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37-3/20231127-00003 发布机构 施甸县老麦乡
公开目录 乡镇概况 发布日期 2023-11-27
文号 浏览量 218
主题词 建设规划
施甸县老麦乡2023年基本概况



一、乡情概貌

施甸县老麦乡位于施甸县东北边,距施甸县县城所在地33公里。地处东经99°1430.7″,北纬24°5254.2″,东邻隆阳区西邑乡,南邻施甸县仁和镇,西邻施甸县由旺镇,北邻施甸县水长乡。辖区国土面积11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老麦乡的地形东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2690m,最低海拔1521m,相对高差1169m,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与经向构造复合部位,属喀斯特地貌类型,境内地貌属山地丘陵地区,北部多小山丘,南部山脉零乱,逐渐向西缓降,主要山峰有蓝薄山、高尖山、风吹山、土官山、龙山,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0米以上。

土壤:老麦的土壤,海拔在1750-2200米以内主要以黄红壤为主,占全乡总面积的75%,海拔2200米以上有香灰土,占全乡总面积的15%,海拔在1521-1750米的地方有红壤,占全乡总面积的10%;全乡土壤平均含有碱解氮58毫克/公斤左右,速效磷6.2毫克/公斤左右,速效钾57.5毫克/公斤左右,有机质1.3%左右。水稻土属淹育型水稻土。

气候特征:老麦乡属温带南亚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温凉气候区,具有冬春干燥、夏秋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在高空强盛大陆性干燥偏北气流的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光照充足,蒸发量大。6月至10月由于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雨量充沛、降水日数增多。根据施甸县气象站1970年~200536年实测连续资料统计的有关气象特征值为:年最高气温25℃,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12℃,≥10℃年有效积温3500-4800℃之间。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为霜期,全年无霜期260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292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400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45.34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m/s。四季如春,日照充足的气候资源是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重要环境。

水资源现状:老麦乡境内水资源丰富,是全县小坝塘水库最多的一个乡,全乡拥有水库坝塘46个,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11座,小坝塘30座。水域面积1162亩,其中养殖面积287亩。全乡坝塘水库蓄水量为1952.6万m3。可灌溉面积2.88万亩。

森林植被:2017年2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老麦乡林地面积84340.5亩,活立木蓄积59498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4.79%。经济林(主要是核桃)面积35000亩。

矿产资源:老麦境内已经勘探出的主要矿产资源铁矿和铅锌矿。铅锌矿主要分布在茨桶村的土锅山一带。铁矿主要分布在太和村岩林片区。其它矿产尤待进一步探明。

旅游资源:境内有万亩人工造林的雪山林场,风景优美,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建有瞭望塔。在老麦乡杨柳村委员会境内有一条静卧于深山峡谷间的古道,延绵十余公里,它是南方丝绸古道之一。这条古道形成于汉朝,兴旺于元、明、清至320国道开通以前,是施甸连接中原大地的命脉。这条古道是历史上的商业、政治、军事上的重要通道。关索岭、相传诸葛亮南征,其手下大将关羽之子关索曾驻兵于此地,后来人们为了念他,在隘口边建起了一座寺庙,起名叫关索寺,寺后山岭叫关索岭,风水宝地,人渐兴旺,现已发展到70余户人家,岭岗上饮水不便,渐迁移到关索寺后边与杨柳坝隔河相望。现属寺后自然村。太和村胡家寺,又称观音寺。始建于明朝、盛于清朝,寺院座北朝南,有三进、分为上院、中院、下院,上院正殿供观音,右殿供如来佛祖,左殿是秦朗;中院为弥勒佛,僧舍。下院为胡家宗祠、学堂,寺院有古树龙松,火把花树--怕痒树;龙松于1995年干枯,火把花树近年也快干枯。整座寺院现存上中院,现为中心学校住址。

行政区划 人口:老麦乡位于施甸县东北部27千米处,距县人民政府驻地33千米。下辖太和社区、黄家寨村、杨柳村、老麦村、茨桶村、清河村、红谷村共7个村委会。2022年末辖区总人口2254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48人。全有耕地50179.2亩,人均耕地2.23亩;2022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78.62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96.08元,招商引资完成8787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4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老麦乡项目实际需求,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修改完善《老麦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谋划“十四五”期间项目401个,总投资282159.24万元,其中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401个。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建设项目71个,计划投资20585.8万元;工业及产业化工程项目1个,计划投资1000万元;电网建设(输配电)工程项目1个,计划投资3500万元;旅游产业项目5个,计划投资6600万元;村庄建设工程项目5个,计划投资40200万元;综合交通工程项目27个,计划投资57418.44万元;水利工程项目130个,计划投资69790万元;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工程项目87个,计划投资34565.5万元;社会公共事业工程项目72个,计划投资46899.5万元;以工代赈工程项目2个,计划投资1600万元。全乡县级公路总长31公里,有交通客运车辆4班(次),日客运量72人(次)。2021年末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7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门,电话普及率100%,骨灰堂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