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10844-4-/2022-0228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酒房乡 |
公开目录 | 重大项目建设 | 发布日期 | 2022-02-28 |
文号 | 浏览量 | 22 |
中共酒房乡委员会关于印发《酒房乡后寨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村)、乡直各单位:
现将《酒房乡后寨村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您们,请按照部门职责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酒房乡委员会
2022年2月28日
酒房乡后寨村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精神,确保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中共施甸县委平安施甸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召开施甸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创建交流讲评工作方案》[2022]-11号文件要求,经酒房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开展后寨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工作,结合后寨村的特点和实际,特拟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基本原则。
一是民主管理,依法自治。在坚持党和政府对村领导的同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村民自治。
二是以人为本,服务村民。坚持把提高群众素质,为民办实事、好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服务村、服务村民。
三是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乡级各部门、各领域和村内的一切社会力量参与村建设,最大限度实现村资源共有共享,共驻共建。
四是重心下移,强化基础。坚持责、权、利相统一,按照“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的原则,工作重心下移,着力强化村的服务管理功能,增强村凝聚力。
五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村实际、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向的村建设模式。
六是围绕中心,协调发展。以发展村经济为中心,积极支持扶贫就业项目建设,发布推荐就业信息和岗位,有序引导村民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积极融入城市建设新发展,主动适应村新生活。
(二)总体目标。
围绕实现“治理体制现代化、工作布局现代化、治理方式现代化”的社会治理目标任务,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聚焦群众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探索具有务实管用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功能配套,保障就医就学,加强就业培训和帮扶,强化村综合治理,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稳定、安居乐业,村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就业充分、保障到位、社会和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工作重点
1.完善成立村居委会相关制度。结合实际制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公约等规章制度;健全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自治机制。
2.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设置村党组织,分片区合理设置党支部或划分党小组。依法选举成立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同步组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
3.落实村工作经费。将村办公经费、补贴纳入、乡级财政预算,确保村建设资金拨付到位。
4.完善便民服务站建设。有计划地落实硬件设施,完成办公场所的装修、办公场所布置、办公设备、电子显示屏等的配置工作,
5.党建阵地建设。在办公区域开展党建氛围营造,党员活动阵地建设,规范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
6.建设综治中心。完善便民服务站功能配套,集网格管理、信访、矛盾纠纷、公共法律服务、司法确认、村戒毒、村矫正、警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心;开展网格化治理,配备网格员,根据工作需要增设楼长管理人员作为二级网格,全方位采集村住户信息要素,形成有事找楼长、要事报网格员的网格化管理格局;推广应用995、12345等便民服务热线;组建法律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社会治理便民服务队、交通劝导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实行复杂警情联动、突出问题联治、特殊人员联控、犯罪联打、纠纷联调五联机制,建设平安后寨村,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实现安居乐业。
7.建立村党群组织。在办公区域设立青年之家、工会之家、妇女儿童之家和棋牌室,为村群众打造室内学习、娱乐的场所;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组建女子义务调解志愿队伍;开展平安家庭创建。
8.设立村警务室。成立村警务室,安排专门的村民警,开展好日常户籍管理、秩序维护和处突等工作。
9.设立村医务室。在村按照卫生室标准安排医务室场所,配备医务人员,对村民开展日常诊疗服务,指导开展好疫情防控和日常消毒等工作。
10.村氛围宣传营造。在村规范开展氛围营造,重点是党的建设、平安小区创建、爱国卫生运动、扶贫政策、文明风尚等方面的宣传。
11.村健身场地建设。在村内规划1个健身场地,配置健身器材,让村民有固定的健身场所。
12.合理布局垃圾收集设施。在村内优化垃圾收集设施布局,实行垃圾箱体与便捷式垃圾箱相结合,重点在人员聚集点布置垃圾收集设施,实行垃圾日产日清。
13.就业培训和招聘信息公布。在村民中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就业岗位推荐和就业政策落实,指导村群众结合实际,发展小买卖、小经营。
14.开展好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发动村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行门前卫生“三保”制度,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人人参与美丽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加强公共厕所管理,实现“三无三有”目标,增设洗手设施。
15.开展村违规违章经营、私搭乱建整治。对村内存在的违规违章经营、私搭乱建、乱停乱放、饲养活禽等行为进行综合整治,不断规范村民日常公共行为,净化村环境,提升村民人居环境质量。
16.完善村技防设施。积极建设“雪亮工程”,统筹推进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村公共安全监控、消防等硬件设施,加强安全管理,划定应急避难场所,完善相应标志标识,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消防安全等方面演练工作。
17.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村党总支在巩固提升传统的甘蔗产业、生猪养殖业后,通过召开群众会,反复调研学习和分析研判,最终经过“四议两公开”一致决定,借助国家东桑西移项目,将蚕桑产业发展成为后寨村绿色生态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以高度组织化引领规模化发展。村“两委”领办1个蚕桑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98户群众栽桑养蚕,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发展桑园1126亩。
18. 打造“绿色蚕桑之村”产业文化新地标,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后寨村聚焦“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将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贯穿于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过程中,立足蚕桑种养的自然优势和特色优势,推动蚕桑绿色生态产业向精细化、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成为后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组织召开后寨村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明确责任单位、工作内容和措施,确保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充分发挥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乡长亲自抓落实,进一步细化建设方案,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协作,不断完善村管理机制,探索出一条适合村管理和发展的新路子。
(二)强化工作落实。后寨村、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关后寨村建设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部门、村实际,开展好各行业、领域建设工作。
(三)强化资金保障。乡直各部门要结合行业、领域实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统筹好人力、物力、财力推动建设工作,要充分发动村各方面力量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到村建设中来,乡财政和后寨村要将村正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村的正常运转。
酒房乡党政办公室 2022年2月2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