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57984238-8-/2022-1012007 发布机构 施甸县投资促进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发布日期 2022-10-12
文号 浏览量 68
主题词 其他
施甸县投资促进局关于对施甸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答复(A类)

施甸县投资促进局关于对施甸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答复(A类)

张宝尹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产业类项目精准招商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聚焦重点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全面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通过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招商体系,坚持培育新动能,增创发展新活力,按照“招大引强攀高”的要求,坚持有目的走出去与有选择请进来相结合,引进增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着力在招商理念、招商模式和招商实效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二、办理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产业招商“链条”。根据主导产业定位,突出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集聚,着力引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补链型项目,加快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进程,着力招引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的龙头项目,打造“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制定《施甸县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农林业、工业、文旅业、康养业、交通运输业、新型城镇化产业分别成立产业链招商工作小组,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分别成立由县级分管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主责部门负责人为副链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链招商小组,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推动产业链招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促进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建得成。

1.农林产业链。一是围绕实施种业振兴精准招商,依托施甸被袁隆平院士题词为“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以及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金字招牌,结合施甸坝区田园综合体建设,三产联动精准招商。二是对标打造滇西“绿色食品牌”,将富硒农业发展贯穿于整个农业产业链,聚力打造高原富硒之都,提升施甸农业产品品牌,建设滇西高原富硒特色农业示范区。三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施甸优异的生态资源、森林资源,充分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的潜力,实现施甸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2.工业产业链。一是依托保山工贸园区施甸装备制造产业园及水长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重点引进机械制造、电子制造、金属制品制造、汽车、摩托车组装、新材料、新能源、绿色建材等产业链。二是积极规划保山水电硅材产业发展战略,承接保山水电硅产业示范园下游产业,配套相关项目。三是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引进、实施风电、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推动“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四是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业深度融合,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城市废弃物处置、绿色骨料生产、装配式建筑、新型建筑材料生产等项目,在水长片区建设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园,推动园区优化提质,积极创建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3.文旅产业链。围绕擦亮善洲金字招牌精准招商,立足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以及温泉、富硒等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突出“红色+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打造杨善洲精神学习教育全域“情景课堂”,围绕善洲小镇、水墨古村、由旺老糖厂等重点项目精准招,同时按照点上突破、面上兼顾,在乡村旅游招商上求突破。

4.康养产业链。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康体养生、养老疗养的东方施甸园,通过“生物制药与康养+生态文化旅游+健康运动”模式,以“大健康”为引领,推动旅游与医疗、教育、文化、健身深度融合,打造集康复医疗、温泉养生、生态宜居、服务优质、文化浓厚为一体的滇西生态康养旅游宜居地。

5.新型城镇化产业链。一是围绕全域土地综合治理工程进行招商,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观光旅游等项目实施。二是依托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围绕土地提质改造项目进行招商,大力推进土地提质改造项目实施。

6.交通运输产业链。按照“滇西一体化”思路,以“滇西循环、互联互通”为原则,推动施甸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优化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着力打造以甸阳为核心,以水长、姚关、旧城为中心,以由旺、太平、仁和、万兴、摆榔、酒房、木老元、老麦、何元9个乡(镇)为集散点的施甸县“一主、三辅、多节点”综合交通枢纽,提升枢纽一体化服务功能。二是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整合公路、公共交通等信息平台资源,实现交通信息共享与交互,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依靠信息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推动智慧交通建设取得全方位突破。

(二)整合资源,在盘活闲置资源上创举措。加大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可利用资产、梳理僵尸企业,提高标准化厂房使用效率,对使用标准化厂房处于长期停产或低产低效的企业及时清理、合法退出,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充足承接载体,切实从项目要素保障上切实提高招商项目落地率。梳理全县重点招商产业项目不低于23个,其中纳入省级重点策划包装项目不少于6个,包括施甸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项目、“保山猪”产业发展项目、善洲小镇项目、水长园区装配式建筑产业项目、由旺古镇康养项目、华兴园区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正在梳理富硒有机农业产业项目、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项目、水蛭产业园建设项目、温泉康养开发项目、现代综合物流园建设项目共5个优势项目,积极争取纳入省级重点策划包装项目。

(三)精心组织实施,掀起招商热潮 。强力推动“小分队”招商。在全县上下营造“大抓招商”氛围,成立招商“小分队”,变“独唱”为“合唱”,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浓厚氛围,每个产业链每年谋划小分队外出招商不低于2次。

(四)做优营商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一是用“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当好金牌“店小二”,营造亲商、安商、护商的氛围,全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县级领导挂钩重大项目机制,常态化走访服务企业,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做好到施投资企业的全链条对接服务。二是按照时序清单、责任清单,推进部门联合审批,强力推进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建立智慧招商平台,对项目注册、备案、开工等关键节点实现全生命周期监测,通过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强支持,实现招商项目由单项调度向协同服务转变,由部门督导向统筹协调转变,充分发挥部门联动招商,促进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建得成,营造良好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投资施甸树立信心,打造施甸投资“洼地”。三是进一步推动项目联谈联审机制。对莅施招商项目,县投资促进局联合各相关部门进行全程洽谈对接与服务,从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等各环节联谈联审,提高项目引进质量和实效性,确保引得进来、落得下去、发展得起来,进一步推进以商引商、企业聚集的招引机制。

施甸县投资促进局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