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5-3/20230510-0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摆榔乡
公开目录 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 发布日期 2023-05-10
文号 浏览量 24
主题词 安全生产监管
摆榔乡抗旱保供水应急方案

摆榔乡抗旱保供水应急方案


因受旱情持续影响,我乡供水保障不稳定问题日益凸现,为了保障供水安全,按照以防为主、防范结合的原则,有力有序有效抗击旱情,提高抗旱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合理统筹全县抗旱资源,规范抗旱工作秩序,科学实施抗旱对策及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居民用水和减轻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强化应急响应和应急保障。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级建立乡村两级饮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制定应急保障方案,落实应急责任机制。

(三)统筹安排,分工合作。施甸县彝朗村镇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各部门应急保障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和分工协作。

(四)快速反应,有效控制。饮水安全出现问题时,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应快速作出反应,启动相应预案,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乡范围内村(社区)饮用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事件包括:

1.发生特大旱情,导致饮用水源取水量严重不足;

2.饮用水源保护区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致使水质不达标;

3.地震、洪灾、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供水水源枢纽工程、净水构筑物、供水工程构筑物、机电设备或输配水管网遭到破坏;

4.爆破、采矿等生产活动或地质变迁等导致供水工程水源枯竭;

5.其它原因,导致饮水困难的;

6.因人为破坏导致供水安全突发事件。

三、应急机构

各村(社区)相应成立饮水安全应急保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完善各村(社区)供水应急保障方案;掌握辖区内供水安全信息,及时向乡人民政府报告事故情况。

四、预防和预警

(一)预防

1.信息监测及收集。施甸县彝朗村镇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本区域内供水安全事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多渠道获取本地区相关供水安全信息,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乡人民政府及上级应急领导机构报告。

2.信息报告。供水单位和群众发现供水工程、取水建筑物、水厂构筑物、输配水管网等发生垮塌或人为破坏事件时,有责任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向上一级应急领导机构报告。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二)预警

1.预警。饮水安全应急保障领导小组根据监测和收集到的信息,认真分析研判,对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根据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供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1)Ⅰ级(特别严重):突发事件造成2000人以上饮水不安全的;

(2)Ⅱ级(严重):突发事件造成1000-2000人饮水不安全的;

(3)Ⅲ级(较重):突发事件造成500-1000人饮水不安全的;

(4)Ⅳ级(一般):突发事件造成100-500人饮水不安全的。

2.预警发布。预警信息应标明突发农村饮水安全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措施和发布机关等。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五、应急响应

出现供水安全事件,供水单位应在2小时内逐级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应急领导机构报告,并先期进行处理。对应全乡饮水预防预警等级,应急响应划分为四级。抗旱保供水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全乡重大供水事件的指挥调度。各村(社区)饮水安全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事故应急、抢险、排险、抢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摆榔乡抗旱保供水应急协调领导小组

 长:陈毕华  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张黎煜  党委副书记

段体彪 副乡长

李春润 副乡长

       杨秋建  副乡长

陈绍伟  副乡长、派出所所长

  员: 李三华  武装部长、党政办公室主任

杨鹏智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

   杨志德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事

李光春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事

各二级站所负责人、四个村(社区)党总支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抗旱保供水应急协调日常事务工作,杨鹏智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落实防控措施,确保供水安全

一是严密工作部署,强化防范措施。抗旱保供水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及时研究保供水措施,并作出安排,切实抓实抗旱减灾各项工作。

二是修订完善供水保障应急预案,抓实抗旱举措。充分汲取近年来抗旱的成功经验,及时修订完善《供水保障应急预案》,做到预案健全、措施可行、科学抗旱。

三是及时研判分析,落实水源储备。对全乡供水水源工程、村寨集中供水工程、人饮小水窖(池)水量、可供水天数、缺水量等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做好供用水计划,找好应急备用水源,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饮用水。

四是优化调整水价,提升节水能力。施甸县彝朗村镇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协同村、组针对集中式供水工程,一要针对集中供水工程开展好原水水费收缴工作;二要及时开展水价调整等相关工作,特别是未收水费、水价偏低、出现旱情的集中式供水工程。通过调整水价、落实有偿用水,达到控水、节水、抗旱目

五是摸清抗旱底数,做到胸有成竹。认真对抗旱物资等准备情况进行核实:包括水泵、发电机、水箱、水桶、应急管道、等物资设备,物资设备运行情况,形成储备清单,明确管理或使用人员,确保物资“管得好、拉得出、用得上”;拉水送水车辆及人员保障情况等,做到“定人,定车、定岗”,确保能够从容应对应急调度。

六是增设应急设施,提高应急能力。抗旱保供水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应在备用水源、应急取水点增设相应的拉水取水设施。比如在水库拉水,具备自流取水条件的,应配备相应管道等设施,不具备自流取水条件的,应配备相应的水泵、发电机、管道等设施;比如在某段供水管道取水拉水,应安装配备好相应取水设施,应急取水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避免造成浪费。

七是酌情启动应急水源。1.启动里格泷水源点,保障范围:大中安置点、里格;2.大水沟水库,保障范围:汤家寨;3.白龙水库,保障范围:摆榔集镇;4.尖山水库,保障范围:尖山、大蒿。

八是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节水宣传。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加大抗旱减灾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节约用水意识,引导群众节约用水,动员全民参与抗旱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