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4-9/20250225-00005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甸阳镇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25-02-25 |
文号 | 浏览量 | 1 |
根据《施甸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接续推进2025年农村厕所革命的通知》要求,为保持农村改厕的持续性、稳定性,逐年提高厕所覆盖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2025年,全镇改建常住户100户以上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1座,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50座(具体任务详见附件1)。
二、工作重点
(一)发挥改厕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行政村、自然村(组)为基本单元,全面摸排有公职人员农村家庭、镇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等家庭厕所改建情况,对未达到卫生户厕的,在2025年内必须完成厕所改建。重点抓好2025年“千万工程”示范村、提升村,省市绿美乡村农村卫生户厕改建,确保示范村、提升村和绿美村庄厕所覆盖率达80%以上。
(二)加快推进农村改厕进度。请各村(社区)充分利用1至6月份冬春、夏初的黄金施工季节,加快推进农村厕所的改建工作,至6月30日农村户厕改建进度达70%以上,公厕改建进度达60%以上,至11月30日完成年度改厕任务。
(三)因地制宜改建农村厕所。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方案”的原则,按照云南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标准,选择适宜的改厕模式。在新建公厕布局上,要结合地理位置、土地性质、方便群众使用的情况合理选址,严禁孤立存在、远离村庄,为卫生乡村、美丽乡村、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户厕改建提倡入室入院,避免远距离改厕,反而造成农户如厕不便,切实做到农村厕所建得了、用得上、管得好,提高群众改厕的满意度。
(四)持续推进“两个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农村改厕指导员管理,发挥改厕技术指导员在政策宣讲、技术指导、质量监督、信息联络、问题排查等方面的作用,对农村改厕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村(社区)要持续加强农村改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改厕技术指导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改厕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严防农村改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严格验收标准,对没有设置粪污清掏口、排气管及污水乱排乱放的公厕和户厕加强督促指导整改,对化粪池是否达标实行“一票否决”。切实加强农村公厕管护,严格落实“三净两无一明”标准,确保公厕管得好、用得好。
(五)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现场培训会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农村改厕的政策,2025年卫生公厕每座仍然按照不超过10万元/座,户厕1000元/座进行补助。各村(社区)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过程中,积极总结推广农村改厕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跟踪报道厕所革命的动态和成果,让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学有榜样、做有遵循、赶有目标。
三、工作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镇级仍然执行镇级领导挂包村(社区)责任制度,各村(社区)要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要结合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年度改厕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各村(社区)迅速谋划公厕建设事项,有符合建设公厕的村(社区)于2月20日前报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踏勘审核。
(二)高度重视信息录入。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管理平台”录入工作,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加强对村级的培训和指导,做到完成一座、验收一座、录入一座,确保录入数据完整、规范、准确,禁止录入工作弄虚作假,杜绝系统改厕。
(三)健全完善管护机制。要着力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镇、村两级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户厕干净卫生,制定公厕管护制度、公厕标识上墙,明确管护责任人。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稳定农村保洁员队伍。
(四)持续执行月报制度。从2025年1月开始,继续执行月报制度,各村(社区)每月25日前报送改厕进度、厕所问题整改等情况,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将采取实地督导、电话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工作进度进行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