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78462715-0/20231228-00006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施甸分局
公开目录 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发布日期 2023-12-28
文号 浏览量 310
主题词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施甸县关于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情况报告

一、整改完成情况

(一)关于2021年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群众投诉问办理情况。2021410日至56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施甸县群众投诉举报问题18件,已全部办结并完成验收。

(二)关于2021年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问题整改情况。202198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保山市16个问题,涉及施甸县12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9个,正在推进整改3个(涉及城镇生活污水和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问题,计划2025年完成整改)。

关于2022年云南省第二轮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反馈问题整改情况。2022117日至21日,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保山市开展了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一是在督察期间,交办施甸群众投诉举报问题6件。截止目前,已办结5件,正在推进整改1(涉县城垃圾中转站转运垃圾过程中存在异味扰民问题,正在推进县城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纳入施甸县两污综合整治项目一期,目前正在做开工前准备工作,计划于20245月完成整改)。二是2023217日,省第二督察组对保山市反馈了《保山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施甸县涉及3个方面26个问题(包含2022126通报“施甸县城区生活污水系统治理不力”典型案例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4个(其中:2023年的完成12个,2025年的提前完成整改2个),正在推进整改12个(计划2024年完成整改4个、计划2025年完成整改8个)。三是2022126日,通报“施甸县城区生活污水系统治理不力”典型案例。正在紧紧围绕202312月底前白龙河水质脱劣、202412月底前东沟县城段水质脱劣、白龙河水质达到Ⅳ类和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目标深入推进整改,并围绕202389日市生态环境局和202391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德君现场督导检查指出的3个方面14个问题,逐一抓好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整改成效。1)全面查清县城城区污水管网错接、漏接、破损问题,确认污水直排口168个,完成管网排查检19千米,清掏污水井600个,同步清掏污水管网19千米2)在杨赵村、大楼子、张家村3个片区铺设污水管网7486米,挂管安装1000米。(3)完成路政家属区、甸阳卫生院家属区、教师小区、卫健家属区4个老旧小区污水管网改造,改造污水管网1500米。(4)实施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幸福社区)配套排污排水连通工程项目,完成白龙河挡墙支砌30米,沟底板硬化150米,埋设管网218.8米,安装塑料污水检查井14座,封堵白龙河排污口155个,完成白龙河生活污水直排口封堵销号。(5)依托项目抓治理。在施甸县乡村振兴及生态保护项目转为施甸县“两污”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后,积极推进实施“两污”综合整治项目(一期),完成东沟(零一加油站至张家河县城段)的河道清淤150米、1200立方米,沟底硬化150米,目前,正在对白龙河(景观段)和大楼子棚改段实施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施甸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团树段东沟治理工程,已完成团树东沟治理长度1603米,完成开挖土方25797立方米,砂石混填3294.95立方米、架设模版1535.96平方米,C25浇筑2700.6立方米;(6)对白龙河(新一中门口至中石化加油站)清淤除障1670米、3340立方米;对白龙河(交通局至公安局段)清除河道黑色淤泥、水白菜、水葫芦及其他杂草,共清淤840米、1680立方米,并做好群众劝导工作,对河岸边种植农作物全部清除;对白龙河太平路至汇入施甸河入口段进行杂草清除,已清除450米;对东沟县城段、仁和段开展杂草、垃圾高杆植物清运3次;(7)加强污水管网日常维护,对破损、漏接的管网及时修复、连接,共修复改造56处,并采取防晒措施进行防护;对白龙河、东沟沿岸排查出来31户商户(住户)的水龙头设置不规范问题进行规范设置;对白龙河大楼子段棚改段的氧化塘的污水采用抽水泵的方式将污水抽入市政管网,防范污水流入白龙河;对县城攀枝花澡塘破损的污水管网及时修复,对紧邻河道的垃圾箱或垃圾桶、泔水桶重新定点摆放,防范垃圾渗滤液、泔水流入河道;(8)抓好养殖行业面源污染管控。对甸阳镇段家坡、团树、角里三个片区的养殖业开展排查,共排查27户,其中:段家坡片区散养户16户,团树片区散养户7户,角里片区散养户4户、规模化养殖1户。通过排查,从农村环境整治发力,加强畜禽粪污收集,抓好源头管控;(9)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对白龙河、东沟河道两侧的餐业、洗车、修理等行业,严格开展行业整治。向3户入河排污主体发出现场检查整改通知3份,对3个洗车厂洗涤废水超标排放环境违法行为立案调查;(10)对施甸河(县城段)、东沟、白龙河新增设置11个监测点位,自4月份以来,开展水质监测8次,为动态掌握水质改善情况提供数据支撑。截至11月份,根据水质监测结果,白龙河的水质为Ⅴ类,已脱劣。

(四)关于2023年市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20238月,市环保委交办施甸县7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现已完成整改3个,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4个。20238月,市环保委交办施甸县7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现已完成整改3个,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4个。具体情况如下:一是施甸县毛家村毛家村屠宰、养殖废水直排。已完成整改。二是余家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存在面源污染。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三是余家寨水库饮用水源地周边生活污水直排库区。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四是摆榔彝族布朗族乡鸡茨村大平地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工作滞后。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其中:关于违法开采点的问题已查处到位、整改到位、生态修复到位。五是摆榔乡碓房头安置区养殖废水直排。已完成整改。六是摆榔乡碓房头的集镇污水处理站建而不用。已完成整改。七是小官市垃圾中转站管理不到位。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

二、主要做法

针对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特别是面对2022年省二轮环保督察通报“施甸县城区生活污水系统治理不力,污水处理厂沦为‘摆设’”的典型案例,施甸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深刻查找问题根源,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觉和紧迫感,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高位推进落实抓整改。

(一)提高政治站位抓整改。以心怀“国之大者”的高度,强化思想政治学习教育,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重点学习内容,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和践行“两山理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环保大会精神,坚定不移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守护好善洲故里的蓝天白云、碧水青山、良田沃土,全面推动施甸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2023年,开展了2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举办了3期科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

(二)高位推进落实抓整改。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方案,组建强有力工作专班,定目标、定措施、定人定责推进整改落实。2023年召开5次县委常委会和5次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次、整改工作动员会1次、安排部署会2次、整改工作推进会6次、现场办公会2次,开展专项督查1次。

(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抓整改。认真深入反思,考量各级党委、政府及县直相关工作职责尽责了没有、检查到位了没有、整改到位了没有、严厉查处了没有,在整改中不断扛实责任,认清不足、查找短板。在整改中汲取教训,提炼做法,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细化工作措施。

第一,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合理设置“三生空间”,科学实施产业规划,美丽村庄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94.59万亩,占国土面积比的20.2%

第二,盯住痛点、难点和堵点,以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为抓手,深入推进作风效能革命,盯住重点流域、重点行业,进一步系统排整治各行业、各领域环境风险隐患,全方位筑牢生态安全底线。一是“施甸县城区生活污水系统治理不力,污水处理厂沦为摆设”典型案例为镜,瞄准白龙河202312月底前、东沟202410月底前脱劣为目标,积极推进城区生活污水治理。二是以城区生活污水治理为抓手,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年内市委市人民政府认定我县必须完成整改的14项涉及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任务全部完成,对20242025年的整改任务要按照整改时序要求推进,对能提前完成的争取早日完成、验收、销号。三是以善洲林场为重点,严格落实林长责任制,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抓好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切实保护青山绿水,提升善洲林场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水平。四是以施甸河流域为重点,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岸上岸下、上游下游”一齐抓的工作思路,抓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积极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水环境。五是按照“一矿一策”的思路,严格落实《施甸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治理修复措施,抓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六是补齐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短板,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在农村地区推进“小三格”、“大三格”建设和简易污水处理设施使用,抓好城乡“两污”治理。七是以昆钢嘉华和云维华新2个水泥厂为重点,抓好大气环境综合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第三,抓好保护成果转化。坚持保护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更好的保护,树牢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依托善洲林场、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基地、亲本繁育基地两个资源和何元地质文化乡金字招牌,切实从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现代林业、绿色低碳工业、森业碳汇、绿美县城、绿美村庄、绿色旅游等全面发力,增强发展动能,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以更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支撑施甸高质量发展。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没有完全收集,城镇污水收集率低。二是县级财力有限,资源匮乏,融资十分困难,项目资金保障困难三是城镇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能力不足。四是畜禽粪污收集设施不完善,畜禽粪污收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管控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艰巨。五是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艰巨,修复滞后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在下步工作中,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采取有力措施,点对点加快整改进度。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抓好问题整改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二是进一步担当负责。把保护施甸河和抓好城区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集中力量破难题,高标准严要求,不折不扣推进整改落实,确保白龙河水质按期脱劣,东沟治理取得进展,污水治理明显见效。三是进一步跟进督查问效。对已经整改到位的问题,持续跟进监督检查,巩固整改成效,认真开展验收销号,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对正在整改的问题,盯住问题整改时限,加大督查力度,推进整改落实四是进一步强化系统治理。以施甸河流域和城区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以铁腕手段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统筹推进其他问题整改,筑牢生态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