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06-6/20241210-0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自然资源局
公开目录 自然灾害 发布日期 2024-12-10
文号 浏览量 38
主题词 土地
2024年施甸县第三季度地质灾害情况报告

2024年施甸县第三季度地质灾害情况报告

现将施甸县2024年度第三季度汛前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隐患点186个,其中:滑坡167个,泥石流12条,崩塌2个,地面塌陷4个,地裂缝1条;共威胁13562人,资产50632.00万元;有监测员共计344人。施甸县自然资源局对在册监测员全部抽查,均在岗;2024年监测员补助工资已纳入财政预算,1—7月工资已发放。

   二、汛前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汛前工作主要是启动了地质灾害全年防范和开展了地质灾害防范“百日攻坚”行动。

1.按照省、市要求,县委、县政府于2024年1月23日组织召开全县防灾减灾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主要领导对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作出要求,启动地质灾害全年防范工作要求全县344名监测员2024年1月起186个地灾隐患点实行全年日常监测巡排查。2024年监测员补助工资已纳入财政预算,按月足额发放至2024年6月。

2.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1月23日印发了《全面加强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1+7(系统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系统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外7个重点区域)重点排查内容,开展地质灾害防范“百日攻坚”行动。一是截止5月底,完成全县18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系统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外7个重点区域完成排查410个点,其中:乡镇沟谷、山边等集中居住点及易地扶贫安置点完成排查100个;教育完成中小学学校排查218个;卫生系统完成医院和卫生所排查57个;文旅完成旅游景区点排查8个;交通部门和乡镇完成在建和已建道路19,矿山8个。处置施甸县太平镇兴华村三个箐滑坡隐患点险情1个。二是截止5月20日,全县所有乡镇已完成2024年度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三是争取财政资金42万元,实施甸阳镇蒋家村新寨地灾隐患点、姚关镇瓦窑村迤大坝地灾隐患点、仁和镇丛杆村梨树脚地灾隐患点应急工程。

三、主汛期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气象通报,进入6月以来,全县降雨较历年同期偏多,且降雨分布不均,县域内发生地质灾害险情9起,地质灾害灾情0起人员伤亡情况。

1、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2024年6月以来,一是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按照省市要求,印发了《施甸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主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施地灾指〔2024〕12号),根据气象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经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启动地质灾害防御四级响应、三级响应各1次。二是施甸县自然资源局、施甸县气象局通过会商研判,联合发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警信息141条,指导乡镇、部门做好“雨前排查”。三是施甸县自然资源局通过“五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网络发出降雨预报信息189条,指导乡镇、村组做好“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

2、抓实风险隐患巡排查及处置。一是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检查”和“全面拉网、不留死角”的原则,全覆盖开展隐患排查。全县共开展巡排查693次,发放《工作明白卡》430份,《避险明白卡》1690份。其中乡镇开展巡排查504次,发放《工作明白卡》430份,《避险明白卡》1690份;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驻县联乡技术指导站开展巡排查189次,《撤离通知书》9份。二是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联合驻县联乡技术指导站,对乡镇上报险情情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应急处置,具体发生险情9处,联合乡镇人民政府紧急撤离群众9户44人,现场出具应急调查报告8份。具体险情点:由旺镇王家村小寨组张自贵户房前道路坍塌,由旺镇大秧田村光伏区崩塌、泥石流隐患,万兴乡万兴村稗子田张玉朝户挡墙垮塌,万兴乡写寨村桤木林组李朝高户房屋山墙右侧发生滑坡,万兴乡长浪坝村马家山组马银军户屋后滑坡,旧城乡李来村施勐高速公路大葫芦包包段边坡坍塌,施甸县甸阳镇袁家村响水组罗庆华户外部挡墙开裂倾斜,水长乡大山脚村姚寨二组张洪才户屋后山体坍塌,姚关瓦窑村鹰墩山组杨绍方户屋后山墙滑坡。

3、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和调度。一是全县坚持由领导带班,干部职工全天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保证通讯畅通。二是对群测群防员在岗履职情况进行抽查1350余人次,经抽查地质灾害监测员均在岗履职。三是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组织召开调度部署会议2场次。

4、持续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一是老麦乡茨桶村思索邑不稳定滑坡治理项目已完工,2024年6月27日已通过市级初验。二是完成旧城新寨和姚关城墙2个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科研编制并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审查,进入申报自然资源部审查阶段。项目申报迁20户76人,申报上级补助资金300万元(上级补助15万元/户,县级配套7万元/户)。三是完成”十四五”地灾防治规划中万兴东安村浪坝寨地灾隐患点、何元大坡脚村小坡脚组地灾隐患点、姚关瓦窑白沙水地灾隐患点、甸阳镇袁家村响水地灾隐患点4个工程治理项目已获市级立项批复,目前正在组织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设计招标阶段。

四、地质灾害资金使用及项目完成情况

2010年以来施甸县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共33个,其中大型治理项目9个,中小型治理项目24个。截至目前,33个项目均完成终验;33个项目工程款已结清3个,尚未结清30个,总结算金额为5423.454493万元,已支付工程款合计2914.84645万元,未支付2508.608043万元。

2015年以来,上级共下达搬迁补助资金2101户486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198万元,省级资金670万元)。截至目前,完成搬迁1576户,应支付资金3674万元;实际完成支付1396户3134万元;应付未付180户540万元;因群众意愿变动未实施搬迁和指标重复下达,形成结余户数525户资金1194万元。

    五、存在问题

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汛期以来,与往年相比时间长任务重,部分监测员(包括乡村工作人员)会出现“麻痹”和放松心理。二是县、乡、村道路边坡,水库工程边坡,山区田间地坎等人为工程,随着降雨增多土壤含水饱和,双重因素影响下,出现滑坡等灾害情况有增多趋势,行业部门排查不彻底,联动机制落实不到位,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监测防范。三是部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主动性不够。四是因县财政困难,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资金拨付困难,目前缺口仍然很大。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1、持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使巡排查工作成为常态化。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严格落实职责职能,县自然资源局负责对系统登记186个地灾隐患点,矿山,提质改造、补充耕地等项目区开展巡排查,同时督促和指导各乡镇、行业部门开展地灾隐患巡排查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辖区内群众切坡建房,沟口、河谷等群众居住区,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区,私挖盗采点,田间、地头群众的生产窝棚,辖区内在建项目等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巡排查;县应急管理局负责对持证矿山、矿山尾矿库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排查;县水务局对水库、河道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巡排查;县交通局负责对国道、省道、县道、高速公路等及在建公路施工工棚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排查;县教育局负责对学校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巡排查;县文旅局负责对县域内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巡排查;县发改局重点负责对光伏和风电项目已建和在建项目区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巡排查;县工信局、县住建局等部门按照“三同时”要求对监督管理领域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巡排查。巡排查工作要形成常态化,5至10月降雨集中时段要加大巡排频次。巡排查工作要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发现隐患务必采取措施及时处置,严格落实地质灾害“三个紧急撤离”(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区域有强降雨时紧急撤离,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时紧急撤离,对隐患点险情不能正确研判时紧急撤离),坚决果断撤离受威胁人员。

2、强化预警预报,早防范。一是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联动,根据气象情况,用好“五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网络,及时将气象预警发送至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乡镇人民政府督促村组用好“大喇叭”宣传作用,将气象预警信息告知群众,提前做好防范。二是各乡镇各部门严格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信息及要求能及时传达。自然资源局加强对各部门值班值守情况进行检查,对监测员在岗情况和巡排查情况开展电话抽查,对履职不到不负责的监测员督促乡镇及时更换;同时,加强对驻县联乡技术指导站的管理,确保“三人一车”要求落实到位,及时快速应对突发情况。三是县自然资源局、县应急局、县水务局、县气象局定期不定期开展会商研判,根据会商研判情况,及时叫醒叫应各乡镇和职能部门。

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一是按照省市要求,做好2024年4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普适性监测仪申报,同时加强已建成91个402台检测仪器后台数据分析,及时预警预报。二是跟踪落实好旧城新寨和姚关城墙2个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申报工作进度(目前市级审查中),项目获批后,及时联动乡镇推进实施。三是加快推进”十四五”地灾防治规划中万兴浪坝寨、何元大坡脚村小坡脚组地灾隐患点、姚关瓦窑白沙水地灾隐患点、甸阳镇袁家村响水地灾隐患点工程治理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完成好老麦乡思索邑和小朴寨项目的终验工作。

4、积极向财政部门申请争取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拖欠资金拨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