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3-7-17_A/2017-0228004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何元乡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7-02-28 |
文号 | 浏览量 | 38 |
何政发〔2017〕25号
各村(社区)委员会,乡直各单位:
《何元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方案》经乡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将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何元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方案》
何元乡人民政府
2017年2月22日
何元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全县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防震减灾工作模式,努力提升防震减灾应急救援能力,全面充分做好全乡地震应急准备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抗震救灾应对工作方案的通知》(施政办发〔2015〕19号)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全省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树立全面预防的理念,坚持依靠科技、依靠法治、依靠群众,按照“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而未备”的要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立足防震、救大灾,充分做好各项应准备工作。
工作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处置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落实措施,实现有力、有序、有效的地震处置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建设
(一)管理机构和主要职责
为切实做好全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成立何元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成员名单及主要职责通知如下:
组 长:李 曜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副组长:董桂昆 乡党政办负责人
蒋连有 乡民政助理员
成 员 :张忠孝 乡武装部部长
高关云 乡国土和村镇规划服务中心
赵鑫义 乡水管站站长
何矫鸿 乡中心学校校长
许智仁 乡卫生院院长
段学强 乡国土资源所所长
李 亮 何元供电所所长
各村主任
主要职责: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应对工作,安排、落实、协调、检查、调整抗震救灾应对工作内容;协调解决抗震救灾应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配合县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和重点危险区相领乡镇部地震部门做好各项抗震救灾应对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民政办,办公室主任由蒋连有同志兼任,负责全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各部门、村委会做好联动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主要措施和时间安排
(一)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各村委会抓紧完成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重点突出预案的前瞻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时间安排:2017年2月22日前,由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完成。
(二)完善和细化《何元乡地震应急工作方案》。提出工作要求、规范工作程序、让每一位工作人员熟悉方案,明确职责,真正做到定人、定岗、定责,确保每一次地震发生后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
时间安排:2017年2月22日前,由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完成。
(三)认真做好地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积极配合、省、市、县地震局做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牵头对学校、农村危房、地质灾害、重大基础设施等进行地震安全隐患排查,充分做好应急准备,为今后地震处置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同时,做好全乡应急基础数据库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时间安排:2017年3月30日前,由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完成隐患排查工作,由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应急基础数据和收集和整理工作。
(四)加强地震应急队伍建设管理工作。切实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全乡组成地震应急队伍,由乡长担任队长,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应急队伍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升应急工作人员和能力素质。同时,主动与乡党政办、武装部、共青团等组织和团体联合,推进应急救援志愿队伍建设并加强指导,使之在地震发生后发挥应有作用。
时间安排:2017年内适时开展地震演练,由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2017年内至少开展一次相关业务培训,由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完成。
(五)积极推进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各村委会进一步明确避难场所,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基础设施建设。乡直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办公实际,在办公区按照国家有关设计规范统一设置应急疏散通道标识标牌。同时,有针对性的,适时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让群众尽快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路线、临时避难场和应急避难场所,确保紧急情况下做到疏散有序、避难及时、应急到位。
时间安排:2017年3月16日前,由各村委会各单位完成应急疏散通道标示标牌的设置工作并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由乡抗震救灾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指导。
(六)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度。结合“地震安全家喻户晓工程”和“防震减灾三小工程”,充分利用广播、黑报板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组织开展“5.12”、“11.6”、科技宣传周等重要时段的科普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科普知识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对防震减灾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应对和处置地震灾害的能力。
(七)强化制度落实,严格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代班制度,做到不缺岗,不失职。地震应急队实行值班制度常化,实现震后立即启动,快速响应,迅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实施应急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