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1-1/20240410-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4-04-10 |
文号 | 浏览量 | 20 |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主要职能:监督管理全县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对善洲林场5.6万亩森林管护、森林火情的预防和扑救,以及中幼林的抚育管理。
机构情况:2023年共有行政机关1个,事业单位1个,与2022年相等。
人员情况:2023年年末在职职工107人,2022年末在职职工103人,比上年增加4人。2023年行政调入6人,事业调入2人,行政调出1人,行政退休2人,事业调出1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总体绩效目标:
1.保证机关日常运转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宣传林业法律、法规、政策。
3.负责全县绿化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等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成效评估、检查验收、建档立卷、信息调度和技术培训工作。负责全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全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负责工程实施的协调、检查、监督和管理。
4.负责全县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治检疫工作;负责全县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承担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行政执法工作。
5.负责林草良种的选育、申报、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承担林草引种及林草种质资源管理工作;为林草种苗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实施林草种苗质量检验工作。组织指导全县林草产业发展工作,负责林草产业发展项目的编制、申报和实施管理等工作;负责林业和草原科技成果引进和推广应用;承担林业和草原科普宣传、实用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科技合作、技术咨询等工作;指导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及项目的实施。
6.负责全县天然林停伐保护、生态护林员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湿地生态补偿和草原生态补偿等工作的组织实施。拟订方案,编制规划,组织检查验收和监测工作。负责国有林场相关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7.负责林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负责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益林管理等工作。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23年部门整体收入3029.45万元,2022年部门整体收入1823.16万元,增加1206.29万元,增幅为66.17%。
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3036.86万元,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1823.15万元,增加1213.71万元,增幅66.57%。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局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并认真遵照执行。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本部门整体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绩效自评,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项目立项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本部分为报告核心内容)
年度绩效指标(60分)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年初目标值(A) | 实际完成值(B) |
产出指标(20分) |
数量指标 | 工资、公用经费人数 | 单位实有人数107人 | 单位实有人数107人 | |
人员控制率 | ≤100% | 96.4% | |||
“三公经费”增长率 | ≤0% | 88.88% | |||
重点支出安排率 | ≥80% | 100% | |||
预算收入完成率 | ≥100% | 96.8% | |||
预算支出完成率 | ≥100% | 96.8% | |||
“三公经费”控制率 | ≤0% | 68.35% | |||
时效指标 | 预算信息公开时间 | 按规定时间公开 | 按规定时间公开 | ||
效益指标(20分) | 社会效益 | 部门运转 | 正常运转 | 正常运转 | |
生态效益 | 森林火灾受害率 | ≤0.1% | 0.008‰ | ||
满意度指标(20分)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单位人员满意度 | ≥80% | ≥80% | |
项目受益对象满意度 | ≥80% | ≥80% |
(三)自评组织过程
自评遵循“目标引领、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完成情况开展自评工作。对照2023年工作总结,部门预、决算,综合开展项目自评。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
(1)工资、公用经费人数单位实有人数107人。
(2)人员控制率96.4%。
(3)“三公经费”增长率88.88%。
(4)重点支出安排率100%。
(5)预算收入完成率96.8%。
(6)预算支出完成率96.8%。
(7)“三公经费”控制率68.35%。
2.时效指标
预算信息按规定时间公开。
(二)效益指标
1.社会效益指标
部门正常运转。
2.生态效益指标
森林火灾受害率0.008‰。
(三)满意度指标
1.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1)单位人员满意度≥80%。
(2)项目受益对象满意度≥80%。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2023年我局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进度缓慢。受项目审批、前期外业调查、季节、及财政资金下达时间的影响,项目推进缓慢,需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二是对绩效项目实施的措施还不够健全,要进一步提高对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要建立健全制度落实工作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分工制定落实措施。三是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对绩效评价工作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有些项目由于行业特点明显,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要求较严,因此要提高队伍素质,加强绩效管理学习和培训。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应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单位项目管理,对合理编制下年预算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经验。一是评价结果优秀且绩效突出的。在安排后续资金时给与充分保障。二是评价结果良好和合格的,在项目单位对存在的问题整改后,按正常从紧原则编制预算,安排下一年度财政资金。三是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对于实施过程评价的项目,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不断完善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不断出台的各项制度,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事前必编预算,控制经费使用,使用必问绩效,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等环节。
(二)加强宣传,加强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发生。
(三)对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对项目建设计划、具体实施过程、检查监督力度、改进措施等不断循环进行,将项目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管理来进行,以期达到绩效目标的100%。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