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4-5/20231116-0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旧城乡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发布日期 2023-07-17
文号 浏览量 38
主题词 教科文卫体
旧城乡人大主席团关于对旧城乡医疗卫生工作情况的评议报告


中共旧城乡党委

为进一步提升我医疗服务水平,回应人民群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对提高医疗水平的期盼乡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人大代表于65日对我乡医疗卫生工作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组先后深入芒别社区、旧城社区、旧城中心卫生院,通过实地察看、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和听取汇报等形式,对我乡医疗卫生工作情况进行了评议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有医疗卫生机构10所,其中: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医疗室8所,分诊点1;医务人员72人,其中:编内25人,编外27乡村医生208个卫生室乡村医生配置情况:里村卫生室3人、李来村卫生室1人、大山村卫生室2人、芒别社区卫生室3人、旧城社区卫生室4人、芭蕉林村卫生室2人、大田坝村卫生室2人、新街村卫生室3人;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主管护师4人,主管技师1人,护士12人,检验师2人,会计1医务人员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52学历结构本科26人,专科22人,初中4人(后勤4人)。卫生院拥有病床位数508个村卫生医疗室各3张床位。

二、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乡村卫生室发展空间受限

一是按照国家卫健委新发布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村卫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空间长远发展不够明确,地域面积狭小、院区布局不尽合理,业务用房不足,无法满足卫生室发展定位、服务功能。如:芒别社区卫生室、旧城社区卫生室等存在四室(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分离不明确,输液室布局不够合理。二是根据旧城乡气候因素,输液凳、风扇等基本的配套设施存在老化不足等情况。例如:芒别社区卫生室2008年建设,土地面积160㎡,建筑面积80㎡,日常接待患者50/日,庭院基本都是患者,天气炎热期间无法提供风扇,老人和妇女儿童看病就诊更为不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旧城社区卫生室2018年建设,土地面积150㎡,建筑2层总面积220㎡,日常接待患者60/日,病人候诊多在卫生室院场等候,院场无屋顶遮挡,导致就诊群众风吹日晒、雨季淋雨,且输液只能在院场坐着暴晒输液,输液坐凳紧缺

(二)医技人才缺编,高端人才引进困难

一是医务水平总体偏低,高层次医务人才难引进,引进后也不容易留住。例如:在薪资和福利上不具竞争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提供与大城市医院相媲美的薪资和福利待遇,难以吸引优秀的医疗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导致基层岗位对医疗人才缺乏吸引力。二是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中编外医务人员占比较大,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导致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编外人员缺乏具体监督和管理,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不统一。例如:旧城乡72人的基层医疗队伍中:编内医务人员仅有25人,27人为编外医务人员,20乡村医生编外人员由于缺乏正规的医学教育和培训,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提供高质量和安全的医疗服务。编外人员通常没有受过专业机构的监管和管理,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容易导致医疗质量问题和患者安全风险。编外人员中的一些人可能缺乏相关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的培训,容易出现不当的医疗行为和不合理的收费等问题。编外人员往往没有正式的职业发展路径,缺乏培训和晋升机会,影响了他们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长期发展,存在工作激情弱化现象

  (三)医务人员管理松散,服务态度欠缺

   一是部分村卫生室管理弱化没有相关管理制度,存在脏乱差现象村医上班时间存在脱岗问题部分存在脸难看的情况。村级医务人员学历较低,外出进修培训机会少,加之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导致全村医的整体医技水平普遍偏低,无法满足群众就近看病的需求。三是村级医务人员待遇普遍偏低,导致村级医务人才流失较大。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素质不高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医人员的学历进行调查发现中专以及下学历的相关人员比较多,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却比较少,学历上的不匹配难以满足农村卫生事业的管理要求。其次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的服务能力以及业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这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工作

(四)政策宣传不到位,未有效解决

   一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和途径宣传内容不够明确具体。例如:基层乡镇医疗卫生政策宣传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和途径,导致政策内容无法及时传达到基层医疗机构和人员,对部分医疗APP手机端操作使用没有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措施,难以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理解和应用相关政策。二是医护人员对相关医疗政策等知识了解不到位,宣传不够深入。例如:基层医生定期上门不足,提供家庭医生一对一健康服务不到位,导致居民对具体政策措施不理解,专业服务能力较低,群众对医疗服务褒贬不一,满意度不高,甚至存在潜在风险,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良性运转、健康发展。三是宣传方式不合适,缺乏宣传力度和持续性。例如:政策宣传方式不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实际情况,使用的语言不通俗易懂,宣传渠道不够灵活多样,影响了政策的传达效果;很多宣传只是一次性的活动,缺乏持续性的宣传力度,导致政策内容无法深入到基层,并得不到持续的关注和执行政策宣传未能扎实有效开展。

三、测评情况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贯彻实施医疗卫生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卫健局关于医疗卫生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情况方面,满意度100%

(二)服务大局、服从发展和依法履职情况,依法履行医疗卫生工作职能职责情况,特别是在医疗服务、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作用发挥情况方面,满意度90%

(三)通过咨询乡镇卫生部门、村医等相关组织,了解乡镇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服务的配套设施和当地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方面,满意度90%

(四)领导班子思想、学习、工作、作风情况,单位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方面,满意度95%

我们认为旧城中心卫生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旧城乡人大主席团的各项决议、决定方面积极主动能够认真办理代表批评、意见、建议和人大主席团转办的意见建议,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希望旧城乡中心卫生院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全乡大局开展工作,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抓好基层医疗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升医疗卫生工作质量,有力地推进全乡医疗卫生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高度重视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相关单位积极向上争取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资金,增加对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增加财政资金、提供补贴和资助等方式,以改善基层医疗设施的建设和设备更新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行规范的规划和设计,责任单位应当制定相关标准和指南,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与人口需求和地域特点相匹配村卫生室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鼓励有条件的设立康复室、卫生厕所等,对已有的房屋实行一室多用,合理规划布局各室房间功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以提高设施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做到物尽其用

(二)解决人才短缺瓶颈,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技水平

   一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实施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改善医师和护士的待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吸引力和发展前景,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以解决人才引进问题。二是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选取一批政治过硬、善于学习、业务优秀的中青年医务人员进入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使之尽快成长为科室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三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包括定期组织专业培训课程、开展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持续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机会;针对基层医疗人员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提升计划,提升临床诊疗技术、急救技能、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四是利用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和虚拟培训,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在线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突破时空限制,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学术氛围,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学术交流、病例讨论和科研活动,为医务人员提供展示和提升自己医疗技术的平台,增强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自信心。五是加强跨级培训合作,建立起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通过派遣专业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实地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六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医务人员的绩效表现为依据,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规范乡村两级规章制度,加强人员管理

   一是建立村(社区)卫生室医务人员行为准则和规范,包括职业道德、医疗行为、患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以引导村医的行为,并按规范制作上墙,规范村卫生室去向牌,村医去向牌要明确村医姓名、去向和联系方式等,并及时更新乡村医生去向,乡村医生确有急事无法更新村医去向牌的,要电话告知属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医生按上级要求参加连续且时间较长的线下培训或会议等,由属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好对村级医疗卫生巡诊派驻等延伸服务工作,确保当地村民的就医需求二是规范医生护士服务行为,着装整洁规范、统一佩戴胸卡,服务用语文明礼貌,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三是为村医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教育,包括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医疗素养。四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监督和评估,包括定期的考核和检查,对村医的医疗行为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五是加强村医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组织村医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病例讨论等活动,分享经验和学习最新的医疗知识。六是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基层卫生室的管理中来,加强社区参与和监督,建立居民委员会或健康促进组织,对村医行为进行监督和反馈。七是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村医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激励更好地服务(村)社区居民。

(四)加强宣传成效,撑起民生保障

   一是宣传内容要具体明确,提供实用性的操作指南和解决方案,以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相关政策,在宣传材料的制作和分发上,根据基层医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调整宣传方式,制作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宣传材料,确保语言易懂、渠道灵活多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政策和医疗知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政策内容能够深入到基层,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程序等现代化传播渠道,确保宣传覆盖更广泛的人群,传播政策宣传和医疗知识并且可以随时更新和互动建立反馈和沟通机制,定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交流,了解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三是建立健康促进组织在基层乡村居民中建立健康促进组织,例如妇女组织、老年人组织等,通过这些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乡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政策和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四是培训专门的宣传人员,他们了解基层乡村居民的需求和特点,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方式向他们传达政策和医疗知识。



  旧城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办公室

202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