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6-1/20231013-00002 发布机构 施甸县姚关镇
公开目录 乡镇概况 发布日期 2023-10-13
文号 浏览量 74
主题词 农业、畜牧业、渔业
姚关镇基本情况清单


镇情

历史沿革

姚关文明史可追溯至八千年前,“姚关人”创造了姚关远古文明,现留存“姚关人”万仞岗遗址。秦汉时期隶属不韦县,南北朝及隋唐时期隶属不建县,唐宋地方政权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由永昌节度使辖,时世居百越民族,地名勐笼,意为森林茂密的地方。至元代始设地方基层政权老窑寨,明代设守备道,万历年间,邓子龙将军筑五关戍边平叛,将“窑”雅化为“姚”,建姚城,始称姚关,沿用至今。

姚关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美奋斗者”杨善洲的故里,是航天英雄桂海朝的故乡。这里深度融合了远古文化、邓子龙戍边文化、滇西抗战文化、民俗文化、杨善洲精神等,形成了独特文化魅力。姚关为古湖盆地,水资源丰富,丘陵起伏,四处碧水青山,有着“高原水乡”、“滇西小桂林”之美誉,是云南省80个“特色小镇”之一,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重点镇,2015年被评为省级建制镇示范试点,2018年被评为云南省卫生乡镇。

自然地理

姚关镇位于施甸县南部,距县城20公里,东与昌宁湾甸接壤,西与万兴、酒房为邻,南连旧城,北与甸阳、摆榔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99°14′,北纬24°24′,最高海拔2402米,最低海拔780米,平均海拔1780米,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年平均气温13.8℃。国土总面积195.20平方公里,山区占94%,坝区占6%,森林覆盖率54.75%。

行政区划

全镇辖姚关社区、富阳社区、蒜园社区、山邑社区、大乌邑村、杨美寨村、摆马村、河尾村、陡坡村、瓦窑村、雷打树村、大岭岗村12个村民委员会,108个自然村,165个村民小组。

人口

2022年末,全镇户籍人口11942户39550人,比上年减少44人,其中,男性20238人,占51.17%,女性19312人,占48.8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2人。少数民族有布朗、傣、白、苗、僳粟、回、景颇、佤族等,共3254人,占总人口的8.23%。

就业

2022年,全镇共有合作社38个,吸纳劳动力3200余人;输出劳动力1.71万人次,设置农村公共服务岗位316个,开展各类培训53场次,参训4556人次;办理各类贷款558户3830万元。2023年有劳动力22285人,转移就业18278人。

经济指标

202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8.1亿元,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16919.5元,增长8.5%。财政总收入完成4052万元,增长18.6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25万元;财政总支出405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40万元,上解支出712万元,财政收支平衡。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94亿元,增长7.36%;贷款余额3.77亿元,降低3.83%。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招商引资5000万元。

产业结构

农林

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包谷、小麦等;蔬菜主要有无筋豆、萝卜、西兰花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蓝莓、柑橘等、烤烟、甘蔗等;农特产品主要有火腿、骨头鲊、水豆豉、荷叶制品等。

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5.48万亩,产量1.85万吨;种植蔬菜1.11万亩,产量1.55万吨;种植烤烟9820亩,收购烟叶2.67万担,实现烟叶税972万元。

牧渔

2022年出栏生猪12.5万头、肉牛6529头、家禽21.7万羽,肉类总产量1.14万吨。渔业总产量328.13吨。

文化旅游

自然景观

善洲林场4A级景区、山邑野鸭湖天然湿地3A级景区、火星山、姚关大峡谷、小白龙蓝莓园、水平橘子园等景点。2022年内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拉动地方经济增收2400余万元。

人文景观

杨善洲故居、清平洞、万仞岗“姚关人”遗址、邓子龙戍边古战场遗址群、杨家山碉堡群、弥勒寺等景点。

社会事务

动态监测“三类对象”

(截至2023年10月)“三类”监测对象182户596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73户266人、边缘易致贫户45户15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4户178人。累计消除致贫返贫风险97户34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0户187人、边缘易致贫户27户9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0户65人。

城乡居民“两险”

创建保山市“两险”征缴示范点,2022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6858人,参保率达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6848人,参保率达99%。

民政

(2022年底)现纳入低保保障801户1930人、特困供养128户137人、高龄补贴817人,累计发放低保金681万元、特困供养金151.1万元、高龄补贴43.56万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327人次、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1人,补助残疾人8966人次,共计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补贴资金130.1万元。落实优抚政策232人,发放优抚金169.2万元,全年为419名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办理优待证。

重点人群

帮教人员161名,社区矫正对象17名,在册吸毒人员306名,在册精神障碍患者236名,其中重点管控人员49名。

党务工作

党组织与党员

有党组织53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12个,机关事业党支部3个,两新党支部1个,村民小组党支部36个。共有党员976名,其中预备党员13人,女党员241人,少数民族党员7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62人。

国防

兵役

2022年应征入伍15人,其中,上半年应征入伍8人,大学毕业生6人,大学在校生2人;下半应征入伍7人,大学毕业生7人。2023年上半年应征入伍11人,其中大学毕业生6人,高级技工2人,大学在校生3人;下半年应征入伍2人,其中大学毕业生直招1人,高级技工1人。

民兵队伍

现有基干民兵30人,普通民兵11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