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38-1-06_A/2016-0819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仁和镇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发布日期 2016-02-20
文号 浏览量 45
主题词 农业、畜牧业、渔业
关于2016年烤烟生产的意见

为加快仁和烟叶生产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升烟叶质量,全力推进烤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适应烟草产业发展新常态,打造仁和特色优质烟叶品牌,增加烟农收入,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仁和镇党委、政府研究,现就2016年全镇烤烟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省、市、县烤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烟叶生产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注重质量,稳定种烟效益,继续保持仁和烤烟产业稳健发展良好态势,更好发挥烟草产业支柱作用,全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生产收购计划及工作目标

完成县政府下达我镇指令性烟叶生产收购任务31000担(其中:云烟99品种12060担、云烟87品种6940担、云烟105品种9000担、“2260”优质烟叶工程3000担),力争实现烤烟总产值、烟农收入、烟叶税收比2015年增15%以上,最终实现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工作目标(各村任务见附件1)。

(二)烟叶质量要求

烟叶综合质量达到全先进水平;按照国家收购等级标准,国家局抽检收购等级综合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上等烟比例达到69%以上,内在品质协调,农药残留不超标。

三、政策措施

(一)政策措施

1、稳健协调发展,严肃考核纪律。各村及相关单位要把思想统一到镇党委、政府及上级烟草部门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控量、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把握关键环节,加强生产各阶段考核,坚定不移地控制总量,严肃合同管理,面对面签订正式合同,严禁签订虚假合同。对完成生产收购计划、质量结构达到目标要求的村,在下年度生产收购计划分解上给予倾斜,对完不成生产收购计划或质量结构达不到目标要求的村,加大下年度生产计划调减幅度。

2、落实价格政策,保证烟农利益。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2016年烟叶收购价格的有关政策,坚持收购价款以电子结算方式一次性兑现给烟农。

3、抓好烤烟基础性投入,促产业发展筹集安排30万元,用于烟区基础性设施及抗旱防汛项目投入。

4、积极争取烟草补贴,落实商品化育苗,提升烘烤水平。为培育烤烟无毒种苗,减少烟农投入,结合实际分片区实施100%专业商品化育苗,由烟草部门补助剪叶费30元/亩;切实利用好烟草部门专业化烘烤补贴政策25元/担,采取多种模式推进专业化烘烤服务,力争密集烤房专业化烘烤比例达到100%以上,专业商品化烘烤提高到90%以上,烘烤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5、抓实专业分级,推进散叶收购。充分利用烟草行业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50元/担的补贴政策,抓实站点一体化专业化分级,除出口备货外,100%推行专分散收模式。

6、完善防范机制,维护烟农利益。按照“政府引导、烟农投保、烟草补贴、全面覆盖”的商业保险模式,按合同面积,每亩由烟农自筹10元、其余40元由烟草和财政负责,按每亩50元进行投保,积极应对烤烟种植自然灾害风险。

7、加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力度。向烟农收取每亩100元的统防统治经费,由烟草部门和烤烟专业合作社分别统一订购统防统治农药,并由烤烟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专业队进行统防。

8、认真办好“2260”优质烟叶工程项目。项目补贴标准1000.00元/亩,其中,烟农直补900.00元/亩、保险保费补贴100.00元/亩。具体兑现项目补贴到烟农,按《施甸县2016年“2260”优质烟叶工程项目补贴资金考核兑现办法》执行。

9、加大样板创建投入力度,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发挥样板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全镇办榜样1000亩,镇财政安排资金5万元。示范样板经费由镇财政补助50.00元/亩,验收合格后兑现(各村样板面积见附件1)。

(二)考核奖惩办法

镇财政2016年安排奖励资金40万元,对完成党委、政府下达的生产收购任务和烟叶质量达到目标任务要求的村、有关单位及个人进行考核奖励。

1.完成收购任务担烟奖6.2万元。对完成合同收购的村,每担烟给予2元的奖励。对完不成合同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所有考核及补助。

2.科技措施落实奖6.2万元。认真贯彻落实《保山烤烟综合标准》,完成上等烟比例,科技措施落实到位的村,给予每担2元的奖励。

3.对挂钩烤烟村的镇直部门及工作队员进行考核,视挂钩村烤烟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挂村领导、挂村单位及驻村工作队员名单附件2)。

4.收购目标任务奖3.1万元。全镇烤烟圆满完成县级下达各项目标任务收购,给予仁和烟草工作站按合同收购量每担烟叶0.5元的奖励(合计1.55万元);给予施甸县仁和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按合同收购量每担烟叶0.5元的奖励(合计1.55万元)。

5、兑现奖惩措施。由仁和镇烤烟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考核: 一是对烤烟生产各个环节实行量化考核,在完成生产收购任务前提下,种烟村委会,考核分数达到95分(含95分)及以上的,全部兑现各种考核奖励;92分(含92分)至95分的,兑现各种考核奖励的90%;92分以下的,兑现各种考核奖励的80%。二是烤烟生产未完成县级下达目标任务的,不予兑现考核奖励。三是在烤烟生产过程中,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工作要求

紧紧围绕稳定烟农收入、增强市场意识和质量意识“一稳定、两增强”的总体要求,深刻认识“平稳增长、结构优化、改革创新”的烟叶发展新常态,努力在稳控规模、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

(一)坚持稳控规模的工作方针。各村要准确把握烤烟生产发展的新常态,主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稳控规模、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上来。严格合同签订,严格执行合同签订程序,做到“一户一签”,100%推行电子合同和电子结算。

(二)坚持科学规划,合理优化布局,按节令要求推进工作全镇务必于2016年1月15前完成品种布局、塘图规划、面积落实工作。于2016年2月7日前建棚灌水结束,2月15日前播种结束,三月中旬开始预整地理墒,4月10日前预整地结束,4月10日开始大田移栽,4月底完成移栽90%,5月5日前移栽结束。

(三)狠抓优质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升。当前全镇各村整体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种烟比较效益,也增加了稳控规模提升优质烟叶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各村要牢牢把握时机,狠抓优质烟叶标准化生产,持续加强《保山烤烟综合标准》的宣传培训,确保常规技术落实到位,坚决杜绝粗放管理、广种薄收。

(四)落实科技措施,提升质量效益。一是重点强化对村干部、烤烟辅导员、广大烟农的科技培训,切实做到科技示范到塘图、技术核心到干部、技术要领到辅导员、生产种植技术落实到烟农,突出抓好土壤保育、无毒壮苗、打塘移栽、平衡施肥、科学留叶、化学抑芽、病虫害防治、专业化烘烤等重点技术环节的工作落实。二是扎实推进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达到烤烟生产减工、降本、增效的目的。三是深入开展专业商品化烘烤工作落实。四是推行烤烟种植保证金制度,由各村向烟农收取每亩100元的保证金,保证金村级财务会计代理中心统管,用于烤烟生产各阶段的考核,考核合格、质量达标、任务完成的全额退回烟农。

(五)深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新建“彩虹水窖”200口,新建卧式密集烤房2群10座。持续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完善老烟区基础设施配套,着力解决新烟区烤烟基础设施建设。

(六)扎实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充分抓住烟草行业大力支持水源工程建设的机遇,扎实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各村要积极主动配合县公司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健全高效的项目建设和协调机制,确保水源工程发挥最大效益。积极做好岔河底水库工程的评审后续工作,确保该工程“十三五”建成。

(七)切实加强烟草专卖管理。严格计划合同管理,严厉打击各种利用签订大合同、虚假合同倒买倒卖烟叶违法行为,坚决杜绝虚假合同和买卖合同、侵吞烟农合同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烟草专卖政策。

(八)不断提升服务烟农水平。烟农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全心全意服务烟农、保护烟农利益作为烟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同舟共济推进我镇烤烟产业持续平稳发展。

附件:1.仁和镇2016年烤烟种植面积、品种规划及样板表

2.仁和镇2016年领导挂村、单位包村及队员驻村工作任务分解表

中共仁和镇委员会

仁和镇人民政府

2016年2月20日

 

 

附件2:

 

仁和镇2016年领导挂村、单位包村及队员驻村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行政村

县级挂

镇领导

镇级挂

村领导

挂钩单位

驻村工

作队员

市级

县级

镇级

1

苏家社区

蒋汉雄

杨廷辉

杨鹤云

县幼儿园

仁和烟站

杨鹤云

2

勒平社区

蒋余璘

县科协

仁和中学

张向洪

3

查邑社区

姚玄慧

县职业中学

仁和卫生院

何玉昌

4

菠萝社区

蒋必松

县工商联

保场中学

赵有进

5

五楼社区

李学凤

县委宣传部

仁和国土资源所

杨 栓

6

菠萝登村

段永立

市接待处

镇文广站

李强林

7

杨家山社区

段永立

市工信委

镇中心校

何在权

8

金鸭塘村

王德良

县寿险公司

镇林业站

段光清

9

银滚坡村

王德良

县人行

镇安监站

杨光甦

10

保场社区

丁志杰

县委政研室

镇农技站

董美志

11

复兴社区

李 季

市妇联

仁和卫生院

李正林

12

瓦房社区

包春莉

县教育局

仁和司法所

杨艳华

13

仁和社区

杨庆勇

县工商局

仁和工商所

何在康

14

交邑村

段子平

县政协办

镇水管站

段子平

15

茨菇村

张佳发

县委党校

镇兽医站

李洪春

16

丛杆村

张佳发

富滇银行

保山分行

镇财政所

杨 寒

17

中和社区

杨汝明

县妇联

镇劳保所

苏金品

18

热水塘社区

李自昌

县示范小学

仁和派出所

蒋丕凡

19

土官社区

张 雄

县民宗局

镇民政办

杨金彪

20

张家社区

段宏垠

县教师进修学校

镇农经站

张 学


附件【仁发[2016]46号附件:1.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