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8-1-06_A/2016-0819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仁和镇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6-02-20 |
文号 | 浏览量 | 45 |
为加快仁和烟叶生产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升烟叶质量,全力推进烤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适应烟草产业发展新常态,打造仁和特色优质烟叶品牌,增加烟农收入,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仁和镇党委、政府研究,现就2016年全镇烤烟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省、市、县烤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烟叶生产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注重质量,稳定种烟效益,继续保持仁和烤烟产业稳健发展良好态势,更好发挥烟草产业支柱作用,全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生产收购计划及工作目标
完成县政府下达我镇指令性烟叶生产收购任务31000担(其中:云烟99品种12060担、云烟87品种6940担、云烟105品种9000担、“2260”优质烟叶工程3000担),力争实现烤烟总产值、烟农收入、烟叶税收比2015年增15%以上,最终实现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工作目标(各村任务见附件1)。
(二)烟叶质量要求
烟叶综合质量达到全县先进水平;按照国家收购等级标准,国家局抽检收购等级综合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上等烟比例达到69%以上,内在品质协调,农药残留不超标。
三、政策措施
(一)政策措施
1、稳健协调发展,严肃考核纪律。各村及相关单位要把思想统一到镇党委、政府及上级烟草部门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控量、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把握关键环节,加强生产各阶段考核,坚定不移地控制总量,严肃合同管理,面对面签订正式合同,严禁签订虚假合同。对完成生产收购计划、质量结构达到目标要求的村,在下年度生产收购计划分解上给予倾斜,对完不成生产收购计划或质量结构达不到目标要求的村,加大下年度生产计划调减幅度。
2、落实价格政策,保证烟农利益。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2016年烟叶收购价格的有关政策,坚持收购价款以电子结算方式一次性兑现给烟农。
3、抓好烤烟基础性投入,促产业发展。筹集安排30万元,用于烟区基础性设施及抗旱防汛项目投入。
4、积极争取烟草补贴,落实商品化育苗,提升烘烤水平。为培育烤烟无毒种苗,减少烟农投入,结合实际分片区实施100%专业商品化育苗,由烟草部门补助剪叶费30元/亩;切实利用好烟草部门专业化烘烤补贴政策25元/担,采取多种模式推进专业化烘烤服务,力争密集烤房专业化烘烤比例达到100%以上,专业商品化烘烤提高到90%以上,烘烤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5、抓实专业分级,推进散叶收购。充分利用烟草行业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50元/担的补贴政策,抓实站点一体化专业化分级,除出口备货外,100%推行专分散收模式。
6、完善防范机制,维护烟农利益。按照“政府引导、烟农投保、烟草补贴、全面覆盖”的商业保险模式,按合同面积,每亩由烟农自筹10元、其余40元由烟草和财政负责,按每亩50元进行投保,积极应对烤烟种植自然灾害风险。
7、加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力度。向烟农收取每亩100元的统防统治经费,由烟草部门和烤烟专业合作社分别统一订购统防统治农药,并由烤烟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专业队进行统防。
8、认真办好“2260”优质烟叶工程项目。项目补贴标准1000.00元/亩,其中,烟农直补900.00元/亩、保险保费补贴100.00元/亩。具体兑现项目补贴到烟农,按《施甸县2016年“2260”优质烟叶工程项目补贴资金考核兑现办法》执行。
9、加大样板创建投入力度,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发挥样板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全镇办榜样1000亩,镇财政安排资金5万元。示范样板经费由镇财政补助50.00元/亩,验收合格后兑现(各村样板面积见附件1)。
(二)考核奖惩办法
镇财政2016年安排奖励资金40万元,对完成党委、政府下达的生产收购任务和烟叶质量达到目标任务要求的村、有关单位及个人进行考核奖励。
1.完成收购任务担烟奖6.2万元。对完成合同收购的村,每担烟给予2元的奖励。对完不成合同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所有考核及补助。
2.科技措施落实奖6.2万元。认真贯彻落实《保山烤烟综合标准》,完成上等烟比例,科技措施落实到位的村,给予每担2元的奖励。
3.对挂钩烤烟村的镇直部门及工作队员进行考核,视挂钩村烤烟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挂村领导、挂村单位及驻村工作队员名单附件2)。
4.收购目标任务奖3.1万元。全镇烤烟圆满完成县级下达各项目标任务收购,给予仁和烟草工作站按合同收购量每担烟叶0.5元的奖励(合计1.55万元);给予施甸县仁和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按合同收购量每担烟叶0.5元的奖励(合计1.55万元)。
5、兑现奖惩措施。由仁和镇烤烟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考核: 一是对烤烟生产各个环节实行量化考核,在完成生产收购任务前提下,种烟村委会,考核分数达到95分(含95分)及以上的,全部兑现各种考核奖励;92分(含92分)至95分的,兑现各种考核奖励的90%;92分以下的,兑现各种考核奖励的80%。二是烤烟生产未完成县级下达目标任务的,不予兑现考核奖励。三是在烤烟生产过程中,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工作要求
紧紧围绕稳定烟农收入、增强市场意识和质量意识“一稳定、两增强”的总体要求,深刻认识“平稳增长、结构优化、改革创新”的烟叶发展新常态,努力在稳控规模、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
(一)坚持稳控规模的工作方针。各村要准确把握烤烟生产发展的新常态,主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稳控规模、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上来。严格合同签订,严格执行合同签订程序,做到“一户一签”,100%推行电子合同和电子结算。
(二)坚持科学规划,合理优化布局,按节令要求推进工作。全镇务必于2016年1月15前完成品种布局、塘图规划、面积落实工作。于2016年2月7日前建棚灌水结束,2月15日前播种结束,三月中旬开始预整地理墒,4月10日前预整地结束,4月10日开始大田移栽,4月底完成移栽90%,5月5日前移栽结束。
(三)狠抓优质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升。当前全镇各村整体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种烟比较效益,也增加了稳控规模提升优质烟叶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各村要牢牢把握时机,狠抓优质烟叶标准化生产,持续加强《保山烤烟综合标准》的宣传培训,确保常规技术落实到位,坚决杜绝粗放管理、广种薄收。
(四)落实科技措施,提升质量效益。一是重点强化对村干部、烤烟辅导员、广大烟农的科技培训,切实做到科技示范到塘图、技术核心到干部、技术要领到辅导员、生产种植技术落实到烟农,突出抓好土壤保育、无毒壮苗、打塘移栽、平衡施肥、科学留叶、化学抑芽、病虫害防治、专业化烘烤等重点技术环节的工作落实。二是扎实推进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达到烤烟生产减工、降本、增效的目的。三是深入开展专业商品化烘烤工作落实。四是推行烤烟种植保证金制度,由各村向烟农收取每亩100元的保证金,保证金村级财务会计代理中心统管,用于烤烟生产各阶段的考核,考核合格、质量达标、任务完成的全额退回烟农。
(五)深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新建“彩虹水窖”200口,新建卧式密集烤房2群10座。持续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完善老烟区基础设施配套,着力解决新烟区烤烟基础设施建设。
(六)扎实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充分抓住烟草行业大力支持水源工程建设的机遇,扎实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各村要积极主动配合县公司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健全高效的项目建设和协调机制,确保水源工程发挥最大效益。积极做好岔河底水库工程的评审后续工作,确保该工程“十三五”建成。
(七)切实加强烟草专卖管理。严格计划合同管理,严厉打击各种利用签订大合同、虚假合同倒买倒卖烟叶违法行为,坚决杜绝虚假合同和买卖合同、侵吞烟农合同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烟草专卖政策。
(八)不断提升服务烟农水平。烟农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全心全意服务烟农、保护烟农利益作为烟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同舟共济推进我镇烤烟产业持续平稳发展。
附件:1.仁和镇2016年烤烟种植面积、品种规划及样板表
2.仁和镇2016年领导挂村、单位包村及队员驻村工作任务分解表
中共仁和镇委员会
仁和镇人民政府
2016年2月20日
附件2:
仁和镇2016年领导挂村、单位包村及队员驻村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
行政村 |
县级挂 镇领导 |
镇级挂 村领导 |
挂钩单位 |
驻村工 作队员 |
||
市级 |
县级 |
镇级 |
|||||
1 |
苏家社区 |
蒋汉雄 杨廷辉 |
杨鹤云 |
县幼儿园 |
仁和烟站 |
杨鹤云 |
|
2 |
勒平社区 |
蒋余璘 |
县科协 |
仁和中学 |
张向洪 |
||
3 |
查邑社区 |
姚玄慧 |
县职业中学 |
仁和卫生院 |
何玉昌 |
||
4 |
菠萝社区 |
蒋必松 |
县工商联 |
保场中学 |
赵有进 |
||
5 |
五楼社区 |
李学凤 |
县委宣传部 |
仁和国土资源所 |
杨 栓 |
||
6 |
菠萝登村 |
段永立 |
市接待处 |
镇文广站 |
李强林 |
||
7 |
杨家山社区 |
段永立 |
市工信委 |
镇中心校 |
何在权 |
||
8 |
金鸭塘村 |
王德良 |
县寿险公司 |
镇林业站 |
段光清 |
||
9 |
银滚坡村 |
王德良 |
县人行 |
镇安监站 |
杨光甦 |
||
10 |
保场社区 |
丁志杰 |
县委政研室 |
镇农技站 |
董美志 |
||
11 |
复兴社区 |
李 季 |
市妇联 |
仁和卫生院 |
李正林 |
||
12 |
瓦房社区 |
包春莉 |
县教育局 |
仁和司法所 |
杨艳华 |
||
13 |
仁和社区 |
杨庆勇 |
县工商局 |
仁和工商所 |
何在康 |
||
14 |
交邑村 |
段子平 |
县政协办 |
镇水管站 |
段子平 |
||
15 |
茨菇村 |
张佳发 |
县委党校 |
镇兽医站 |
李洪春 |
||
16 |
丛杆村 |
张佳发 |
富滇银行 保山分行 |
镇财政所 |
杨 寒 |
||
17 |
中和社区 |
杨汝明 |
县妇联 |
镇劳保所 |
苏金品 |
||
18 |
热水塘社区 |
李自昌 |
县示范小学 |
仁和派出所 |
蒋丕凡 |
||
19 |
土官社区 |
张 雄 |
县民宗局 |
镇民政办 |
杨金彪 |
||
20 |
张家社区 |
段宏垠 |
县教师进修学校 |
镇农经站 |
张 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