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430249-7-/2019-0624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19-06-24 |
文号 | 浏览量 | 16 |
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年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我部门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四品一械监管工作;根据《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
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施政办发[2015]120号)内设14个股所级和1个副科级内设机构;在职人员编制101人,其中:行政编制 87人,事业编制14人,2018年在职实有85人,其中:行政72人,事业13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根据年初部门主要工作职责及财务制度设立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领导机构,由局长任组长,财务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计划财务股,由计划财务股负责人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数据的收集申报工作。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8年决算总收入1417.7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417.79万元;2018年支出合计1383.4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71.83万元、项目支出111.65万元;财政拨款结转110.41万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1.根据财政部门要求预算在职人员工资,计提核算办公经费;
2.根据省市县安排的专项工作申报项目经费,具体内容:创建卫生城市、四品一械省抽国抽、质量走廊建设、创建无传销城市、双随机抽查等;
3.严格执行年初部门预算收支情况,全局收支实行预算管理,下属各部门均不设支出账户,支出执行报账制,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差旅费管理、会议费管理、培训费管理等规定使用各项经费,三公经费支出完全控制在年初预内;
4.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有关规定,按照财政规定,定期拨入经费,定期向党委会汇报经费预算执行和收支情况,纪检部门做好监督工作。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1.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可以客观公正地揭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
2.为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根据年初预算设立的三级指标对应年末执行情况是否达标:
1.落实完成商事制度及“放管服”改革工作;
2.全县市场主体年报公示率大于等于95%;
3.完成国家、省级部门下达的食品、药品抽检任务;
4.推进实施餐饮业两大提升工程,积极推进餐饮业“明厨亮灶”工程建设,明厨亮灶”率达50%;
5.巩固无传销城市创建工作。
(三)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建立评价工作组、制定评价工作方案(包括评价项目有关政策依据、评价的对象、评价的目的、评价标准方法等)、发自评通知书;
2.组织实施:评价考核组查看相关资料、听取相关股室汇报工作,评价组根据制定的评价方法对项目的完成程度、执行效益做出评判形成评价结论并指出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指出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已经建议与措施。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严格按照年初部门预算收支数控制好经费使用情况,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差旅费管理、会议费管理、培训费管理等规定使用各项经费,三公经费支出完全控制在年初预内。
(二)过程情况分析
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的有关规定。按照财政规定,定期拨入经费,按照年初预算,凭单据、发票经局财务股审核后报分管财务的副局长、分管领导以及主要领导审批报销,经费开支在1万元以上进行集体讨论,经领导批准方可使用,定期向党委会汇报经费预算执行和收支情况。
(三)产出情况分析
预算完成率、支出进度率达100%。
(四)效果情况分析
经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我单位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1.人员缺乏,机构改革单位职能增加,人少事多导致
监管力度不够;
2.经费难以保障,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根据今年的自评工作总结经验,完善对资金使用的考核机制,严格监督管理各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1.针对各项目资金单独核算,核算内容确保了其真实、准确和完整性。对于项目资金我单位实行先审批后付款,完善的审批程序能保证资金手续完备性。单位自评小组会不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提出要求及时完善工作;
2.根据工作进度按时到财政拨款,克服全年往来资金全部拨入,摆在单位账户闲置不用现象,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