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5-7-06_A/2016-0413008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由旺镇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4-12-25 |
文号 | 浏览量 | 15 |
由旺镇人民政府关于全镇2014年畜牧兽医工作的意见
各村(社区):
根据《施甸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2014年畜牧兽医工作的意见》(施政发〔2014〕43号)文件精神,为推进由旺镇畜牧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现就全镇2014年畜牧兽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强基础、抓重点、保安全,促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突出山地牧业发展,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区域性优势产业,做优地方特色产业,建立健全畜牧科技支撑、动物疫病防控、畜禽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生产、畜产品流通、畜产品安全监管“六大体系”,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全面推动全镇畜牧业跨越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镇力争实现畜牧业现价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3.8%。肉类总产达7610吨,其中猪肉产量达7150吨。全镇生猪出栏达10.1万头,牛羊禽出栏分别达1900头、500只、16.55万羽。完成全镇禽蛋产量250吨.确保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鸡瘟免疫率及上市动物检疫率、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将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5%、2%、6%以内(具体指标详见附件)。
三、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立足由旺畜牧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优化山地畜牧业发展布局。在生猪养殖上,巩固坝区发展山区,实施标准化养殖,重点建设大秧田至躲安生猪养殖带。在家禽养殖上,以山区村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坝区以打造大型蛋鸡场和肉鸡养殖场为主。
(二)大力推进养殖规模化。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小规模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有效提升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生产调出大县奖励、现代农业发展生猪产业。按照“发展优势、适度规模、草畜配套、农牧结合”原则,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重点扶持建设年存栏1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和年存栏肉羊200只以上的养殖场;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建设年出栏1万羽以上的林下肉鸡养殖场、年出栏10万羽以上的肉鸡规模养殖场和年存栏5万羽以上的蛋鸡规模养殖场。
(三)大力推进生产标准化。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要求,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和认证,发挥示范场的带头示范作用,2014年完成2个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任务。积极推行健康规模养殖模式,改善养殖设施设备条件,对规模养殖场(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标准化建设。指导养殖和加工企业建立健全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畜禽养殖档案及标识制度,逐步建立畜产品从场地环境、投入品、饲养管理到市场销售的全程监管和可追溯体系。
(四)大力推进经营产业化。推进产业化经营是切实提高畜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结合优势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惠农政策,引进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农村经济组织投资到畜禽育种、基地建设、精深加工、物流贸易中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五)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以畜禽养殖污染物生态化利用和减量排放为目标,推行种养结合和生态循环利用的养殖模式,积极引导养殖与种植业、林业等其他行业有机结合,鼓励和支持大中型养殖场应用污物综合利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畜牧兽医工作在强农、惠农、富农和稳农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畜牧兽医工作的领导。要按照全镇的总体部署,结合区域优势,制定畜牧业长期发展规划,细化工作任务,将重点工作明确到具体责任人。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政府负总责的责任制,做好辖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村(社区)要按照与镇政府签订的畜牧兽医工作责任书认真落实,年终将按照任务分解进行量化考核。
(二)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产业升级。一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二是进一步加大招商、融资力度,落实畜牧业用地、金融支持等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畜牧业;三是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屠宰、加工、分级、仓储和连锁销售,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优势企业;四是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要求,加快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
(三)强化政策落实,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是认真组织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现代农业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等畜牧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抓好能繁母猪保险、畜牧良种补贴工作,切实落实强农惠农政策,2014年力争完成能繁母猪保险 7000 头,努力完成生猪良种补贴0.6万窝;三是抓好我镇3.75895万亩的草原生态奖补工作、实施好0.11万亩优质牧草良种补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养殖业项目,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四)加强疫病防控,确保健康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县政府出台的“一意见两方案,”以“春秋两防”为重点,全面推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体推进”的春防疫模式和生猪“三种疫苗,两点注射、一次完成”的“321”免疫方式,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二是健全“两档一册”。散养户免疫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达95%以上,规模养殖户免疫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达100%,电子免疫档案建立达100%上;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做好疫情预警和风险评估;四是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做好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能力。
(五)强化执法监管,确保质量安全。一是规范兽药GSP管理,加强兽药、饲料市场的监管和质量检测,加大清查非法兽药经营户力度,确保畜牧业投入品安全;二是检疫力度,突出抓好产地检疫,规模养殖户产地检疫率达100%,散养户产地检疫率达80%,生猪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率达100%,出县境牛羊耳标佩戴率达100%,加大畜禽贩运户的监管,完善检疫申报点建设;三是加大畜产品检测力度,确保上市畜产品安全;四是强化人员的管理培训,建立健全养殖档案。
(六)抓好科技推广,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一是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步伐,认真落实畜牧良种补贴政策,2014年完成生猪改良1.5万窝;二是加强饲料饲草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结合草原家庭承包工作机制的建立,支持和鼓励群众发展林下养殖,合理使用饲料饲草资源,实施农田种草养畜,全年制作青贮饲料1.1万吨;三是继续加强对畜禽养殖大户、养殖场的技术指导工作,不断扩大养殖培训范围,有效提升全镇技术人员、养殖户的饲养水平,计划全年开展养殖培训16期1000人次。
附件:由旺镇2014年畜牧产业发展任务分配表。
由旺镇人民政府
2014年5月26日
(本文来源: 作者: ) 责任编辑(作者):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