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38-1/20250326-0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仁和镇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5-03-26
文号 浏览量 0
主题词 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 扶贫
仁和镇:建好家门口的务工岗位 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近年来,仁和镇为实现让群众家门口开启新事业,心坎里装满幸福感的目标,着眼促进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和脱贫人口就近就业方向,积极建好家门口的务工岗位,让群众实现不出远门就能有事做、有钱挣,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家门口的种植基地。仁和镇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优化土地资源,发展规模化种植,围绕三个万亩四个千亩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烤烟、蔬菜、两青、酸木瓜、青花椒、葡萄等作物种植,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春季节以烤烟、蔬菜为主,小春季节以两青、大蒜、洋葱为主,让农户在一块土地上实现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两份收入,带动了上万人在家门务工增收。2024年,各村产业基地吸纳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务工1200余人次,发放劳务费10万余元,户均增收两千元以上;2025年坝区发展大蒜、洋葱产业带动村民租地收入和务工收入达4950万元,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建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两委延伸推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盘活闲置资源,实行车间、政策、服务、岗位四到家门口,吸纳群众就近就业。在保场村,学校旧址摇身一变成为了制香厂,不仅带动50多人稳定就业,还提供了200多个灵活就业岗位,每年发放工人工资近300万元;在查邑村,脱水蔬菜产业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务工岗位,公司长期聘用农民工150人,覆盖周围10多个村的农户,每年用工达5万余人次,实现务工收入47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下楼进厂门,上楼进家门

点燃家门口的夜市经济。仁和镇谋篇布局,立足现有资源优势,积极招小商,通过夜市经济赋能,让群众家门口就业创业更有底气。在运营阶段,不断完善水、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施行精细化管理,将摊位规划与群众休闲区域合理区分,积极完善环境卫生维护与治安保障。夜市投入运行后,认真采纳入驻商户和消费群众的意见,不断优化经营与服务,50余家商户入驻,热闹景象随处可见。夜市运营至今,接待游客量达2万余人次,周末的客流量达1000余人次,夜市的经济活力,不仅点燃消费引擎,还创造一批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平均每个摊位每天收入500元左右,实现在家门口月均增收约12000余元。

让就业变得触手可及,让幸福在家门口稳稳扎根,仁和镇将持续建好家门口的务工岗位,让群众有岗有业、乐业兴业,生活也越过越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