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3-7-13_A/2017-1222005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何元乡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7-05-28 |
文号 | 浏览量 | 6 |
各村(社区)委会,乡各单位:
根据原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实施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应急函〔2013〕426号)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指南(2013版)》有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何元乡卫生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机制(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何元乡人民政府
2017年5月26日
何元乡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机制(试行)
为做好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及时消除和控制其危害,制定本工作机制。
一、目的
探索和建立我乡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科学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及时消除和控制其危害,保护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依据
以原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实施管理办法》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指南(2013版)》等为依据,结合晋江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机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保证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何元乡卫生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联络组和专家组,成员及工作职责如下:
(一)风险评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乡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卫生院院长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各村卫生室主任、民政办之人、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卫生院。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确定风险评估议题和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题风险评估工作会议,审批风险评估报告等。
(二)风险评估联络组。
风险评估联络组成员由各项部门负责人和各村卫生室主任组成。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及时向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提交本专业的评估议题;制定本部门、本村相关专业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收集、准备有关本专业议题的基本资料,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撰写并报送与本专业(或职能)相关议题的风险评估报告。
(三)风险评估专家组。
卫生院院长及执业医师及县卫计局相关专家组成我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专家组。
根据风险评估的内容,参会专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确定和召集。
工作职责: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决策建议、专业咨询、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准备和提供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相关材料,参加相关风险评估会议讨论,针对评估结果,提出措施建议,参与撰写相关风险评估结果报告;讨论解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全乡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四、评估内容
根据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风险评估分为日常风险评估和专题风险评估两种形式。
(一)日常风险评估。
日常风险评估主要是根据常规收集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部门通报的信息、国际组织及有关国家(地区)通报的信息等进行分析,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识别潜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威胁,进行初步、快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并提出风险管理建议或确定需进行专题风险评估的议题。
(二)专题风险评估。
专题风险评估主要针对国内外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开展全面、深入的专项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具体情形包括:(1)日常风险评估中发现的可能导致本辖区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2)国内、外发生的,可能对本辖区造成公共卫生风险和危害的突发事件;(3)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危害的其他突发事件;(4)辖区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苗头事件;(5)辖区承办大型活动等其他需要进行专题评估的情形。
在重大自然灾害预报后,或重大自然灾害及事故灾难等发生后,应对灾害或灾难可能引发的原生、次生和衍生的公共卫生危害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专题风险评估可根据相关信息的获取及其变化情况、风险持续时间等因素,于事前、事中、事后不同阶段动态开展。
五、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通常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风险矩阵法和分析流程图法,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
六、组织形式
各单位、各村在接到开展风险评估议题任务后,要及时收集各自专业领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社会关注议题等相关信息,提出风险评估会商需求;按风险评估工作的总体安排,准备相关评估资料,组织相关专家参加风险评估会。同时,负责风险评估的会议记录、报告撰写与报送等工作。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一)传染病类、公共卫生类(食品、公共场所、学校、劳动和放射等)、地方病和慢性病类等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负责,各村卫生室配合;
(二)紧急医学救援类以乡卫生院牵头负责;
(三)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由领导小组根据评估内容指定单位牵头负责,其它医疗卫生单位共同参与。
七、评估流程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其有关知识进行收集、评估、记录并确定事件风险等级的系统过程,可归纳为计划和准备、实施、报告等三方面。计划和准备包括评估议题的确定、评估方法的选择和人员确定、数据资料和评估表的准备等;实施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提出风险管理建议;报告包括风险评估报告的撰写和报送等。
(一)计划和准备。
1、确定评估议题、评估方法和参会对象
(1)日常风险评估:由各具体负责单位确定议题、方法和参会对象,评估结束后,形成评估报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传染病疫情类日常风险评估按季度开展,其它类别的日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每年至少一次。随着风险评估工作的不断推进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应逐步增加评估频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按月、周,甚至每日或随时对日常监测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开展风险评估。
(2)专题风险评估:由各单位通过常规监测数据分析、信息通报等方法收集到的评估议题,经单位审核同意后,组织召开评估工作,或由本单位联络组成员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负责确定风险评估议题、方法、参会对象和会议时间地点。
(3)根据疾病预防控制需要,也可由乡卫生院提出议题(或建议),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召开日常风险评估或专题评估。
2、数据资料准备
经审批的风险评估议题、方法和会议时间,由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各单位,由各单位联络组成员通知本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参会专家。参与评估的人员要及时做好与本专业相关内容的材料准备、数据资料分析工作。
(二)评估实施。
经审批的风险评估会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召开,由提出风险评估议题的单位牵头负责实施。首先要介绍本次会议的议题与背景资料、主要目的、参会对象,说明评估方法、工具,然后汇报相关监测信息、实验室检测和专题调查报告;最后与会专家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等3方面内容的评估,提出预警、控制措施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建议。牵头单位负责撰写和报送风险评估报告。
(三)评估报告。
牵头单位根据专家讨论结果撰写风险评估报告,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报送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四)信息通报。
风险评估报告经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可发相关单位及相关村卫生室,涉及保密的信息应严格按相关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