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8-8/20231110-00007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目录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与执行情况 | 发布日期 | 2023-11-08 |
文号 | 浏览量 | 640 |
关于施甸县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主要
工作部署情况的报告
各位领导:
现将施甸县2023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主要工作部署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经济发展平稳健康。聚焦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稳经济工作部署,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各项指标平稳运行。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9亿元、增长1.2%,低于年度目标计划7.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5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5亿元、下降12.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5.85亿元、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5.5%,低于年度目标计划29.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8亿元、增长1.1%,完成年度目标计划的3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亿元、增长977%,完成年度目标计划的6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亿元、增长8.1%,完成年度目标计划的44.7%。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完成109.6亿元、增长8%,高于年度目标计划1.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完成117.2亿元、增长18.1%,高于预期目标3.1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17505元、8183元,分别增长3.8%、7.9%,增速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城镇登记失业率4.04%,控制在年度目标计划4.2%以内。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构建,稳步推进耕地流出整改,坚守耕地红线,完成提质改造项目5个,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推进2023年高标准农田、旧城大山片区节能灌溉等项目等项目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完成粮食种植57.82万亩、蔬菜6.98万亩、甘蔗2.6万亩、烟草9.31万亩。种业发展成效显著,水稻制种面积3576亩,科研育种材料3.6万份。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规模化种养殖,完成市级龙头企业新认定5个,市级家庭农场新认定5个,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5个,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3个。实现农业总产值17.53亿元,增长4.4%。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施甸产业园区管委会组建完成,园区总体规划修编通过专家审查,土地收储和已征收土地报批工作有序推进。中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风吹山风电场以及大汪溏、郭家寨、邱家寨、王家寨4个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纱线染色及纺纱、年产8000吨塑料颗粒、年产5000吨优质酸木瓜系列产品等项目加快推进。尚田农业成功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库,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4亿元。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成功引进共享电单车运营、养老服务中心合作建设运营等项目。建成5G基站396座,实现县城中心区域、乡镇所在地等重点场所5G信号全覆盖。开展旧城泼水节、施甸龙会、5·19中国旅游日、端阳花市等活动,澳鑫人民公社建设完成,锦鑫魔方水上乐园有序推进,百年老街仁和官市街焕发生机,上半年,接待游客18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45.5%。
(三)有效投资持续扩大。通过机制优化、领导包保、动态调度、服务完善等措施,发挥项目对于投资工作的突出带动作用。一是定好项目盘子。以产业项目和民间投资项目为重点,制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169项,总投资410.0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5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90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0.27亿元,占全年计划57.4%;民间投资项目90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8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4.1%。二是做好资金争取。加强汇报对接,切实提高申报项目的数量、质量和成功率,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23年争取到7个项目4800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350万元,市级预算内项目前期工作经费40万元。三是抓好项目推进。继续落实县处级领导挂钩重大项目制度,26名县处级领导对68个重大项目挂钩,及时推进解决项目实施过程存在困难问题,以产业项目为重点,持续做好在建项目挖潜力、拟建项目促开工、储备项目抓落地,确保项目梯次推进、滚动发展,上半年,完成产业投资18.7亿元、增长18.5%,占固投比重达53.8%。四是谋好项目支撑。与中介机构进行合作,结合县情实际,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申报指南、专项债券投向和县情发展等方面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制定项目储备库、策划库、实施清单“两库一清单”,增强投资增长后劲。
(四)城乡建设成效明显。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推进123个绿化美化点位建设,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9.4万平方米,植树2.7万株。推进新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做好国家卫生县城省级评估暗访工作。左岸星河B区、城市燃气管道等老旧管网改造(一期)、两污治理工程(一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县城功能持续完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挂牌成立,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实施乡村振兴及生态保护(一期)、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35座,乡镇镇区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66.67%;完成3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26.47%。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启动施甸坝田园综合体规划编制,12个精品示范村及32个美丽村庄建设稳步推进。
(五)民生事业稳步发展。通过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促进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4.2%以内。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县城幼儿园分园、活动及辅助用房,九年一贯制学校食堂等项目稳步推进,建立县级教研基地3个,片区教研基地10个,片区学科中心教研组39个,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济康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县中医医院迁建等项目持续推进,医疗卫生保障能力持续加强。推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8589.35元、增长15.9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7%,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100%。林长制、河长制全面落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省级双拥模范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稳步推进,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兵役、人防、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不断加强,禁毒防艾、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等工作有效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施甸经济社会虽然保持了平稳发展,但综合分析全年情况,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部分目标任务较为困难,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县产业发展滞后,二产走势较弱,支撑经济增长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上,全县在库规上工业企业仅27户,数量少、体量小,工业经济韧性不足,今年规上企业有4户企业面临退规(强标、鸿源、传晟、布鲁威),4户企业2022年上报产值5.54亿元,今年以来仅上报产值1198万元,新增的尚田农业等规上企业难以弥补缺口。建筑业上,目前,全县12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在库合同数仅4.6亿元,2022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1.8亿元,今年建筑业产值要持平尚有7.2亿元缺口。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支撑不足。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8亿元,仅完成目标任务的37.9%,没有实现双过半,主要受重大项目支撑不足影响,在库项目体量较小,月度投资增速波动较大,项目梯次推进、滚动接续的格局还没有形成。三是面临挑战较多。财政收支压力加大,项目融资不畅,高水平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相对紧缺,托幼、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区域间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仍不均衡。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下半年,全县将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紧盯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以系列三年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三个经济”,顶住压力、扛住责任、抓住机遇,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以赴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上,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有序推进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工作。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力争培育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业“小巨人”1户,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户、家庭农场5个。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2万亩、总产16.4万吨以上;种植蔬菜12万亩、收购烟叶25.2万担、生猪出栏100万头、肉牛出栏5万头以上。推进种业种业发展,探索发展富硒+农产品,加快农业产业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蔬菜、生猪、肉牛等精深加工。加快农业品牌化发展,培育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业“小巨人”1户。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12%以上。工业上,加快推进王家寨等4个光伏以及风吹山风电场项目建设;全面摸排全县新能源项目可利用地资源,加快推进已摸排好的酒房干龙等可利用地前期工作。加快盘活产业园区土地资源,稳步推进石灰岩矿深部开发、绿色骨料和装配式建筑材料生产、畜禽屠宰场、预制菜加工等项目。推进升规纳限入统工作,力争年内新纳规企业4户以上,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企稳回升,全年实现增长14%。服务业上,围绕促进消费提振信心,积极拓展消费需求、探索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和消费市场向好发展,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加快锦鑫魔方水上乐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水长社区“稻母之源”等12个精品示范村和32个美丽村庄,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保持房地产市场供应需求基本平衡,不断提升商品房品质,满足群众不同住房需求,促进商品房销售面积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强化项目融资工作,推进农业产业冷链物流园等融资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1.2亿元、128.7亿元,分别增长6.5%、15%。
(二)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是抓好项目谋划。紧紧围绕省、市出台的《项目策划意见》谋划好下半年及明年项目盘子,强化与第三方中介机构合作,完善好“两库一清单”,重点在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城镇及农村“一水两污”治理、资产资源盘活等方向储备一批切实可行项目。下半年计划谋划130亿元以上项目盘子。二是抓好项目开工。统筹好土地、林地、环评、水保等要素保障,倒排时间,加快推进国道G555蒲缥至施甸县城一级公路、保施高速水长连接线等39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落地,特别是旧城水系连通、养老服务中心、农业产业冷链物流园、一中资产购置等亿元以上有较大支撑的项目,同时抓好已下达资金计划的项目及时开工。三是抓好项目推进。加大县处级领导挂钩的68个重大项目督查检查力度,倒逼责任落实,确保高标准农田、左岸星河B区、旧城大山片区节能灌溉等项目有序推进,加强项目管理服务和协调推进,推动项目投资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滚动实施的良好格局,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10%。
(三)全力以赴抓好城乡统筹发展。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及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创建成果,常态化开展城市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加快县城建成区污水管网排查、修复和更新改造,提质提速城市污水收集治理工作,完善城乡共享的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垃圾综合处理体系,全面提升县城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绿美城市建设,推进《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完善城市公园布局。完成经营性自建房的整治销号工作。加快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成改建农村户厕3079座,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20座任务,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全力推进施甸杨家桥至太和通乡三级公路改造工程,姚关至善洲林场公路工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继续对全县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强化产业和就业帮扶,确保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的实现全部消除。
(四)全力以赴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务服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全力打造方便快捷的政务环境。与企业家交心交友,切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面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力清理涉企法律诉讼积案,严控各种涉企执法检查,为企业营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安心投资兴业。完善县属国有企业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快推进种业发展、人工商品林、城乡两污一体化治理等15个融资项目落地。加快小宗地出让,加大县一中、县示范小学老校区等闲置资产、县级国有企业经营性房产处置。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单双月带队招商机制,聚焦“一地两区”发展定位,围绕善洲故里、稻母之乡、地质宝库、高山硒谷4张名片,建立健全招商信息库,对招引的投资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服务,及时解决项目落地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年引进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4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
(五)全力以赴保障社会事业发展。完成县三幼改扩建、县幼儿园分园建设,新增学位630个,力争县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二期)年内完工,善洲思源实验学校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强中医临床特色专科建设,增强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确保县中医医院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推动殡葬领域健康发展,推进在建的骨灰堂扫尾建设,力争尽快投入使用。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县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把促进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全力稳定就业规模,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4.2%以内。持续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着力提高我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占比。全面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和关爱,做到困难弱势群体政府兜底全覆盖。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紧扣“八五”普法,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全面发展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抓实“双拥”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畅通信访渠道,攻坚化解信访突出矛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