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58480633-0-/2023-0307004 发布机构 施甸县政务服务管理局
公开目录 通知公告 发布日期 2023-03-07
文号 浏览量 52
主题词 其他
施甸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关于做好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的通知

施甸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关于做好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2022年,全县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县政务服务工作成效明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广大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工作水平,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共施甸县委办公室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施甸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施办发〔2022〕51号)要求以及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的安排部署,现就做好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工作任务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等18项指标,均为省市对县级年度考核指标,也是政务服务工作的核心指标,由政务服务实施部门和乡(镇)在“云南省统一政务门户”系统上办理和完善(具体指标和操作流程详见附件1),请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抓实日常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特别要做好“好差评”评价事项覆盖和“好差评”主动评价,注重工作方式方法,确保达到指标要求。

(二)“互联网+监管”工作

“互联网+监管”工作涉及检查实施清单完善率、执法人员信息及时更新完善、监管事项覆盖率、监管工作动态信息或违法违规曝光信息发布、风险预警线索处置等5项指标,均为省市对县级年度考核指标,由监管职能部门在“云南省统一政务门户”办理和完善(具体指标和操作流程详见附件1),请各职能部门务必将日常开展的检查、监管和执法事项录入数据系统,做到不盲报、不漏报。

(三)“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应用工作

一是各乡(镇)、各部门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办事群众使用“一部手机办事通”办理相关业务,做到“我知、我用、我推广”,提高“一部手机办事通”注册安装使用率;继续充分发挥全县在职施甸籍财政供养、半供养人员主观能动性,加大力度抓好“办事通”查询类办件点击查询工作,每人每天完成“办事通—签到”,在可查询20项事项中选取不少于5项事项按步骤进行点击查询(可查询事项详见附件2),办件量统计于每月25日报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信息股。二是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各类会议、集镇街天、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挂包帮扶等时机大力宣传推广“一部手机办事通”,2023年新注册用户(详见附件4填表说明)须达到乡(镇)户籍人口数的20%(具体详见附件3),注册量统计于每月25日报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信息股(具体详见附件4)。

(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工作

2022年末,全县派发工单1087件,正在处理32件,办结1055件,逾期168件,按时办结率仅为84.5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请各乡(镇)、各部门按照《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政务服务热线归并优化实施方案的通知》(保政办发〔2021〕26号)要求,认真负责按时办理涉及的工单。除12345热线按知识库即时回答的一般性咨询外,其他咨询类事项一般不超过1个工作日,求助、意见建议类事项一般不超过3个工作日,相对复杂的事项经受理的12345热线管理机构同意,可申请延期办结,咨询类事项最长不得超过3个工作日,求助、意见建议类事项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涉及投诉、举报类的事项一般不超过15个工作日办结,相对复杂的事项经受理的12345热线管理机构同意,可延长办结时限,同一事项申请延期办结以2次为限,每次延期不超过10个工作日。工单在系统办结后,匿名的工单除外,需现场或打电话告知来电人办理结果,确保来电人知晓办理结果。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信息股会不定期抽查回访来电人是否知晓办理结果,对办理结果是否满意。

二、相关工作要求

(一)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政务服务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各乡(镇)、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谋发展、利长远的高度,认真审视做好政务服务的重要性,做到有人管、有人做,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安排专人做好在线运行管理数据系统,按时按质报送统计数据。

(二)全面加强业务指导。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将安排专人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并适时到各乡(镇)、各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和交流,每季度召开工作推进会,会同乡(镇)和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全面加强督促检查。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将于每季度通报以上4项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对未达到指标要求的乡(镇)和部门给予工作提醒,同时配合县人民政府督查室开展督查2次,将日常工作成效和督查结果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