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7-0/20230719-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供销社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3-07-19 |
文号 | 浏览量 | 101 |
施甸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2022年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主要职责
(1)宣传和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市委、市人民政府以及县委、县人民政府有关农村经济工作及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2)抓好供销合作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发展工作。
(3)负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工作。
(4)指导依法依规创新发展为农服务的社有企业,增强为农服务实力。
(5)按照授权承担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购进、调运、储备和供应工作。
(6)负责食用菌产业规划、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掌控、企农对接服务、食用菌合作社指导等工作。
(7)组织实施好基层社改造,强化市场运营,搞好直接面向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网点建设。
(8)指导基层供销合作社按照合作制原则,加快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加强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
(9)指导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与联合,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培育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密切同农民的联系。
(10)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开展行业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农民社员等培训工作。
(11)管理社有资产,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指导基层供销合作社搞好社有资产经营管理工作。
(12)协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的关系,向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社员和供销合作社的意见与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13)总结、交流和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典型经验,加强与县内外有关组织和社团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14)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供销合作社交办的其他工作。
2.机构设置情况
根据《中共施甸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调整规范施甸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施编委办〔2022〕46号)文件精神,单位内设机构4个,分别为办公室、财务会计审计股、经济合作指导管理股、监事会办公室。我单位编制核编7人,实有10人。本单位为全额预算单位,没有下设预算机构。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按照国家政策、法规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财务基础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依法、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具体目标为:
1.负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工作。指导依法依规创新发展为农服务的社有企业,增强为农服务实力。
2.按照授权承担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购进、调运、储备和供应工作。负责食用菌产业规划、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掌控、企农对接服务、食用菌合作社指导等工作。
3.组织实施好基层社改造,强化市场运营,搞好直接面向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网点建设。
4.指导基层供销合作社按照合作制原则,加快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加强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
5.县供销社领导班子履职尽责,务实苦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按照“点上求突破、整体上水平”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供销改革发展,实现供销合作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供销合作社交办的其他工作。
6.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合理的原则,做到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近期与长远相结合,规范和细化预算编制,加强支出的分类管理,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基本支出足额保障,保证部门正常运转;
7.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差旅费管理制度,严格按要求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提高使用效率。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1.2022年度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22年决算总收入是183.6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73.72万元,年初结转结余9.94万元;总支出173.72万元;年初结转结余9.94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9.9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0.00万元,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9.94万元。
2.2022年度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22年总支出173.72万元,其中:人员支出148.37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3.74万元,项目支出11.61万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1.根据财政部门要求预算在职人员工资,计提核算办公经费。
2.财政报人大通过对部门预算进行批复,单位严格执行收支情况。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差旅费管理、会议费管理、培训费管理等规定使用各项经费,三公经费支出完全控制在年初预算内。
3.单位账户采用额度授权支付进行核算,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有关规定,按照财政规定,定期拨入经费,严格支出。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1.客观公正地揭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善公共财政体系,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
2.为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我单位设立的自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部门项目预算资金、部门整体支出两大类绩效目标。
(三)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情况:县供销社领导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成立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领导小组,精心组织涉及相关项目经费的股室参与到2022年绩效评价工作,并按照决算数据支撑资料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开展自评,切实提高绩效评价的质量。
2.组织实施情况:县供销社财务会计审计股室为经费管理部门负责项目考评全面工作,涉及相关项目经费的股室作为项目执行部门,全面配合开展绩效考评工作,先行开展自查,领导小组逐一核查,最终形成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有力推动绩效管理项目自评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本单位年初预算数为128.74万元,实际执行数173.72万元,执行率134.9%。(自评分20分)
(二)产出情况分析
职责履行情况:认真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持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2022年以来,我县新成立合作社28个,注销16个,目前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77个(其中:种植业195个,养殖业134个,其他48个);新申报省级示范社2个,申报市级示范社4个,新评审县级示范社10个;全县有食用菌企业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全年预计完成食用菌产量1.8万吨,产值3.8亿元。2022年,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预计完成经营总额14.5亿元,同比增长4.3%。(自评分26分)
(三)效果情况分析
履职效益情况:抓“三会”制度建设夯基础。贯彻落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健全“三会”制度工作要求,于2022年9月28日-29日召开施甸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五届社员代表大会,组建了第五届理事会和监事会。抓基层社建设强服务。2022年,预计完成2个乡级和4个村级基层供销社建设,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7%。甸阳供销社成立3年来,经营情况越来越好,目前共代理记账客户144户(其中:合作社83户),为合作社规范化提升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供业务保障。(自评分30分)
(四)满意度情况分析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满意率不断提高。(自评分20分)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施甸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2年评价得分为96分,自评结果为优。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存在问题
未能严格根据本单位的职能职责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实际情况,制定能够统领本单位预算编制的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并围绕该目标设置更加合理的绩效指标,使各项任务及措施服务于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确保本单位预算与其职能目标高度统一。
(二)建议措施。
1.严格预算管理。预算执行,规范工作程序,尤其是专项资金,必须做到先审批再办事,及时纠正拨款中的问题,力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控制预算完成率。
2.加强对项目开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调研,依据实际情况做好经费支出预算,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前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实施阶段,做好监督,跟踪管理;实施后及时总结自评。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我单位坚持将绩效自评应用于改善、提升机关工作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有效引导和激励部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对财政支出绩效自评结果的应用,进一步确保财政部门对我单位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资金的及时到位,保障了部门的经费需求,提高了资金使用管理水平。绩效自评工作,通过事前规划(绩效目标设定、申报预算经费),事中考核(年度中和年度末开展绩效自评),事后总结(对绩效自评结果的应用),使得部门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高度重视,责任明晰。县供销社领导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实时研究绩效评价事宜,县供销社财务会计审计股作为经费管理部门负责绩效评价全面工作,各涉及项目经费的股室作为项目执行部门,全面配合开展效评价工作。
(二)超前谋划,科学论证。为顺利完成绩效评价工作,根据本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细化工作措施、项目目标、工作内容,超前谋划,提出既符合实际、满足需求,又可量化、可衡量的绩效指标。
(三)落实制度,精心组织。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流程,整体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确保绩效评价取得实效。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