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37-3-/2019-1225004 发布机构 施甸县老麦乡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9-12-25
文号 浏览量 31
主题词 其他
老麦乡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老麦乡人民政府充分整合资源、调动力量,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1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6114万元,同比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9034元,同比增长4.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1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51.82万元;完成招商引资8505万元。

(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

2017年底前已脱贫372户1723人,2019年脱贫646户2773人,截止2019年底未脱贫630户2172人,贫困发生率9.66%。2019年老麦乡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一是解决贫困户收入的问题。按“近抓畜牧、远抓林果、长短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用“公司+政府+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围绕特色水果、药材种植和畜禽养殖等产业进行落实。目前已实现每户1至2项产业履盖。2019年开展建档立卡人口职业农民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50人次、引导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转移325人次,同时以“贷免扶补”形式发放小额贷款2045万元,扶持339户1359人。二是确保安全稳固住房保障。首先是易地扶贫搬迁。2019年完成搬迁任务229户1069人,其中:县城小高层128户601人、嘉城名都广场13户64人、太和二期小高层88户404人。其次是农村危旧房改造。2019年全完成“四类对象”危房改造74户。三是适龄青少年就学有保障。教育上加强政策宣传,落实助学政策。采取“送教到家”行动,帮助6名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发放寄宿生补助资金204.16万元、营养餐补助资金99.6万元,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上海就读职业技术学校6人,“雨露计划”补助192人次 ,兑补资金22.8万元。顺利通过了义教均衡发展国家考核验收。四是基本医疗有保障。按脱贫退出验收标准建设了7个村卫生室、配备乡村医生29人。落实基本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优先挂号、绿色就诊和“一站式”结算。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达100%、家庭医生签约率100%。五是社保养老和兜底有保障。2019年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保,参保率达100%。发放城市低保资金36.56万元、农村低保资金377.24万元、特困人员供养资金108.87万元、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资金9.28万元、城乡临时救助资金82万元。六是享受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得到户、村脱贫标准中所列项目或资金中一项以上帮扶,主要包括参与易地搬迁、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能繁母猪养殖及花椒种植产业带动、教育“雨露计划”扶持、耕地集中流转租赁收益、就业技能培训、“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医疗扶持和大病救助、低保保障、临时救助和社会兜底等方面。七是加强扶贫工作队伍建设。在县级挂包部门派驻人员基础上,抽调乡村骨干,配齐配强扶贫队伍。目前全乡共有县派驻村工作队员35名,县乡共计403名挂包干部进行了多轮“挂包帮 转走访”,对全乡2168户9683人建档立卡户采取定期不定期入户开展扶贫政策宣传、落实帮扶措施到户等工作。

(二)农业规模初具雏形

抓实种植业,推进养殖业,壮大支柱产业,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

种植业上,2019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3387亩,全年人均产粮达529.81公斤,超过粮食安全指标129.81公斤,实现了区域内粮食供给安全。完成核桃抚育补植21640亩,种植“两青”作物2200余亩,实现产值980万元。完成烤烟种植10395亩,交售烟叶2.73万担,实现产值3767.71万元。完成病虫草鼠系统防治26500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8000亩、推广农机作业51000亩。完成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两青长寿豌豆样板333.34亩。完成杨柳村400亩中草药马蹄香示范基地建设。完成杨柳村老麦村2000亩优质黄梨种植。完成政策性玉米作物保费收缴和受灾资金理赔工作。完成中央农业支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16399.38亩2113060.11元兑补。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全乡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1771千瓦,拥有大小型拖拉机等206辆(台)、耕整地机械1450套。

养殖业上,2019年全乡完成畜牧业产值11489万元,肉类总产量5113吨,禽蛋产量156吨。生猪存栏43514头、出栏61623头,能繁母猪存栏4861头、出栏3407头,牛存栏 8875头,羊存栏1281只,禽存栏94653羽。完成猪品种改良6168窝,牛冻精改良1503头。指导生猪养殖科技示范户20户,派出科技人员5人,带动示范户周边生猪养殖100户。按质按量完成猪、牛羊、禽类免疫措施。完成县乡畜禽养殖技术培训班8期389人次、举办防检员培训7期63人次,输精员培训2期28人次。完成建档立卡户优良种母猪1379头、中华小蜜蜂300箱发放工作。完成能繁母猪共投保4437头,理赔154头、生猪良种补贴3409窝。完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7.27万元,草原使用权证更新换证39户56本。完成皇竹草种植1066亩、一年生黑麦草种植1115亩。

(三)基础建设逐步完善

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投资618.82万元完成浦发基金人饮巩固提升工程5件、双塘子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件,投资832万元完成骨灰堂建设7件。投资518万开工老麦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投资1506万元完成清河村小仆寨滑坡治理项目,投资2043万完成茨桶村村组道路建设项目、投资1629万元完成红谷村村组道路项目,投资1008万元开工老麦乡联谊小学新建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954万元的老麦乡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太和安置点二期小高层建设项目,投资950万完成杨柳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853.31万元完成太和、杨柳、红谷、茨桶村级文体活动室建设项目,投资796.5万元完成太和、红谷、茨桶村垃圾热解气化站建设和垃圾集中收储转运设备购置。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环境污染治理保卫战持续推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一是建立以乡、村两级“河长”为主体的“河长制”体系,确立乡级总河长、河段长、村专管员工作机制,加强对境内14座水库、30个坝塘、19条沟渠整治工作。扎实开展排淤通渠、除杂清污的“清河行动”。二是启动农村垃圾收处工作,全乡配备垃圾车7辆、垃圾斗42个,建设垃圾热解气化站3座,全乡于2月份启动垃圾定点收集、统一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三是持续深入开展“两违”、“两乱”综合治理工作,分布实施,逐步拆除违规乱建、破坏乡村规划布局的违章建筑,清理一批破坏青山绿水、严重影响人居环境的“两乱”行为。四是大力开展护林护草工作,全乡选配46名护林员分别对七个村的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管护,有力的打击了私挖乱采、滥砍滥伐的破坏行为,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以项目为支撑,完成杨柳、黄家低效林改造10640亩、木本油料提质增效1100亩、陡坡地生态治理328亩。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落实教育先行、素质优先,全面推行师生德育建设,在全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老麦乡中小学教学质量综合Z分位列全县第三。

二是全面落实医疗和社会保障。老麦乡2019年共有21606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7.16%,建档立卡户参保率100%,按质按量完成参保任务。养老保险参保9283人,建档立卡人口参保对象100%参保。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683人,其中建档立卡4503人。集中开展种养殖、中式烹调、电焊工等培训10个班483人次,有序劳务输出3702人。

三是始终坚持和完善综治目标管理、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以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宗旨和目标,把扫黑除恶工作向纵深推进。2019年共接警150起,刑事案件11起,查处治安案件40起,查处违法人员45人,查破毒品案件2起,查出吸毒人员17人,缴获毒品海洛因1.8公斤,有力的打击了一批违法犯罪,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有效的维护了辖区社会秩序的持续稳定。受理来信来邮信访事项6件,办理答复6件,息诉息访6件。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全乡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参与检查人员80余人次,深入学校、食馆等重点单位和行业,排查发现一批、整改落实一批。森林防火严抓不懈,建立了一支4人的专业扑火队,组建了7个村义务扑火队,发放通知书和防火令共7000余份,完成森林火灾投保80458.49亩,“禁火令”期间,未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四是改革工作持续推进。殡葬改革顺利开展、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序推进,完成53385亩土地测绘、公示及颁证工作。

此外,统计、老龄、档案、电力、通信、金融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效,为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实施便民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建设、作风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坚持向乡人大主席团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乡人大的监督,定期在政府门户网站更新工作动态和公开政务信息,使公共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会议培训及差旅报销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入推进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各位代表,创业充满艰辛,发展源于合力。成绩的取得,是乡党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乡人大有效监督、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各级干部、广大群众戮力前行、苦干实干的结果,凝聚着全乡各族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列席人员,向真诚理解、鼎力支持我们的老领导、老同志,向奋斗在全乡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关注老麦乡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在很多方面同样存在着不足。一是农业基础薄弱,特色产业规模优势仍未形成。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规模化起步晚,进程缓慢。农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品多以初级原料销售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难以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建设。二是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济困任务依然艰巨。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小,项目整合、资金筹措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进度缓慢。四是产业结构单一,二、三产业经济发展无支撑,发展乏力。五是全乡干部群众思想解放不快,工作创先争优的意识不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工作全局意识不够。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部署

20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最为关键的一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责无旁贷、时不我待。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乡党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高质量跨越发展,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加强政府系统自身建设,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提速老麦乡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2020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增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0万元;完成县级下达的招商引资和其他目标任务;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加强对烟草危害的宣传工作,创建无党政机关。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以下五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以消除贫困为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紧紧围绕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乡摘帽标准,从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如期实现7个贫困村未脱贫630户2172人精准达标退出。按照到户脱贫计划、村级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制定周安排、月任务、季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争分夺秒倒逼推进,在今年年底通过各级评估验收,如期实现整乡脱贫摘帽目标。在住房安全保障上,5月底前完成存量C.D级危房加固改造、拆除重建523户。6月底前完成953户避雨不遮风改造。扎实开展好搬迁对象群众工作,确保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任务已搬迁入住对象搬得进、住得稳,杜绝部分农户搬而不住、形象入住的现状。在产业扶贫上,按照“一村一品”要求,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切实让产业有产、收益有望。一是加强对原有产业的抚育管理,提质增效。二是在太和社区、黄家寨村、杨柳村、老麦村实施1280.5亩续断种植,在黄家寨村、杨柳村、茨桶村、清河村实施972.8亩天知椒种植,加快推进太和万头猪场建设,将猪场打造成为全乡乃至全县最大规模的仔猪繁育基地,力争6月投入生产。根据蜜源布局,合理发展中华小蜜蜂养殖558箱。三是抓实劳动力培训。按时组织完成100人技能培训,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086人开展种植、养殖引导性培训。在就业扶贫上,狠抓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沪滇劳务协作就业等就业扶贫,强化和完善带贫益贫机制,严格执行各种技能培训、就业补助政策,计划对2000余个稳定转移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稳岗补贴,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输得出、留得住、稳增收。开发公益性岗位45个,每岗每月补助500元。在教育扶贫上,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杜绝因贫失学、辍学情况发生,全力劝返初中10名辍学学生,落实职业教育建档立卡学生“雨露计划”151人、东西协作28人的补助救助工作。在健康扶贫上,落实健康扶贫30条措施,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网,压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责任,广泛开展建档立卡人口健康检查,突出重大疾病专项集中救治,整合项目和社会力量干预救治,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生态扶贫上,继续招聘生态公益护林员46人,认真核实发放生态保护到户补偿资金,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确保生态改善和脱贫退出实现“双赢”。在兜底保障上,强化低保专项治理,精准认定兜底保障对象,做到贫困人口应兜尽兜、应保尽保,在原兜底1372户4612人的基础上再纳入60户240人进行保障。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通过整合资金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确保2020底全乡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2万元,2020年达到5万元以上。

(二)以基础建设为支撑,全面补齐发展短板

2020年加快推进万头猪场、中心小学、联谊小学等续建项目。路网方面实施施羊线、芦子箐至土地坛至荨麻箐道路红谷田库区道路、太和寺背后道路和蔡家寨等七个村30户以上自然村村内道路财政奖补硬化。水网方面完成人饮提质增效项目10件,解决全乡零散居住农户饮水安全问题。教育、卫生方面完成黄家、清河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中学运动场、中学教师周转房、村级卫生室附属设施建设等项目。

(三)以保护治理为抓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抓好水源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境内河、库(坝塘)治理工作。加大森林保护力度,严格执行全面停伐,加强森林保护巡查,加大林政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4126亩省级公益林和40986亩天然林资源的保护。抓实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七改三清”工作,杜绝乱排滥放,保障村庄卫生整洁、空气清新。全面推行垃圾统一投放、集中清运、规范处理。继续推进“两违”“两乱”治理,依法对违法用地、违章建设进行治理,依规对车辆乱停、杂物乱放等乱象进行整治。

(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建设和谐发展新景象

全面落实教育工作,抓牢师德师风教育和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巩固“义教”成果,强势开展控辍保学工作,让适龄儿童人人有学上、人人要上学,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全面做好中小学生营养餐、寄宿生补助及其他相关补救助工作。全面提高医疗、社保工作,不断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持续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率、续保率均为100%,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老有所养”问题。全面落实民族和宗教政策,扎实开展精神文明、爱国卫生等工作。全面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把安全维稳作为第一责任,花力气、出重拳,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做到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乱必治,严厉打击一切违法犯罪活动,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法治人文环境。全面推进依法治乡深入实施“七五”普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化法治建设,推动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坚持领导接访、下访工作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切实解决群众的合法诉求,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全面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检查,强化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强化市场管理。狠抓防灾减灾,加强气象、地质灾害防御等工作,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新景象。全面抓好无烟党政机关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控烟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和控烟措施。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把控烟工作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确保控烟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同时安排控烟经费2000元,用于日常开展控烟工作,确保控烟工作顺利开展。

(五)以廉洁务实为标尺,树立担当政府新形象

自身建设,重在勤政、廉政、从严治政。严格按照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要求,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决战脱贫攻坚、为推动老麦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服务保障。从严思想建设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牢牢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持集中学习、干部在线自学提高等方式,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教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从严政治建设注重思想引领,不断提高每一个班子成员把握方向、把握大局、把握大势和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从严法治建设。狠抓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全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主动接受纪委、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不断加大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力度。从严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准则》和《条例》,严格落实政府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狠抓廉洁从政教育,以反面典型案例为鉴,廉洁自律,干净做事;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用好廉政提醒谈话、经常性谈心谈话、述责述廉等组织措施,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坚持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格预算管理,厉行勤俭节约,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上,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从严作风建设。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恪守为民情怀,甘于服务奉献,充分发扬能打胜仗、爬坡过坎、滚石上坡的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始终以为民服务、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目标,聚焦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整治“慵懒散”,旗帜鲜明地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对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予以褒奖和鼓励,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和不担当的干部予以警醒和惩戒,严打诬告陷害行为,狠刹乱猜测、乱议论、乱编造、乱告状等不良风气,推动形成勇于担当作为、敢于抵制歪风邪气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目标和方向已经明确,新征程的大船已经起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高度统一思想和行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奋力书写老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