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4-5/20231122-00004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旧城乡 |
公开目录 | 乡镇概况 | 发布日期 | 2023-11-22 |
文号 | 浏览量 | 183 |
旧城乡芭蕉林村和尚田组位于旧城乡西南方向,距旧城乡15公里,国土面积4.77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1300毫米,森林覆盖率82%,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现有农户55户25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135人。
和尚田为省级保护古村落,明嘉靖十六年施甸摩苍寺落成后,寺内和尚到此垦田开荒,因此得名;明末,一次火灾全村四十八家房屋焚毁,为防御火灾,加之当地石材资源丰富,和尚田民居墙体等构件遂大多取材石头建造,建筑风格一支延续至今,建筑面积达2300㎡,其中全为石墙、石板铺地且保存完好的院落25户。清光绪末年,契丹后裔蒋姓家族一支迁入和尚田定居并繁衍至今,逐步成为和尚田村落主人。
主要景点介绍:
观景台:在樱花盛开时节,进入古村落,登上观景台,只见与村庄对望的山峦中,层层叠叠的泛着醒目的桃粉色。远远望去,樱花一团团一簇簇点缀在山间,一片流动的桃粉红,粉得烂漫,粉得淡雅,粉得圣洁,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腰带,装点着绿色的山峦,美不胜收。
大关庙:二十多年前,芭蕉林村凹子寨小组村民李国发到姚关大关箐供大关的前夜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依稀记得大关庙的山神告诉他要到和尚田神游庇护山林。第二天李国发到大关庙供奉结束后,背回一块方砖,半道上一只羊怎么追赶驱逐都没落下,一直尾随到家……后来,李国发把这一奇异的经历告诉左邻右舍,当地人们就在和尚田后面大约一里半的山上建起简陋的庙宇,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每到农历双月属马的日子(特别是春节前后)各地许许多多的信奉者并慕名而来。
山神庙:旧城多古树,见证千百年尘世轮回的古菩提零星点缀在坝区间,但和尚田的古树更具风采。一棵直径大约在五十厘米、高二十多米的鱼尾葵(当地人俗称董棕树)直入蓝天。据说,在上世纪闹饥荒的五十年代末期,寨子里还有一棵更粗更大更高的董棕树,位于寨子中间与现存的这棵树遥遥相望,现今还指得出具体位置。当地老人们讲,这种树可以和自家种的玉米、小麦等粗粮混在一起当“饭”吃,当时寨子人砍了这棵树,周边群众的通过人背牛驮运回家中填饱了家中老小的肚子,度过了一段饥荒的年月。
古茶园:在和尚田,古茶的来历也同样具有“佛性”。施甸有座摩苍寺,相传,明崇祯年间,摩苍寺高僧云游参禅,行至大亮山半山,忽觉一山呈龙虎盘踞样,便在此闭关修禅。后来他返率众僧到此引渠垦田、尝土种茶,随后几百年间,因和尚田所产茶叶口感醇厚浓酽、回甘生津持久,加之传统的古法禅师制作手法,其味可嘉,因此一直被用于供摩苍和青山两寺僧人饮用。再后来,古寺遭劫损毁,古茶园也从此藏于深山。因为茶树的年龄无以从年轮上准确推断,只能估计,这一片茶树普遍树龄在80——200年间。茶园里最大的几株古茶树直径约三十厘米,高达五、六米,同台地茶不同,古茶分布疏广,形态各异。目前,和尚田当地三十多户农户近百亩茶园流转给大户进行经营管理,并注册了“亮山红”品牌。
吃:和尚田当地正在打造集吃、住、游“一条龙”服务的民宿农家乐,目前以“串农家门、吃农家饭”为主,时鲜野菜有蕨菜、香椿、刺包包、山竹笋、鸡蛋黄尖儿等;有鸡枞、红菌、木耳等菌类;有老火腿、老品种跑步鸡、老品种鸡蛋等美味;还有年猪饭、山羊肉。
住:和尚田民宿农家乐未建成之前,可借宿农户家中,或者到善洲林场、旧城街宾馆居住。
行:通往和尚田的路上上下下、出出进进已经全部是水泥硬化乡村公路,部分路段路窄、坡陡、弯多,行车需要注意交通安全。
游:近日推荐一日游路线:施甸县城——善洲林场缅怀杨善洲老书记——和尚田游古村落、品古树茶、吃农家饭——大田坝清水旅游特色村游泳、垂钓——旧城街购火龙果、芒果等时鲜水果——赧空傣族人家品尝傣味,体验傣族风情。
购:和尚田的土特产有天然生态蜂蜜、野生木耳、香胡椒根、老火腿、老品种鸡、老品种鸡蛋;来到旧城时鲜瓜果:西瓜、香瓜、火龙果、芒果、桂圆等。
娱:到善洲林场“天然氧吧”体验山水田园之乐;到和尚田古村落体验乡愁(正二三月赏杜鹃,十冬腊月赏樱花,平常时段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还可以可以爬山、可以攀岩,下下棋、打打牌,放松心情);顺便到大田坝清水旅游特色村游泳、垂钓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