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6-1-/2022-0118005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姚关镇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22-01-18 |
文号 | 浏览量 | 17 |
姚关镇2022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2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效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努力确保全镇2022年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増收,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年)》、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云南省动物免疫技术方案》、《保山市2022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和《施甸县2022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姚关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认真落实动物防疫“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目标责任制,以防控高致病性猪温、蓝耳病、猪口蹄疫、牛羊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积极推行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2022年动物防疫工作按时间、按质量、按要求完成,确保2022年全镇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公共卫生安全,有效促进全镇畜牧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疫情控制目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力争不发生,确保有疫不扩散,其它动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二)免疫密度目标。全镇12个村推行“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防疫方式,搞好基础免疫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牛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应免密度必须达到100﹪,群体密度在90﹪以上。
(三)免疫质量目标。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四种疫病群体有效免疫保护率达到70﹪以上,其它动物的群体有效免疫保护率达到省规定标准。
(四)档案建立目标。散养户、规模饲养场(大户)免疫档案建档率达100﹪和免疫户口册入户率达100﹪,继续推进规范全镇防疫电子文档录入工作。
(五)疫病预警目标。加强动物疫病检测,及时掌握县境内外疫情动态,提高动物疫情预警能力,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时间安排
1.春防时间:集中免疫时间:1月中旬开始至3月10日结束,免疫进度和免疫反应实行周报,免疫反应死亡实行日报;春防统补免时间:5月下旬至6月初(10天),免疫反应死亡日报,补免汇总表结束一次报。
2.秋防时间:集中免疫时间:8月中旬开始至9月20日结束,免疫进度和免疫反应实行周报,免疫反应死亡实行日报;秋防统一补免时间:11月下旬至12月初(10天),免疫反应死亡日报,补免汇总表结束一次报。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在防疫工作中,按照“地方各级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的动物防疫工作总体要求,坚持政府负责组织发动、保密度,兽医站负责组织实施、保质量,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联动的工作责任制,以村为单位实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方式开展集中免疫,一级抓一级,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职责。
(二)强化物资保障,确保防疫急需。按照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摸清畜禽饲养底数,科学估算疫苗等物资的用量,按80﹪配发到各村,预留的20﹪作为补针和突发疫情应急储备,切实做好防疫物资进出台账,做好疫苗储运、疫情监测、应急储备、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保证防疫工作顺利进行。
(三)强化基础免疫,确保免疫密度。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组织安排好人力、财力和物力,确保免疫工作顺利开展。按照“镇不漏村组、村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针不漏量”的要求,做到免疫注射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漏洞。一是按照去年做两针三苗(猪瘟、蓝耳病、口蹄疫)同时注射进行注射.即左右颈部各一针,除老、弱、快出栏肥猪不注射,不足双月的仅进行蓝耳病、猪瘟双针注射外,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当”,应免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二是全镇规模养殖场(户)以程序化免疫为主,并将免疫的数量上报到兽医站,确保动物群体日常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在免疫过程中要强化冷藏保苗措施,疫苗领取、运输、储存、携带等各环节都必须做到“冰不离苗,苗不离冰”。并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定员分片联系制度,重点加强规模养殖场(户、小区)的免疫监管,落实监管责任人,定期开展疫情排查,对以超过免疫期、二次免疫不到位和抗体保护水平不够的,全部进行补免。同时,还要根据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特点,统筹兼顾,搞好其它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计划免疫工作。
(四)强化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结合本地实际,有的放矢采取防控措施,及时加强防范。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制度,重点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监测,对抗体监测不达标的畜禽,要及时进行补免,确保畜禽处于有效免疫状态。加强对养殖密集区的观察巡视,做到有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疫情扑灭在萌芽状态。
(五)强化技术规范,严格免疫进度和应激死亡报告制度。一是严格按照各种强制病种生物制品的使用说明使用,做到注射部位准确、剂量足,一圈一针,当天取出的疫苗当天用完,废弃疫苗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造成污染;二是春防免疫进度执行周报,于每周日晚19点以前上报兽医站;三是免疫应激死亡实行24小时日报制,对免疫应激死亡的牲畜逐级上报,并进行拍照、开具村委会证明、防疫员签字以备核查。
(六)强化应急准备,规范疫情报告和处置。健全应急防控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备队伍建设。
(七)强化督办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到位。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法》的宣传力度,层层落实免疫责任制、消毒灭源责任制、疫情监测责任制、疫情报告责任制、检疫监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构建完善的防控责任体系。按照“领导到位、责任到人,冷链到底、疫苗到员,档案到户、标识到畜”的要求,经常性的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特别加强养殖密集区、候鸟栖息地等重点区域,认真查找工作漏洞,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确保春、秋两防工作正常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