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11-1-/2022-0714009 发布机构 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
公开目录 绩效评价 发布日期 2022-07-14
文号 浏览量 41
主题词 林业
2021年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2021部门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主要职能:监督管理全县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对善洲林场5.6万亩森林管护、森林火情的预防和扑救,以及中幼林的抚育管理。

机构情况:2021年共有行政机关一个,下设6个内设机构:办公室、政策法规和行政审批股、生态修复股、资源管理股、改革与产业发展股、森林和草原防火股。事业机构6个:施甸县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施甸县生态工作修复站、施甸县林草种苗和产业工作站、施甸县森林和草原监测站、施甸县生态补偿工作站、施甸县善洲林场。

人员情况:2021年年末在职职工109人,2020年年末在职人员108人。人数上下年一致。2021年调入行政人员增加1人,行政退休减少2人,事业调入增加2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总体绩效目标:

1.保证机关日常运转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宣传林业法律、法规、政策

3.负责全县绿化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等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成效评估、检查验收、建档立卷、信息调度和技术培训工作。负责全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全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负责工程实施的协调、检查、监督和管理

4.负责全县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治检疫工作;负责全县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承担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行政执法工作

5.负责林草良种的选育、申报、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承担林草引种及林草种质资源管理工作;为林草种苗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实施林草种苗质量检验工作。组织指导全县林草产业发展工作,负责林草产业发展项目的编制、申报和实施管理等工作;负责林业和草原科技成果引进和推广应用;承担林业和草原科普宣传、实用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科技合作、技术咨询等工作;指导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及项目的实施。

6.负责全县天然林停伐保护、生态护林员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湿地生态补偿和草原生态补偿等工作的组织实施。拟订方案,编制规划,组织检查验收和监测工作。负责国有林场相关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7.负责林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负责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益林管理等工作。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3,123,962.46元,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6,196,816.31元,增幅为-51.1%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4,314,074.12元,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6,397,480.07元,增幅-32.56%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局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并认真遵照执行。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本部门整体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绩效自评,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项目立项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本部分为报告核心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性值

指标值

度量单位

投入
15分)

目标设定
7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

=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绩效指标明确性

=

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预算配置
8分)

人员控制率

100

%

三公经费增长率

0

%

重点支出安排率

80

%

过程
15分)

预算执行
5分)

预算收入完成率

100

%

预算支出完成率

100

%

预算支出调整率

100

%

结转结余控制率

0

%

三公经费控制率

0

%

预算管理
5分)

预算信息公开内容

=

内容完整

 

预算信息公开时间

=

按规定时间公开

 

 

 

 

 

资产管理
5

管理制度健全性

=

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利用率

=

100

%

产出
15分)

职责履行
15分)

项目完成及时率

80

%

项目质量达标率

80

%

效果
15分)

履职效益
15分)

经济效益

80

%

社会效益

80

%

生态效益

80

%

(三)自评组织过程

自评遵循目标引领、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完成情况开展自评工作。对照2021年工作总结,部门预、决算,综合开展项目自评。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2021年财政拨款收入16,196,816.31元。按支出性质分类:基本支出11,568,679.24元,项目支出11,568,679.24元。按投入方向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60,667.68元,  行政单位医疗251,181.00元,事业单位医疗424,322.60元,生态保护182,000.00元,森林管护9,954.00元,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66,415.40元,其他退耕还林支出8,977.06,行政运行支出3,232,959.70元,事业机构2,564,836.20元,森林资源培育968,607.34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41,985.00元,动物保护1,500,775.50元,林业防灾减灾支出1,749,422.77元,其他林业和草原支出3,734,712.06元。

1.绩效目标合理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2.绩效指标明确性: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可衡量的指标值清晰。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3.预算配置:在职人员控制率:102.83%。偏差原因:人员控制率偏差原因是我单位有行政工人6人,无行政工人编制。

4.“三公经费增长率:增长率50.58%。偏差原因:三公经费支出增加65239.97元,主要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增加58907.45元,公务接待费增加6332.52元。

5.重点支出安排率:100%

(二)过程情况分析

 根据《施甸县财政局关于2021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我局通过自查整体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机构编制和厉行节约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自评形成结论,结合前期掌握的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绩效自评报告。

1.预算收入完成率:100%

2.预算支出完成率:-21.03%。偏差较大原因:资金困难,导致预算支出完成率低。

3.预算支出调整率:50.57%

4.三公经费控制率:-14.79%

5.预决算信息公内容:内容完整。

6.预算信息公开时间:在规定时限完成公开。

7.管理制度健全性:我单位制定的财务制度包含了资产管理制度。

8.固定资产利用率:100%

(三)产出情况分析

1.项目完成及时率≥80%

2.项目质量达标率:都大于80%

(四)效果情况分析

切实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加强核算管理,反映、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财务纪律。积极为管理服务,促进我局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对有关机构及财政、税务、银行、统计等部门需要了解、检查财务的工作,主动提供有关资料,如实反映情况。

部门履行职责为补助农户和林农带来了经济效益,为全县人民带来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2021年我局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进度缓慢。受项目审批、前期外业调查、季节、及财政资金下达时间的影响,项目推进缓慢,需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二是对绩效项目实施的措施还不够健全,要进一步提高对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要建立健全制度落实工作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分工制定落实措施。三是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对绩效评价工作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有些项目由于行业特点明显,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要求较严,因此要提高队伍素质,加强绩效管理学习和培训。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应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单位项目管理,对合理编制下年预算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经验。一是评价结果优秀且绩效突出的。在安排后续资金时给与充分保障。二是评价结果良好和合格的,在项目单位对存在的问题整改后,按正常从紧原则编制预算,安排下一年度财政资金。三是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对于实施过程评价的项目,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不断完善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不断出台的各项制度,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事前必编预算,控制经费使用,使用必问绩效,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等环节。

(二)加强宣传,加强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发生。

(三)对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对项目建设计划、具体实施过程、检查监督力度、改进措施等不断循环进行,将项目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管理来进行,以期达到绩效目标的100%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

                              202277


附件【2021年施甸县林业和草原局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doc
附件【整体绩效目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