乡中心学校女生宿舍楼建设项目,总投资382.89万元;实施旧城乡大田坝小学厕所改建项目,投资12.3万元;全年发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05.97万元,落实寄宿生补助123.93万元,成功创建省级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完成中心卫生院职工公租房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中心卫生院医技综合楼项目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达到10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212人,参率达99.45 %,门诊、住院报销113.8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7741人,参保率达96.23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保参保率均达100%乡级文化活动场所进一步完善,完成8个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发放各类救助金588.46万元,发放救济粮1.4万公斤;173597名困难群众享受农村低保;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工作,自201761日起火化率达到100%。发放各类创业贷款62620万元。文化惠民措施有效落实,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承项目有序推进,开展傣语培训班一期50人,投入资金8万元,实现教材全面覆盖。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七五普法全面启动,法治教育全面覆盖,全乡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平安旧城建设积极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形成常态化,公安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预防和打击犯罪更加有效。武装、计生、科协、工会、共青团、妇联、邮政、通讯、消防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自身建设切实加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环境逐步形成。深入贯彻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梳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100项。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人大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司法监督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乡党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乡人大有效监督和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旧城乡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们的老领导、老同志,向奋斗在全乡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关注旧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发展小、散、弱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产业发展支撑不足;二是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落后,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四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五是部分干部担当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到位,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与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对加快旧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充分研判困难和形势,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举全乡之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发展力量,群策群力,乘势而上,在发展的道路上争取更多收获,实现更大突破。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以脱贫为统领,紧紧围绕农业稳乡、城镇富乡、项目促乡、旅游活乡、科教兴乡、和谐建乡的总体思路,以项目投资为支撑,突出生态抓产业,做活绿色文章,做实三条产业带,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力争与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8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201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7840万元,增长10%以上;农村经济总收入31833万元,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3元,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均增长12%以上;各项指标任务完成县级考核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乡人民政府将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抓实脱贫攻坚。按照精准化的思路,坚持整合力量,围绕五个一批,精准发力,实现芭蕉林、李来2个村脱贫出列,1573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脱贫退出。抓实易地扶贫搬迁,按照县委县政府县城为主、集镇为辅、中心村为补的思路,围绕县城和集镇搬迁,聚焦六类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努力实现易地扶贫搬迁100%城镇化。抓实产业扶持,持续抓好产业项目推进工作,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培育力度,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建档立卡户入社全覆盖。抓实教育工作,按照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接受相应扶贫培训的目标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控辍保学,做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力争转移就业600人次以上,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抓实生态补偿,认真落实好陡坡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停伐保护和草原承包等政策,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生态观光农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抓实社会兜底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起付线,年度累计救助封顶线不低于10万元,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继续做好重性精神病人免费就医、重度残疾人托管、无赡养能力家庭的老人集中养老工作。维护贫困群众社会保障权益,确保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社会保险。  

——抓实产业发展。按照三条产业带建设思路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完成水源林种植3万株,澳洲坚果2000亩,芒果3000亩,板栗1000以提质增效树品牌为目标,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发展冬早蔬菜13000亩,山地蔬菜3000亩。进一步巩固生猪产业,发展壮大肉牛养殖产业,力争生猪存栏数突破10万头、出栏数突破12万头。高质量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宣传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落实好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让群众牢牢把饭碗掌握在自己手中,引导农民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托管等方式,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化、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和引导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力推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农民。  

——抓实项目建设。加快易地扶贫搬迁二期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确保109户搬迁群众于今年630日前入住。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集镇三期建设,全力做好群众工作,加大县城搬迁力度,确保完年度目标任务。实施旧城农科站至大山村道路改扩建项目计划投资440万元集镇一水两污项目计划投资1931.26万元,和尚田、大坪子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计划投资450万元,骨灰坛项目计划投资720万元,全力推进国开、浦发项目,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水利、文化卫生、环保、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旧城中型灌区项目,开工建设栗树水库,做好芒埂水库前期工作。实施芒别片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主动服务好保施高速旧城段建设  

——抓实环境整治。继续推进七改三清工作,进一步加大两违治理力度,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建筑增量,逐步消除违法违规建筑存量。加强化林政执法,继续执行最严格的林木采伐制度强森林火灾防控及病虫害防治稳步推进绿色殡葬,严肃整治非法圈建墓地行为。更加注重水生态系统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主要河库塘渠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动态管控台账。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重点加大建筑工地、道路、建筑材料运输、砂石堆场等重领域的管控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引导群众科学施肥,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每个行政村至少要打造1个以上示范点。  

——抓实民生事业。抓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对标对表,补齐短板,实现全面达标,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上级验收。完成第二幼儿园、大田坝大山学生住宿楼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好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后进争前列,给予中心校奖励10万元。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300个。确保中心卫生院医技综合楼5个村级卫生室投入使用。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广场3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落实好城乡养老、救助、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完成两保参保率。落实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成全员人口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人口规范化管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群团组织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抓好工青妇儿、邮政、通讯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加快推进依法治乡进程。认真抓好“6995”推广应用,逐步完善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依法处理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推进平安旧城建设,依法打击惩治黄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抓实自身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强化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从严从实管理干部,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厉整治四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自觉接受乡人大监督,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责任追究等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领域的行政执法。大力弘扬雷厉风行、主动担当、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形成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的良好干事氛围。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任务艰巨,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使命神圣光荣。让我们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奋勇争先开拓进取,为打赢脱贫攻坚,实现旧城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