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39-x/20240521-0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太平镇
公开目录 公共法律服务 发布日期 2024-05-21
文号 浏览量 1
主题词 其他
法律知识科普

法律知识科普


你或许接到过能够叫出你的名字的电话,也或许收到过称呼亲昵的借钱短信,又或许刚在银行填完个人信息,就有人电话询问你要不要办理业务……

在这个互联网十分发达的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也十分严重。网络购物、办理银行卡、填写报名信息……个人信息泄露被他人用于非法活动,可能导致财产损失或信誉损害。

因此加强我们对身份信息的保护意识必不可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加以预防:

1.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对于未经确认的电话、短信或邮件保持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2.妥善保管身份证、户口本、信用卡等个人证件,避免遗失或被盗印。

3.使用包含字母、数字及特殊字符的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

4.在社交媒体上不泄露过多个人信息,尤其是地址、电话号码等。

一、他人名誉勿侵犯

网络谣言不可信,未经证实不乱传。名誉权侵权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侮辱、诽谤、新闻报道等行为以及文学、艺术作品侵权名誉权。

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侮辱既可能是通过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明确表达的嘲笑、辱骂等的侮辱,也可能是通过特定行为表达的侮辱。诽谤是对事实的捏造或者歪曲。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尊重他人,不传播不实信息,不进行侮辱和诽谤,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公正的社会环境。

二、治安管理需遵循

校园盗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