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2MB1919772B/20240102-00007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医疗保障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4-01-02 |
文号 | 浏览量 | 70 |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施甸县医疗保障局为施甸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 施甸县医疗保障局内设3个行政股(室),具体是办公室、基金监管和规划财务股、医药服务和医药价格监督股。编制17人,其中:行政编制5人,参公管理人员事业编制12人。在职职工年初数21人,年末数18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本部门设立整体绩效目标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有利于促进事业发展;设定的绩效指标清晰、细化、可衡量,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三公”经费预算及执行合理。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1.本年收入2960870.28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2939715.06元,占本年收入的99.29%.其他收入21155.22元,占本年收入的0.71%。
2.本年支出2960355.06元,其中:基本支出2910355.06元,占本年支出的98.31%,项目支出50000元,占全年支出的1.69%。基本支出中人员支出2703296.06元,占总支出比率(人员支出比率)为92.89%,公用支出207059元,占总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7.11%。
3.2022年末结转结余数210843.76元;原因是财政代管资金户结余210843.76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施甸县医疗保障局按照财政部门的相关要求编制部门预算、执行部门预算,具体情况为:
按相关要求、程序、预算报表格式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包括预算说明),并按规定的时间报送县财政局;在预算执行中严格控制各支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进行开支,不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支出规模;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目标考核办法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主要是通过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施甸县医疗保障局主要以《施甸县财政局关于2022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指标体系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方面设置了目标设定指标、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七项评价指标,具体根据三级指标的评分标准,将完成绩效与目标值逐一对比,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得出各项评价标准分值再简单相加,得出最终的绩效自评分。
(三)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1)本单位成立绩效自评工作组,负责具体考评工作;
(2)确定自评范围及对象。
2.组织实施
(1)制定绩效自评方案,确定自评时间、内容;
(2)对需要评价的内容及对象按考核指标进行评价;
(3)完成自评表和文字说明,形成自评报告;
(4)绩效自评工作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我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充分,符合客观实际,绩效指标清晰、细化、可衡量。施甸县医疗保障局是全额拨款的行政单位,机构人员编制按三定方案批复核定。预算配置上,严格执行预算编制,把握预算管理规律、提升预算编制水平,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初预算,促进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合理性、严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过程情况分析
严格按照年初部门预算收支数控制好经费使用情况,保障工资福利支出、公用经费正常运转。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差旅费管理、会议费管理、培训费管理等规定,三公经费支出完全控制在年初预算内。全面落实执行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资金使用合理合规。继续按照内部控制实施工作方案稳步推进,按计划目标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确保内控实施与评价工作平稳、有序、顺利进行,保证内控管理工作机制得以长效运行。加强资产管理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教育与宣传。提高干部职工对资产管理的认识水平和政策理解能力,消除思想误区,自觉配合做好资产监管、预算工作,加强部门协作,提升资产使用效率。
(三)产出情况分析
根据本部门职能职责出发,完成了职责履行指标中六个方面中的工作任务:即重点项目完成情况,城乡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医保法制能力建设,一站式结算覆盖地区,医保人才培养合格率,城乡医疗救助全覆盖。
(四)效果情况分析
一是经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施甸县医疗保障局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三是医保政策宣传显著。四是严格项目审批,实施跟踪管理。五是加强基金监管, 保障民生。六是大力推进电子医保凭证工作。七是保障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八是助力脱贫攻坚,严防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发生。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1.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善
单位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岗位人员多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
2.固定资产管理薄弱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单位固定资产的购入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管理责任不明确等,导致资产使用浪费等。
3.业务知识学习不多
财务人员的工作忙于记账、算账、报各种上报的材料,与业务学习控制脱节,对新的业务知识掌握的不多,有些工作开展遇到业务不熟练而导致工作滞后。
4.预算编报、执行度不高
对预算编制没有掌握到位,编报预算不全面,导致收入与费用支出比例不合理。预算资金执行率低。
(二)改进措施
1.继续按照内部控制实施工作方案稳步推进,按计划目标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确保内控实施与评价工作平稳、有序、顺利进行,保证内控管理工作机制得以长效运行。进一步加强全员学习、培训,通过加强学习、培训等方式,促进各科室部门深刻领悟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更新管理理念、掌握内控方法,在全单位形成“人人学内控、人人讲内控、个个受约束”的良好气氛,促使本单位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2、完善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一是加强资产管理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教育与宣传。提高干部职工对资产管理的认识水平和政策理解能力,消除思想误区,自觉配合做好资产监管、预算工作,加强部门协作,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二是建立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资产的配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落实资产的管理责任,采购、验收、维修和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都要有专人负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我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方面的管理,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培训,落实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积极学习新会计法规,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地强化会计业务人员技能,切实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4、严格执行预算编制。预算编制工作要做早、做细、做实,把预算编制贯穿于日常财政管理工作中,积极深化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使决算成为反映预算执行情况、把握预算管理规律、提升预算编制水平,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初预算,促进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合理性、严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根据《施甸县医疗保障局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评分为87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等级为“良”。总的来说施甸县医疗保障局各项工作完成较好,全年的工作基本沿着年初的总体目标推进,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执行到位,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但在预算执行的过程方面还有待加强。结合今年工作自评结果,我部门将完善对资金使用的考核机制,严格监督管理各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同时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我部门将不断总结经验,充分认识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强化绩效管理考核,将绩效考核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加强重点工作的督查,开展专项督查及建立健全绩效问责机制,充分体现财政资金使用主体责任,确保各项绩效考核指标保质保量完成。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加强政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单位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单位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财务人员的预算意识,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就不得支出的理念。
(二)要细化预算指标,提高预算科学性。预算编制前根据年度内单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确定单位年度预算目标,细化预算指标,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推进预算编制科学化、准确化。年度预算编制后,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做好预算执行分析,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找出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纠正偏差,为下一次科学、准确地编制部门预算积累经验。
(三)优化绩效评价指标计分标准。改善评价计分标准的不合理性,让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