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7-x-15_A/2018-0914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木老元乡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8-09-04 |
文号 | 木政发〔2018〕36号 | 浏览量 | 28 |
关于印发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电商人才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乡直有关单位:
为加强木老元乡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构筑我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施甸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施甸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施政办法[2018]26号)及《施甸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电商人才培训实施方案》(施商发[2018]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为促进木老元乡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快速推进,提高政府、物流、涉农企业、合作社、大学生、农民、建档立卡户等各行业人员的电商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普及电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提升电商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和扩大城乡居民创业、就业和增收渠道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题,从而实现“网货下乡”和“网货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不断满足农村电商发展需要,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网络经营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采取集中与分散、线下与线上培训结合等方式,分级、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回乡创业,提高农村居民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力,实现木老元乡电商人才本土化,初步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电商培训和人才培养机制。
二、培训目标
计划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不低于50人次。通过重点培训木老元乡机关工作人员及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公职人员;立足农村、有创业意愿的“两后生”、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农村青年、妇女、残疾人、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级电子商务工作人员和信息员;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广泛的希望了解互联网和电商的普通居民。
三、培训计划及内容(2018年5月9日前,培训人次50人次)
培训形式:按照乡镇的调研和统筹情况,由县级组织到乡镇轮流进行现场培训。
培训对象:乡干部职工、各二级站所、农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党建助理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待业青年、农民工、妇女、残疾人、贫困户、退伍军人以及商贸流通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培训目的:了解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意义及相关政策;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熟悉互联网的含义类型、构成,熟练掌握互联网的应用服务;了解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熟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内容,如何影响乡村未来发展有何帮助;了解电商精准扶贫的意义。
培训内容: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宣传;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内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对农民的好处;电商精准扶贫的方式方法。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
培训地点:乡人民政府。
培训时长:2.5小时。
培训费用:从施甸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
四、具体措施
(一)强化工作职责。乡组织办、乡农科站、乡文化站、乡社保中心、乡团委、乡妇联、乡工会、乡扶贫办、乡残联等部门共同负责我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配合乡电商办开展好培训工作,同时,要鼓励动员有网上创业意愿、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个体户、企业员工、种养殖户、实体店主、退伍军人、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村官、乡镇干部等人群参加培训。
(二)充分发挥作用。依托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资源,做好本地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建立培训基地,健全完善木老元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三)完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激励机制,制定引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相关政策,为电子商务进农村提高人才保障;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引进、培养一批本地电子商务人才,以多种形式鼓励专业人才投身到木老元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事业中来。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注重实效”的要求,配合好县、乡电商办开展好培训工作,强化培训效果,提升培训质量。
(二)加强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责,加强对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考核、监督;乡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要结合木老元乡实际及市场需求,配合县级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合理组织培训内容,确保培训质量。
(三)营造良好氛围。在各村粘贴宣传标语,借助云岭先锋平台及时发布培训信息,提高电子商务的普及率和知晓度,营造人人知晓电商、个个关注电商、有志者发展电商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家家懂电商,户户用电商的发展格局。
木老元乡布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
2018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