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6-6/20240527-0000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自然资源局 |
公开目录 | 自然灾害 | 发布日期 | 2024-05-27 |
文号 | 浏览量 | 62 |
2024年施甸县第一季度自然灾害情况
现将施甸县2024年度第一季度汛前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施甸县境内山区地表风化严重,易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全县国土面积的49.3%,主要分布于卡斯河、勐波罗河流域区块的木老元、摆榔、姚关、旧城以及西南部怒江流域区块的酒房、万兴、何元、太平等乡镇;中易发区占全县国土面积36.2%,主要分布于施甸河支流区块的由旺、仁和、老麦、水长、甸阳及姚关河支流区块的姚关、万兴;低易发区占全县国土面积14.5%,主要分布于平坝区域。
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统筹安排下,县自然资源局地灾股及省厅驻县指导站技术专家在2023年11月对全县汛后排查中,新增2个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施甸县姚关镇瓦窑村迆大坝及白沙水滑坡两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威胁82人,资产320万元),该两个点已纳入我县群测群防体系,每个点新增监测员2个,共计新增4人;在2024年新增进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全县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全县共有隐患点186个,其中:滑坡167个,泥石流12条,崩塌2个,地面塌陷4个,地裂缝1条;共威胁13562人,资产50632.00万元;有监测员共计344人。施甸县自然资源局对在册监测员全部抽查,均在岗;2024年监测员补助工资已纳入财政预算,1月份补助工资(17.2万元)已于2024年2月5日发放。2月份补助工资(17.2万元)已于2024年2月28日发放。3月份补助工资(17.2万元)已于2024年3月21日发放。4月份补助工资(17.2万元)已于2024年4月23日发放。5月份补助工资(17.2万元)已于2024年5月17日发放。
二、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省、市要求,施甸县县委、县政府于2024年1月23日组织召开全县防灾减灾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上,分管副县长就近期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作安排部署,明确了具体目标、落实措施及时间要求;县委周耀泉书记作了要求,并强调:全县各级各部门,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树牢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1月23日下发了《全面加强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1+7””重点(系统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系统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外7个重点区域),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结合职责职能迅速开展全面排查,实行排查工作日报,排查工作必须于1月31日全面完成。
截止2024年1月31日,一是完成全县18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发现险情1个,即施甸县太平镇兴华村三个箐滑坡隐患点,该点引发主要是滑坡区外崩塌对该点构成威胁,威胁10户52人(在家46人,在省外务工5人,在校1人),现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努力下,采取紧急避让措施,集中安置37人。施甸县自然资源局委托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滇西分公司编制了《施甸县太平镇兴华村三个箐滑坡应急调查报告》。二是系统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外7个重点区域完成排查410个点,其中:乡镇沟谷、山边等集中居住点及易地扶贫安置点完成排查100个;教育完成中小学学校排查218个;卫生系统完成医院和卫生所排查57个;文旅完成旅游景区点排查8个;交通部门和乡镇完成在建和已建道路19个,矿山8个。截至5月20日,全县所有乡镇已完成2024年度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三、地质灾害资金使用及项目完成情况
2010年以来施甸县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共33个,其中大型治理项目9个,中小型治理项目24个。截止目前,32个项目中:完成终验31个,完成初验未完成终验1个(老麦清河小朴寨滑坡治理项目),正在施工项目1个(老麦思索邑不稳定斜坡治理项目);截止目前33个项目工程款已结清3个尚未结清30个(含在建工程1个),总结算金额为5423.454493万元,已支付工程款合计2962.685万元,未支付2460.769493万元。
2015年度以来上级共下达搬迁补助资金2101户486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045万元,省级资金823万元)。截止目前:一是完成搬迁1511户,应支付资金3801万元,实际完成支付1110户2673万元,应付未付401户1128万元。二是因群众意愿变动未实施搬迁和指标重复下达,形成结余户数590户资金1067万元。
四、驻县专家组情况
按省厅安排,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为我县技术支撑单位,该单位参与了该年度汛前排查、汛中应急调查及汛后核查,其中1-3月及11-12月份常住技术人员1人,汛期常住3人以上。2023年以来,参与汛期排查调查3人次以上,编制汛前排查报告1份;汛中应急40次,技术专家5人次以上,编制应急调查报告25份;汛后应急1次,技术专家3人以上,编制报告1份。同时,按照新一轮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要求,配合县自然资源局排查了施甸县中高风险区排查。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汛期以来,与往年相比时间长任务重,部分监测员(包括乡村工作人员)会出现“麻痹”和放松心理。二是县、乡、村道路边坡,水库工程边坡,山区田间地坎等人为工程,随着降雨增多土壤含水饱和,双重因素影响下,出现滑坡等灾害情况有增多趋势,行业部门排查不彻底,联动机制落实不到位,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监测防范。三是部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主动性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做好汛前排查工作。一是完善上年汛后核查工作,将姚关镇瓦窑村委会白沙水、迤大坝纳入新增滑坡点,并尽快完善相关后续工作;二是2024年3月10日至4月30日,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单位协助配合到各乡(镇)实地开展监测员培训、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讲(各乡镇选取其中1-2个危险点),并同步开展乡(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二)抓好群测群防和监测预警。一是完成2024年施甸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二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矿山和重要灾害点警示牌进行梳理核查。对破损和内容不符地质灾害警示牌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仪警示牌及时督促进行更新或更换;三是严格汛期应急值守各项制度。应急值守时间由原计划(4月25日至10月31日)改为全年值守(1月至12月)。抓牢属地首要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个人防护责任,从严落实“五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至少巡查2次、重点区域和高风险区域至少3次以上,对监测员电话抽查每个点至少2次以上,每天抽查1人次;各乡镇每个月对辖区内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至少巡查1次,重点区域和高风险区域至少3次以上。四是建立健全预警预报和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会商和联动,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信息,并做好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多部门会商研判、临灾避险、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断提升施甸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实施。施甸县老麦乡茨通村思索邑不稳定斜坡、滑坡大型治理项目实现力争2024年二季度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