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38-1/20240408-00002 发布机构 施甸县仁和镇
公开目录 绩效评价 发布日期 2024-04-08
文号 浏览量 27
主题词 财政
2023年度施甸县仁和镇乡镇财政管理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财政所年度概况

2023年,仁和镇财政工作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以稳增长、增动能、惠民生、保稳定为工作重点,以保基本工资、保基本运转、保基本民生保障重点、化解债务、厉行节约、加大监督为工作原则,狠抓增收节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较好地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财政平稳运行。

1.财政所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

仁和镇财政所位于仁和街仁和镇人民政府举办所属的公益一类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3目前仁和镇财政所在编在岗人员3人,临时人员2

2.财政业务开展情况

依法强化征管,全力组织财税收入。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疫情期间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厚植经济发展的,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二是紧盯重点税源,加强税收征管。对重点税收形成动态分析监控常态,做到应收尽收,全年完成税收收入1708万元。三是扎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开展税源培植,抓好利税大户、重点税源的服务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优先强化民生,稳步推进民生保障。一是强化专项资金管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服务三农,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民生资金,发放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3万元灾害救助类支出17万元抚恤补助32万元。集全镇财政之力重点解决民生问题,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

坚持化存量遏增量,安全化解债务风险。紧跟中央、省、市、县债务化解有关政策,主动出击,做好债务调查统计工作,平稳推进政府债务有序有力安全化解。全镇上下高度统一思想,根据政策要求认真理清政府债务家底,开展分析研判,及时上报符合政策要求的债务项目二是积极与债务化解领导小组沟通对接,及时提供有关材料,取债务化解资金,及时进行资金拨付。2023年上报42个化债项目,正常推进42个。完成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355万元,其中隐性债务831万元。

深化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全面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严格落实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二是继续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严格落实财政资金支付电子化,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化、程序化,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具体业务反面:1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管理,保障资金使用安全、提高使用效率,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保证资金的合法性、安全性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大力压缩非工资性支出,节减财政支出。2坚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财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通过组织参加业余活动,使全所人员的团结意识、协助意识不断增强。3财政所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服从党委、政府安排积极参与政府挂村包户、环境治理、森林防火、安全巡逻、农业生产、突发事件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

年初财政收支及总体支出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收入情况:预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0万元,其中:增值税200万元;资源税15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20万元;车船税1万元;房产税20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7万元;印花税6万元;环境保税5万元;耕地占用税9万元;烟叶税1315万元;非税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万元。

支出情况:预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30万元;国防支出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6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4万元;卫生健康支出6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3万元;农林水支出2279万元;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7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7万元;预备费1万元

预算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700万元,收入总计33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00万元支出总计3300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整体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收入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08万元,增长6.2%完成年初预算1600万元的106.7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0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9.88%税种情况为:增值税230万元,资源税11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41万元,车船税1万元房产税14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4万元,印花税10万元,土地增值税3万元,烟叶税1361万元,环境保护税3万元,耕地占用税28万元;非税收入完成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0.12%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万元。

支出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2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300万元的158.36%按支出功能分类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8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5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8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8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5万元,农林水支出3593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7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7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92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017万元,调入资金63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1355万元,总计706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2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84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355万元,支出总计7065万元;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60万元,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60万元。

收支平衡情况:上级补助收入6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3万元,收入总计123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60万元,调出资金63万元,支出总计123万元;收支平衡

预算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坚持部门预算编制兜底“三保”底线、科学统筹财政资源、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坚持绩效导向、严肃财经纪律五大原则,聚焦2023-2025年中期财政规划编制和2024年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和工作重点,推动财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力服务保障全镇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局。

预决算编制情况。2023年严格按预决算制度编制预算、预算调整及决算;按规定将所有收入及其安排的支出编入预算,保证部门和单位预算完整性,全年预算基本保证全镇运转;将预算项目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全部预算支出都以预算项目的形式纳入项目库,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预算批复包含政府预算批准、转移支付预算下达、部门预算批复、政府和部门预算公开的管理。

预算执行管理情况。一是本年预算配置控制较好。财政供养人员控制在预算编制以内,编制内在职人员控制率小于100%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二是支出总额控制在预算总额以内,除专项预算的追加和政策性工资绩效预算的追加外,本年部门预算未进行预算相关事项的调整;“三公”经费总体控制良好,未超过本年预算;本级财政预算资金严格按照预算项目支出,按要求及县财政局通知申报。三是预算调整遵循合理、合法的原则,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接受监督,接受上级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和审计,预算编制、执行过程都做到有制度、有依据。

二、工作开展情况

产出方面:岗位配置与职能相匹配的编制和人员,实际在岗人员与财政所编制一致,有完备的硬件设施满足基本业务的需求;按照实际情况设置财政综合服务窗口

效益方面:1.非税收入及财政票据管理不存在应交未缴收入的情况;有专人管理财政票据;建立单位财政票据使用、登记、保管、核销责任制度;存在互相串用、超范围使用财政票据、票据所开金额与收取金额不一致行为;存在丢失、毁损财政票据行为。2.将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建立健全财政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并严格贯彻落实;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按时上报会计报表、乡镇财政决算报表及财政管理信息等;年度乡镇财政预算、预算调整经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3.不存在“白条”支付的情况;资金按规定用途做到精准使用和管理;不存在监管不到位造成专项资金损失的情况;不存在违反规定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问题;不存在按预算指定的用途使用,资金使用不合理,有无挤占、挪用和长期滞留的问题;4.建立健全资产台帐、明细账和实物卡片等;做到账实、帐卡、账账、帐表及帐与信息系统相符;单位无未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申报审批,无未经批准擅自处置资产的问题;5.政府采购程序和流程合规;6.差旅费报销全部纳入“公务之家”软件管理;7.定期组织乡镇直单位财务培训;按要求参加上级组织的财务培训;对新入岗人员进行内部培训;8.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政府会计准则等财务会计制度;完善会计管理制度,明确职能职责、设置会计岗位、配备会计人员、规范财务管理、严格会计核算、加强会计档案管理;9.2023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全力解决脱贫攻坚时期产生的接待费

满意度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政府履职效果、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厉行节约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反映和评价财政整体支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本级政府对乡镇财政所年度考核的结果。反映乡镇财政所年度履职情况。

三、自评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产出指标分值15分,得分15效益指标分值65分,得分59满意度指标分值20分,得分20自评总分94分,自评等级优秀。

(一)产出指标(15分)。

该项指标得分15分,无扣分项

(二)效益指标(65分)

该项指标得分59分,扣分主要是2023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由于解决脱贫攻坚时期产生的接待费,三公经费较支出比上年度有所增加,3分;三公经费年初预算24万元,由于解决脱贫攻坚时期产生的接待费,超年初三公经费预算19.4%3

(三)满意度指标(20分)。

该项指标得分20分,通过问卷调查公众对政府履职效果、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厉行节约等方面的基本满意,仁和镇财政整体支出获得良好社会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收入基础薄弱,质量不高且来源单一。税源总量不足,税基不稳,财税收入主要依靠烤烟产业,难以挖掘新的增长点;

2.财政收支矛盾更加凸显,一方面增收乏力,另一方面除了三保刚性支出外,巩固脱贫攻坚战果,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也需财政资金安排支持,减收增支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

3.资金兑付慢。财政资金紧张,部分民生资金未能及时兑付,公众对政府履职效果、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厉行节约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基本满意。

4.财务核算不够规范。资金拨付审批还不够严格,拨付单据不全,项目按进度拨付每一阶段拨款未将所有项目实施的材料作为报账材料。会计核算不够精准,会计科目辅助二级项目使用不规范,项目资金核销不及时,存在3年以上往来款。

5与税务、财政、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不够。我乡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为财政收入,在组织收入过程中,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不够。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尤为重要。

(二)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科学分析,抓牢财政收入一是围绕全年财政预算收入目标,加强对税源的分析监控,依法治税,提高组织收入的准确性及前瞻性。二是认真应对结构性持续减税降费等政策,继续抓好产业税收管理,积极培植财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税种结构。三是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不放松,加强项目规划,以凸显项目投资对财税收入的拉动作用。

二是突出倾斜重点,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一是以预算编制为切入点,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监管,认真贯彻《预算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规范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率,总体压缩一般性支出和行政运行成本加大民生投入,集中财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导向,将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优先保障乡村振兴、就业创业、污染防治、教育、医疗等领域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支出,着重解决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基本民生保障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持财政监督,完善监督体系。聚焦财税政策落实,着眼财政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健全长效机制,提升财政运行绩效。一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健全权责对等、激励相容,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配置使用效率。大力加强财会监督,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突出监督重点,加强与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不断提升监督效能,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政收支规范管理。切实推进财政运行机制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财政资金运行体系,重点强化对镇辖村、社区的财务指导和监督。加强小金库专项整治,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坚持打击非法集资,维护正常金融秩序,保护群众财产安全。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无。

六、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附件【仁和镇2023年度乡镇财政管理自评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