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6-1/20250205-0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姚关镇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发布日期 2025-02-05
文号 浏览量 0
主题词 文化
【脉系之乡】网络中国年·春节——姚关春节年味浓

春节假期满,快乐不打烊。在施甸县姚关镇,今年的春节融入乡愁与年味,贯串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老百姓在守候万家灯火团圆之际,有了一个好去处,看点多,乐点足,充满了欢声笑语,让心灵有了回归。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整个春节假期里,这一方水土的边陲小镇上,那些让人津津乐道浓浓的年味。

与龙

春水荡漾,长龙献瑞,在大年初一这一天,龙彰显风调雨顺。在姚关镇3A级景区野鸭湖片区,老百姓扛起了蛰伏多年的龙,头一次把分别为一百多米的大青龙和大黄龙“请”进了野鸭湖,开展了“千湖游龙踏春水”的活动。两条大龙簇拥着舞龙人,畅游在逶迤的栈道上,与绿水青山融为一体,灵气十足瑞气满。载着欢声笑语,青龙点水,黄龙踏云,环湖遨游,展演了“二龙戏珠”,“二龙抢宝”等多种技能,浩浩荡荡,把天地间的风调雨顺融入其间。

在大年初二这一天,龙彰显着国泰民安。青龙游进了姚关集镇,与集镇居民一起“万民同欢龙贺岁”。青龙长长,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走街串巷送吉祥,每过一处,人声鼎沸,居民争相邀约青龙到家中“贺岁”。此次的青龙有36节,长118米,龙出行仪仗长,锣鼓、令旗势要足,要完成一次出龙,至少要配备60人。今年46岁的杨先生是此次义务的出龙人之一,据他介绍:“春节里耍大龙,在记忆里姚关街还是头一次,一条大龙需要街坊邻居参与,家家户户支持,让大家以龙相聚,团结互助,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共舞

民俗过大年,群文来闹春。这是姚关镇依托着丰富的群众文化基础打开春节的常见方式,群文在哪里,热闹就在哪里,老百姓载歌载舞已经成为了欢庆佳节,彰显幸福生活、浓浓年味的主流。今年姚关镇依托山水资源,烟火人气,用群文活动持续为“乡愁”、“年味”升温,在野鸭湖风景区域举办了三天“乡愁故里,年味姚关”的群众文化活动,邀请群众文化爱好者,以文艺的方式走进姚关天天过大年,大家舞台献艺,花船对歌,把年的味道通过了欢声笑语传送到四面八方。在姚关集镇乾元广场,举办了一个星期的“村晚、年味最姚关”群文活动,以村晚来辞旧,以村晚来迎春,多彩的歌舞,激情的表演把姚关集镇的繁华装扮得灯火阑珊,热闹欢腾,拉满了年的氛围,持续了年的温馨,同时也让“村晚”真正成为了老百姓自己的“春晚”,成为了姚关年味里最有人气的品牌。

年味经济

今年的年经济,充满烟火味,充满人情味,充满了消费力,让年味更有活力。在野鸭湖片区,立足山的资源,做活水的文章,每天,都会有游客走进野鸭湖,乘坐花船,在湖里漫游,感受一池春水碧波荡漾,洗涤着归家的风尘。艄公掌着舵,载满了欢声笑语,收获着绿水青山的“打水钱”。山邑人家沈先生说:“冬季来野鸭湖看什么?我们借助春节找到了突破口,游客来欣赏民俗歌舞的同时,还可以划划小船,游览一下好山好水,有了消费春水才能盘活,让年味经济助力周末经济,实现野鸭湖人气一年四季都是旺季的有效衔接。”在姚关集镇范围,年味的小城经济每天都在拥堵和宣泄,街上、广场周围搭建的年味街弥漫着浓浓的烟火味,姚关过大年,年货天天街,街道成为了人们寻找年味,赶热闹的好去处。年味街也成为众多汇聚地方特色,彰显年味小吃的平台,李先生天天在街道上卖“炸洋芋”,10元钱一份,一天到晚,小本经营也能卖个七八百元钱。就连一些非遗的老手艺都争相亮相,坛罐手艺的传承人尹先生每天都在广场上,玩起了泥巴艺术,宣传着自家的陶罐产品,搭建了免费体验平台,吸引着游客纷纷参与体验,在他的指导下,当了一回艺术家过了一次玩泥巴的瘾,他说:“买卖只是其次,体验才是最重要,关键是热闹年的氛围,给家乡的老手艺做一次宣传,让更多人感受到泥巴里的记忆和乡愁。”

在春节期间,姚关镇“乡愁”“年味”收获满满,青山绿水见乡愁,群文助兴添年味,弥漫着烟火温情,把春节过出了家的味道,吸引了四万多余人次,带动了姚关镇的经济发展。

来源:姚关镇宣传办文字:张天理图片:张天理编辑:杨 艳责任编辑:陈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