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7-x-30/2016-1213002 发布机构 施甸县木老元乡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6-11-01
文号 浏览量 29
主题词 其他
2016年政府工作总结及未来工作计划

木老元乡接《县政府办关于认真做好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的通知》后,广泛征求各村、各单位意见建议,按相关要求起草县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后经班子集体讨论研究一致通过,报告如下:

2016年及过去4年工作回顾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乡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开创了木老元跨域发展新局面。

(一)经济发展将取得新突破。2016年,全乡农村经济预计总收入5580.55万元,比2012年增长125.3%。预计完成农业生产总值5759万元,比2012年增长61.45%。预计实现农业收入2866万元,比2012年增长4.2%(其中:牧业预计收入1460.5万元,比2012年增长94.6%;林业收入281万元,比2012年增长75.6%)。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3085万元(其中:乡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1万元,比2012年增长84.66%),预计财政总支出2820万元,比2012年606.76%;预计各项金融存款余额2644万元;预计贷款余额4511万元。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万元,比2012年增长758.8%。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89元,比2012年增长120.1%。

(二)产业发展呈现新格局。按照“一带两园一线”的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地域和气候优势,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特色产业初显成效。2016年,种植粮食15700亩,粮食总产预计达374.5万公斤。完成烤烟种植面积780亩,交售烟叶11.7万斤,实现产值269万元。入榨甘蔗1767吨,实现产值76万元。蔬菜总产717吨,实现产值143.4万元。核桃总产110吨,实现产值46万元。种植中药材大黄500亩,总产875吨,实现产值210万元。预计生猪出栏9500头、存栏9231头,牛出栏1120头、存栏4405头,羊出栏10529只、存栏10936只;家禽出栏134191只、存栏150145只(其中:绿壳蛋鸡62943只),肉类总产1648吨。

(三)项目投资取得新成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其中:示范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0万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完成投资100万元;扶贫、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项目完成投资150万元;扶贫安居工程完成投资1000万元;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完成投资1.425亿元。

(四)民生事业取得新实效。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年兑付各类惠农补贴资金61.94万元。严格落实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加大创业就业帮扶力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33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93万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完成2016年新农合筹资5642人,参合率达98.5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66%,发放养老金67.28万元。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各类民政补助资金266.5万元,发放救灾救济粮食1万公斤。

(五)表彰奖励逐年增多。

单位:2014年3月木老元乡机关工会委员会获保山市先进职工之家;2015年8月木老元中心学校获省级文明单位;2015年8月木老元乡哈寨村获省级文明村;2016年2月木老元乡团委布朗青年文化传承项目入选2015年“全国农村基层团建创新项目”;2016年2月木老元乡团委布朗青年文化传承项目入选2015年“省级农村基层团建创新项目”。

个人:2013.12杨学获优秀共产党员;2014.01杨学获2013年度见义勇为英雄称号;2015年1月阿祖有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5年10月王冰凌获云南省扶贫开发先进个人;2015年12月赵成文获保山市森林防火先进个人;2016年4月李国良获全省优秀农民工称号。

(六)干群关系如鱼得水。

一是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让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敢啃硬骨头,一心扑在脱贫道路上,让干部扎实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态度来提升群众素质,引领老百姓脱贫致富。二是在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中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项目规划和实施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发挥群众“自己的日子自己过、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路子自己闯”的主体意识,深得群众赞扬,干群关系如鱼得水。三是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传递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实现2018年“教育脱贫一批”的战略目标,开展了“爱心圆梦大学”公益活动助学和教育扶贫助学奖活动,让群众感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四是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组建44个“挂包帮、转走访”联络组,通过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对我乡4个贫困行政村,44个贫困村民小组,1593户农户,采取 “一帮一”“一帮几”的形式,结对帮扶全乡所有农户,为挂包户出谋划策,实现了贫困村户帮扶工作的全覆盖。五是针对我乡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高薪聘请技术人员作为甲方驻场代表,把关项目质量,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通过干部不断努力,群众思想大转变,从之前的“质疑、对抗、不愿意、阻拦、素质低”,到现在的主动申请项目,项目中开挖道路占用土地、山林都是无偿占用、都有我要脱贫的决心。

(七)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2015年7月,云南中烟公司对口帮扶施甸县布朗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启动会在木老元召开,标志着整族帮扶项目正式落地,布朗山开始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紧紧围绕七大工程进行规划,总投资54920.48万元。目前,2015年-2016年度规划内容已基本完成,安居工程方面:已完工220户,开工66户,修缮改造已完工320户,开工128户;易地扶贫搬迁共建设3个安置点,分别为木老元乡集镇、龙潭中心村、大地野猪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涉及355户居民,第一期报名搬迁219户819人,三个项目已完成投资2698万元。其中木老元乡集镇安置点预计2016年底可全部建成,群众可以入住,龙潭中心村和大地野猪塘已完成道路、房屋基础放线工作,场地平整、挡墙支砌大部分已完工;产业发展工程:完成150亩香料烟种植,两青作物2000亩,苹果种植100亩,石榴种植230亩,万家欢公司示范种植蓝莓20亩,树头菜23亩,羊角洋芋453亩,工业辣45亩,食用菌种植龙潭和哈寨两个示范点,共搭建菌棚11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入驻大本事公司种植园区59户,大黄已种植518.3亩,肉牛完成985头,肉羊391只,良种母猪200头,15个林下养鸡放养场建设已完成,发放绿壳蛋鸡鸡苗6.6万羽,武定壮鸡6500羽, 哈寨黑山羊养殖小区主体工程已结束,立界牛养殖小区,已征收土地1.9亩,挡墙支砌完成,开始地面工程建设,集镇搬迁安置点生猪养殖小区,完成圈舍建设2栋500平方米,4000亩人工草地正在实施,金融扶贫已发放扶贫贷款2514万,其中产业贷款350万,安居工程建房贷款2164万;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龙潭至新寨道路施工中,石门槛至新寨至里歪寨已开工;鲁家寨进村道路设计结束,组织进行项目前审,大地至木老元公路建设规划设计已结束,正在进行林勘和项目评审。实施的烟水配套工程,正在架设水管完善水池,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水池、架设管道基本结束,农田水利管池灌溉工程正在进行设计。农村电网改造已完成。农村通信互联网建设4G基站已建成,4个村均已实现wifi覆盖。美丽乡村建设龙潭、大地、大平地、新地基、大寨子5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已全部开工建设;社会事业保障工程:木老元中心学校迁建项目建设的征地、规划、地勘等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完成场地平整,挡墙砌筑9600立方米,开挖土方约8.6万立方米,回填土方约4000立方米,初步完成投资约516万元。卫生院正在做地勘和设计工作,卫生室土地已落实,大地村已开工。布朗族文化传习馆主体建筑已结束,正做室内布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做前期规划;素质提升工程:完成绿壳蛋鸡养殖培训2期1300人次,蔬菜种植培训2期110人,拖拉机驾驶技能培训23人,全部通过考核领到驾驶证,电焊工培训85人,全部通过考试并颁发焊工资格证,科技培训4期160人次,正在开展小车驾照培训和中式烹调培训;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甜竹已全部种植结束,核桃提质增效完成4000亩,生态公益林完成9376亩,实施能源建设50套,焚烧炉已建设结束,垃圾车、垃圾桶等设备已到位,其他设施正在设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工程:依托电信、移动公司项目已完成4个村扶贫信息平台建设,4台电脑、4台电视、4台打印机已发到各村,剩余工程正在筹建。开展党员培训4期200人次。

二、过去4年工作总结

(一)发展经验。过去四年,木老元乡贫困人口数从2013年1891人减少到2016年1155人,贫困人口减少736人,减贫率38.92%。木老元乡农民纯收入从2013年的3315元增加到2016年5889元,增加了2574元,增加了77.64%。2016年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5580.55万元,同比增长30%。完成农业生产总值5759万元,同比增长8%。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牢固树立以项目保投资,以投资保增长的理念,超前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从根本上缓解发展瓶颈制约。2013年-2016年末,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633亿元,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村庄道路建设、国债人饮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土地综合治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示范乡镇、示范村、扶贫整村推进、中心小学校舍改善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安居工程、荒山造林、公租房建设、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等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二是民生事业成果丰硕。教育、科技、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广播电视、文化、体育、计生、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扶贫济困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16年末,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就业服务和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100%;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7.66%;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5510人,参合率97%;最低生活保障目标人群覆盖率100%。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至2016年末,累计发放民政救济各项救灾款及物资279.84万元。发放救济救灾大米1万公斤,老龄事业不断加强,全乡共有80岁以上老年人109人,80-89岁88人,90-99岁21人。

(二)存在的问题。纵观4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木老元乡虽然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但是,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与其他县域其它乡镇的发展差距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全乡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和失修相当普遍,中低产田仍占农田总面积的70%左右,高标准农田和设施化种植面积比重仍较低。境内路况普遍较差,现有公路承载力较低,交通运输成本高,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难,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木老元乡虽然距县城37公里,但只有一条跨县的四级公路由县城伸延贯穿木老元街达昌宁卡斯镇,且部分路面坑洼不平。由于交通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缓慢。乡村公路路况差,政府和群众无力养护公路,大量生产生活资料难进入,农产品难运出,且运输成本高。二是国民经济发展不足。我乡当前因发展空间有限,乡域经济不强,政府债务沉重,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产业体系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特色品牌,整体竞争力不强,现有主导产业规模太小,农业服务领域不宽,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无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相互脱节,贮运、保鲜等,后续产业未形成。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土地质量差,旱涝不保,农作物产量低是全乡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重要特征,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优质特色和高效设施农业比重仍然偏低,部分地区农民增收还很困难,种源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服务农业等新兴产业欠缺,仍需积极扶持。四是生态意识欠缺。结合生态乡镇创建和现代农业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外延扩张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布局还需继续调整,尤其是畜禽养殖生产布局调整任务很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农田化肥农药减量施用关键技术应用与大面积推广有待大幅度提高,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五是产业组织化不强。全乡农业仍以承包农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平均生产规模仍然偏小,有效的组织化生产比重仍然偏低;农业产业链上关键性节点企业较少,产业经营组织能力较弱,没有农产品深加工中上,农产品深加工比重偏低,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比重不高,农业生产经营和产加销衔接仍比较松散;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经营任务繁重,品牌效应不强。全乡产业发展中,品种多样性不强且品质不优良、品牌效应不突出,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经营管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度较低,拓展多层次大市场比较困难。

2017年及未来5年工作计划

一、2017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十三五”时期,是木老元脱贫摘帽的攻坚期。我乡以打好“绿色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张牌,念好一部“山字经”作为突破木老元跨越发展瓶颈的途径。坚持“保护生态、靠山吃山、传承文化”的理念,确立以“哀牢古濮、金色布朗”为目标定位、“一带两园一线”(即:高效生态果蔬种植带、高原雪山生态精品养殖园、高山生态农特产品山货园、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环线)为发展思路。未来五年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着力实施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品牌培育、科技创新、招商引资6大工程。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格局,山下果蔬牛,山中核桃鸡,山上药材羊的产业布局。把特色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精准嫁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二)工作目标。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为:在2016年的基础上,全乡农村经济预计总收入7254万元,同比增长30%。预计完成农业生产总值6277万元,同比增长9%。预计实现农业收入3067万元,同比增长7%。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7773元,同比增长32%。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一是紧紧围绕道路、水利、电力、中心村等项目为建设重点,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加大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拓宽群众增收路子。发展烤烟、香料烟、绿壳蛋鸡等产业;建设大山头森林公园、雪山草地生态公园、万亩映山红布朗山歌会等风景区旅游景点。三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着力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新建实验综合楼和中学生活用房,改造校舍等项目,配齐教学设备。购买相关医疗设备,改造村级卫生室。四是保护森林资源,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创新社会管理,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两项重点工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强化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切实抓好生产、消防、交通、食品药品等公共安全工作。

二、未来5年工作计划

(一)发展目标。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0743万元,人均纯收入18007元以上,粮食生产达到380万公斤,人均产粮在660公斤以上,人均增粮50公斤。“十三五”末,人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以上。

(二)工作重点。“十三五”期间,全乡计划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族保障,民族旅游等项目,计划总投资54920.48万元。

(三)工作措施。一是统一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统一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充分认识完成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艰巨性,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优势,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加快发展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树立机遇意识,强化责任意识,缩短与其他乡镇发展的时间,实现经济大发展,观念大更新。二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质烤烟,壮大畜牧、提升甘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旅游产业。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扩大筹资渠道,创新投入方式,着力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市、县的资金支持,加大项目的争、跑力度,努力形成在建一批、竣工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前期准备一批、论证储备一批,滚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围绕交通、水利、民生、生态、能源、社会事业等重点,认真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目标,加强人口调控与管理,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就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实现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五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和谐。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文明素质。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严防重大事故发生。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实施民心工程的力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着力增强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对县人民政府2017年及未来5年工作建议

一、加强生态保护,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是立县之本、发展之基。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步伐,加大对施甸大河排污监管和治理力度。严格落实企业排污在线监测,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管理,确保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建设,有效保护施甸水体和空气质量,倾力打造“水墨施甸、秘汤胜地”的秀美施甸。

二、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要求,加速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优势明显、经济效益好、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挖掘内在潜力,延长产业链,形成加工梯度,促进产品质量档次、产品市场占有率及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从而提高工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三、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化城镇产业支撑。以建设生态宜居县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新农村建设目标,坚持以城带乡,加快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争取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村级文化室建设、城镇道路工程项目、县公共体育场建设等项目建设。努力将施甸县城建设成为集自然景观、民族风情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实现国家生态县建设目标,将县城建成高品位的大公园。

四、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

按照《施甸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原则,结合“生态旅游宜居县”建设和县境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进一步完善各景区详规,明确景区功能定位,错位发展特色旅游项目,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旅游、文化旅游。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全面加强对酒店、旅社、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景点餐饮、住宿、娱乐等接待服务条件。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