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97-9-/2023-0203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统计分析 | 发布日期 | 2023-02-03 |
文号 | 浏览量 | 109 |
2022年,全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县经济稳定恢复总体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54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9.92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47.18亿元,增长3.7%。工业增加值23.11亿元,同比增长6.1%;建筑业增加值6.82亿元,同比增长1.1%。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7.7:28.1:44.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1.3、1.7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保持平稳,种植业和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县委、县政府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建成高标准农田9.56万亩,粮食播种53万亩,粮食总产量17.05万吨,比上年增加0.66万吨,增长4.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5.88万吨,增长12.3%;全县肥猪出栏92.95万头,同比增长3.6%,猪肉产量8.2万吨,同比增长5.95%;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成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基地520亩、亲本繁育基地5000亩,种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农林牧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5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种植业产值19.06亿元,增长0.9%;林业产值3.69亿元,增长1.0%;牧业产值29.26亿元,增长11.5%;渔业产值1.19亿元,增长6.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3亿元,增长8.6%。
种植业发展稳定增产,蔬菜种植喜获丰收。粮食总产量17.05万吨,比上年增加0.66万吨,同比增长4.1%。粮食单产再创新高,粮食单产为322公斤/亩,比上年增加6.29公斤,增长2.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5.88万吨,比上年增加1.74万吨,增长12.3%;玉米产量11.89万吨,增长7.9%;稻谷产量0.74万吨,下降21.3%;小麦产量0.49万吨,下降17.7%;园林水果产量2.69万吨,增长22.6%。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肥猪出栏继续保持优势。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变,生产能力不断提升。2022年猪存栏62.41万头、同比增长1.0%,肥猪出栏92.95万头、同比增长3.6%,猪肉产量8.2万吨、同比增长5.95%,其中:能繁殖母猪6.43万头,同比增长0.2%;全县牛存栏9.15万头,同比增长2.6%,牛出栏3.9万头,同比增长17.9%;羊存栏4.68万只,同比增长1.1%,羊出栏4.74万只,同比增长0.3%,羊肉产量0.10万吨,同比增长2.4%;家禽存栏136.71万只,同比增长3.95%,家禽出栏240.04万只,同比下降1.9%,禽肉产量0.47万吨,同比下降7.2%。
二、工业经济保持增长,制造业为主要支撑
全县大抓产业,制造业支柱行业形成强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其中: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8%。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同比增长1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11.8%,采矿业目前仍是空白,行业发展结构单一是弊端,仅靠支出产业来支撑,还是略显力不从心。
从重点行业产值看,制造业同样保持优势。电池制造业同比增长11.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0.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178.0%;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5.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下降2.7%;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1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6.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6.3%。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电池制造产量可观。锂离子电池同比增长91.2%、彩色电视机同比增长18.2%、商品混凝土同比增长71.1%、水泥同比下降39.6%、发电量同比下降14.2%、食糖同比下降14.6%。
三、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增长,民间和产业投资凸显
县委、县政府大抓投资,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加速推动投资结构优化。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5.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1.9%,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3.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2.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50.1%,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为36.3%,基础设施投资的下滑是制约投资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0.1%,制造业投资增长5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8.7%。商品房销售面积3.85万平方米,下降20.2%;商品房销售额1.81亿元,下降26.2%。
民间投资信心倍增。民间投资增长139.3%,市场预期明显好转,产业发展吸引力和信心不断增强。
四、市场消费持续恢复,商品零售相对活跃
随着疫情限制的全面放开,施甸“周末经济”愈发旺盛,消费市场全面打开,旅游市场逐步恢复。202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7亿元,同比增长4.9%。限额以下市场十分活跃,限额以下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1.93亿元,同比增长4.0%,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91.2%。
商品零售保持活跃。商品零售额38.9亿元,同比增长3.8%;餐饮收入额7.07亿元,同比增长11.1%。
城镇、乡村消费齐头并进。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04亿元,同比增长5.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93亿元,同比增长4.1%。
五、财政运行总体趋缓,民生投入力求保稳
财政收支总体趋缓。2022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89亿元,按上年同口径下降1.3%(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7.8%。其中:税收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6.0,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56.2%;非税收入同比下降19.5%。2022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51亿元,同比增长0.4%。
全力保障民生领域支出。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教育支出6.09亿元,同比增长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4.17亿元,同比增或长31.1%;卫生健康支出3.88亿元,同比下降0.9%;城乡社区支出3.67亿元,同比下降17.6%;公共安全支出0.88亿元,同比增长19.9%。
六、金融市场稳步增长,存贷款余额较快增长。
2022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4.45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住户存款92.69亿元,同比增长8.3%;单位存款(即非金融企业存款)11.36亿元,同比减少1.2%。
2022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1.75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短期贷款23.02亿元,同比增长24.3%;中长期贷款87.1亿元,同比增长21.5%。
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2022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30元,同比增长5.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54元,同比增长2.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10元,同比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40,比上年同期缩小0.11。
总的来看,2022年全县经济保持总体稳定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经济的活力不明显、经济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县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确保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施甸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审核签发:段达安 撰稿人:段玉德 联系电话:812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