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34-9-30/2017-051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甸阳镇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发布日期 2017-05-10
文号 浏览量 28
主题词 其他
全面推进“善洲故里·扶贫先锋”巩固提升年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开展“善洲故里•扶贫先锋”行动成果,根据《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巩固提升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保办发〔2017〕10 号)、《中共施甸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善洲故里·扶贫先锋”巩固提升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施办发〔2017〕32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路,紧紧围绕统筹推进“四化”互动融合和深入实施“七大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开展“善洲故里•扶贫先锋”行动基础上,开展千名党员讲党课活动,建立3个引领模式、打造3大精品项目、开展3项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严责任、补短板、抓规范、强保障、树品牌,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基础、党建质量、党建水平,为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重点工作

(一)开展千名党员讲党课活动

以“善洲精神聚人心、撸起袖子干脱贫”为主题,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主线,通过千名党员讲党课,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准则》《条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完成时限:2017 年 6 月中下旬

(二)建立三个引领模式

1. 建立“党建+扶贫搬迁”模式。按照“能城不乡、能乡不村、能村不散、能大不小、能平不坡、能多层不独院”的易地扶贫搬迁原则,采取“党组织+党员+理事会”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支持参与易地搬迁、征地拆迁及安置点建设等工作。成立由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的理事会,通过集体事情理事会商量办、个体事情理事会协商办的方式,对易地扶贫搬迁中补偿资金的核算、实物指标的测量、搬迁人口的认定、土地置换、民居方案选择和宅基地分配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共同商议、集体决策,严格走民主程序,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扶贫项目资金阳光运行。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作用,充分发挥拆迁住户党员作用,以“一个党员带动十家住户,十个党员带动一个院落”的辐射效应,逐渐化解群众的担心和顾虑。通过在门牌上挂党员户标识,党员佩戴党员徽章,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教育引导党员配合支持抓好脱贫攻坚、安置点建设,积极宣传党的政策,调解邻里纠纷,特别是影响工程进度、容易引起群体性上访或酿成群体性事件的重大疑难纠纷,冲在前面,传递正能量,展示先进性,凝聚党心民心、推进工作开展。

完成时限:2017 年 12 月

2. 建立“党建+三百工程”模式。围绕实施建设100 个以上林下种养殖园区、100 个以上养殖小区和组建 100 个以上专业合作社的“三百”产业脱贫工程,坚持把建档立卡户培养为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为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培养为村组干部。按照“一乡一业一支部” “一村一品一支部”的原则,建立种养殖园区、小区或专业合作社临时党支部,抓好与“三百”产业脱贫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资金筹措、建设规模、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日常沟通联系,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建档立卡户”模式,帮助建档立卡户解决产业发展扶持贷款和产业发展项目补助资金,完成土地流转,高起点建设种养殖园区、小区;采取“党支部+农畜技术人员+建档立卡户”模式,抓好建档立卡户种养殖技术培训,依托县农畜产品市场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保障畜禽产品在最佳的生产养殖销售周期得以销售;采取“党支部+种养殖大户+建档立卡户”模式,带动建档立卡户共同发展;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模式,建立企业、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三者利益共赢的有效机制,组织专业合作社进行市场化运作。

完成时限:2017 年 12 月

3. 建立“党建+美丽乡村”模式。围绕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采取“党组织+村民文艺队+党员”模式,在村民文艺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加强对村民文艺队的领导,制定修改村规民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引导村民生态消费、理性消费,倡导厚养薄葬,绿色、人文、生态殡葬新风尚,推进移风易俗。培养村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意识,崇尚公共道德,促进形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文明礼让、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营造户户比发展、人人讲文明的良好氛围,遏制农村打架斗殴、打牌赌博、大操大办等现象;采取“党组织+老年协会+党员”模式,在老年协会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加强对老年协会的领导,组建以老党员为主的村寨环境整治队,推进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建设,对村、路、渠、宅“四旁”和公共区进行绿化,改善村庄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保护古建筑文物、特色民居、村内古树、大树、成片林地和文化遗产。围绕实施“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推进以水、电、路、气、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治理脏、乱、差,整治村容村貌。

完成时限:2017 年 12 月

(三)打造三大精品项目

1. 打造活动场所精品项目。按照建得起、管得活、用得好的要求,采取整合项目资金、盘活各种现有资源、激发群众主体等措施,积极稳妥推进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一是全面摸排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现状,层层成立项目组,压实工作责任,采取划片联系、定期督查、定期通报等方式推动落实。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以及宣传、民政、教育、工信、文广、卫计、民宗等部门项目资金,积极动员群众投工投劳,2017 年 10 月底前圆满完成 3 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2017 年 11 月组织验收,建设情况纳入党总支(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三是完善和配套附属设施,推进活动场所建管用并重,把活动场所建成党员活动、学习培训、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教育群众、客事办理、文体娱乐的综合阵地。

完成时限:2017 年 10 月

2. 打造党建示范精品项目。紧紧围绕“四高四有四化四十分钟”要求,在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两新”组织,按照创建、申报、评定、命名的程序,两年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一是围绕“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创建、高水平展示”“四高”要求,2017 年 5 月初前文武社区党总支、沙坝脚社区党总支、乌邑村党总支、大楼中学党支部完成“施甸县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工作。二是围绕“四有”目标,按照有亮点可说、有做法可学、有实效可看、有经验可推,确保示范点推得开。三是围绕“四化”措施要求,通过规范化实施、品牌化建设、创新化实践、示范化带动,确保示范点叫得响。四是围绕“四十分钟精品”展示,建设一条“看 10 分钟”的观摩路线,规范一套“阅 10 分钟”的党建台帐,制作一张“观 10分钟”的影像资料,形成一份“听 10 分钟”的经验汇报。

完成时限:2017 年 12 月

3. 打造电商站点精品项目。按照“生产生活用品下乡、高原农特产品进城、乡村旅游推介上网”思路,积极协调农业、商务、旅游、物流、邮政等部门,打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一是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的服务阵地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有运输工具的党员为主体,在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管理台账,为村民提供网约顺风带运服务,解决农村电商物流下行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采取“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基地+电商”的模式,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引入农产品大数据分析功能,有针对性的发布农产品生产计划书,实现“订单农业”,促进农村群众增收。三是以党建(信息平台)助理员、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毕业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村(社区)干部为骨干力量,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村电子商务运营团队建设,建立商品上行“3+3+3+1”、下行“1+3+3+3”分配模式。

完成时限:2017 年 12 月

(四)开展三个专项行动

1. 开展城市党建区域化行动。针对社区、机关、学校、国有企业、“两新”组织设置不够优化、组织覆盖不够全面、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难题,强化区域统筹,坚持分类指导。一是建立社区、机关、学校、国有企业、“两新”组织联建共建机制,整合党建资源,推动工作力量向社区下沉、职权资源向社区下放、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在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推进党建网、综治网、995等“多网合一”,推进网格化、信息化、扁平化等“多化融合”,以基层党建创新带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机关,研究出台《关于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机关党建责任清单、项目清单和考评清单制度,开展机关党建“灯下黑”“两张皮”问题专项整治。在中小学校,研究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解决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不到位、党组织隶属关系不规范、政治功能弱化、党员教育管理松散、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突出问题。在“两新”组织,研究出台“两新”组织动态管理办法,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务干部跟班学习制度、日常督促检查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镇党委班子成员兼任“两新”组织党组织第一书记制度,抓实“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全员轮训。

完成时限:2017 年 12 月

2. 开展支部建设规范化行动。针对支部普遍弱化、发挥作用不明显的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和每名党员,实施“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全面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一是对正式党员不足3人,且在短期内不能增加党员的党支部,按程序予以撤销。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按照“一季一规划,一月一主题”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按照每季度一次党员大会、每月一次支委会、每月一次党小组会、每季度一次党课,每年一次组织生活会的标准,建立完善计划报备、活动纪实、检查考核制度。严格执行按期换届制度,选优配强支部书记,认真抓好农村基层支部“固本强基工程”、农村支部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党员“致富带富工程”、农村人才“领头雁工程”等关键性内容。二是深入学习党章党规、系列重要讲话和赵德光同志系列理论文章等,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迅速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严格发展党员标准和程序,规范发展党员档案材料,按时完成发展党员计划。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强化设岗定责和党员积分制管理。对标“四讲四有”、对照“四个意识”,持续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三是持续用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对“村霸”、宗族恶势力、“微腐败”和“蝇贪”等的查处力度,着力解决基层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侵犯群众利益、优亲厚友、贪腐谋私等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对党组织的信任度。

完成时限:2017 年 12 月

3. 开展基础党务标准化行动。针对聚焦主业不够、党建痕迹管理重视不够、基础党务规范不够等问题,落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党务台账清单,全面加强党支部基础党务标准化建设,实现基础党务资料完备、管理规范,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规范化水平。一是乡镇、村(社区)基层党组织重点使用好“基层电子党务管理系统”和《基层党组织工作手册》;机关、学校、国企、“两新”组织党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关于规范基层党组织基础党务台账的通知》(施组通〔2016〕37号)要求,围绕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重点工作等方面,建立系统完备、管理规范、痕迹健全的党务资料。二是大学生村官、党建助理员必须掌握基础党务台账的使用管理方法,负责台账的日常维护整理。机关、学校、国企、“两新”组织党组织要从党性强、作风好、素质高的党员中明确专人负责台账的建立、使用和管理。三是各党(工)委要对基础党务台账各项内容的记录格式、归档方式等标准进行明确,力求党建台账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员管理等情况,避免突击录入、造假浮夸等现象发生。

完成时限:2017 年 12 月

三、组织保障

(一)实行项目管理。各党总支(支部)要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观念,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全面推进“善洲故里·扶贫先锋”巩固提升年实施方案,确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逐级压实党建责任,让所属基层党组织找准自己的责任坐标。

(二)落实督导问责。按照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坚持组织建设从严”工作要求,建立列表督查、定期督查、分片联系、汇报点评、交叉检查五项督导机制,对党建责任清单落实情况适时督促检查。对基层党建责任清单之外的其他临时性任务,适时进行通报。各党总支(支部)要结合责任清单,以项目化理念,明确具体内容、完成时限、工作责任,建立工作台帐,实行挂图作战,一周一报告、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加强过程控制,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工作落实落地。基层党建考核结果将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工作综合分析研判、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舆论宣传。始终把创新作为抓好基层党建的基本方法、工作常态和自觉追求,在落实全镇实施方案过程中,积极进行差别化试点、差别化探索、差别化实践、差别化创新,通过基层首创、培树典型,试点探索、总结经验,提炼规律、推广成功做法等方法,给“原生态”赋予“新内涵”,把“地方话”变成“普通话”,实现基层探索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一批叫得响、立得住、过得硬、推得开的党建特色品牌。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专刊等,加大“基层党建巩固提升年”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