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97-9-/2022-040200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普查工作 | 发布日期 | 2022-04-02 |
文号 | 浏览量 | 138 |
施甸县2020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施 甸 县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施甸调查队
2021年5月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带来的影响得到有效化解,“六稳”“六保”成效显著,全县经济运行努力恢复、但与预期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90082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下降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5816万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40034万元,下降20.7%,工业增加值183809万元,增长0.4%,建筑业增加值56259万元,下降57.3%。第三产业增加值414970万元,增长3.5%。三次产业比重为27.3:26.6:46.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3、-7.6、1.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45937万元,下降9.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5%,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平稳。农业总产值完成478934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154441万元,增长3.6%,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2.2%;林业产值45052万元,增长7.3%,占总产值的比重为9.4%;牧业产值257433万元,增长7.6%,占总产值的比重为53.8%;渔业产值9992万元,增长2.3%,占总产值的比重为2.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016万元,增长4.9%,占总产值的比重为2.5%。
粮食烟叶:粮食总产量163600吨,增加3387吨,增长2.1%,其中:小春粮食产量42536吨,增加151吨,增长0.4%,大春产量121064吨,增加3236吨,增长2.8%。烤烟收购量23.7万担,收购金额35784万元,税收8104万元,平均价30.2元/公斤,中上等烟比例94.1%。
茶叶、林果、蔬菜等:茶叶产量1410吨,下降7.7%,水果产量30824吨,增长23.9%,蔬菜产量135655吨,增长7.9%,其中,食用菌产量1521吨,增长0.5%,核桃产量4185吨,增长40.2%,板栗产量1870吨,下降42.4%。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817965亩,增加15078亩,增长2.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19382亩,增加7399亩,增长1.5%,粮经比例为64:36。(详见附表一)
林业:森林面积达到162.14万亩, 其中,灌木林面积35.64万亩,森林覆盖率55.34%。新增造林1.95万亩,完成四旁植树65万株,营造林任务完成率100%。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取得成效。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稳步推进,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天然林、防护林、公益林建设不断完善。
畜牧业:全县建立畜禽养殖大户(场)190户(场),其中,生猪养殖大户118户,举办畜禽养殖技术培训班166期,其中,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畜禽养殖技术人员4516人次,其中,培训生猪养殖技术人员260人次,发放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资料4516份,其中,发放生猪养殖技术培训资料260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4.8%。年末生猪存栏数达620529头,增长1.5%,肥猪出栏1033437头,增长1.8%;年末牛存栏93567头,增长2.0%,出栏48553头,增长7.9%;羊存栏47571头,增长0.5%,出栏47107头,增长4.6%;年末家禽存栏1353058只,增长0.8%,出栏2217456只,增长0.8%。肉类总产量达89914吨,比上年增3343吨,增长3.9%。(详见附表二)。
渔业:放养鱼水面面积20320亩,减少2580亩,下降11.3%,其中:坝塘养鱼3650亩;水库养鱼2670亩;稻田养鱼1500亩;莲藕田养鱼12500亩。水产品产量达6402吨,减少100吨,下降1.5%,其中,人工养殖6302吨,下降1.6%。
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县有水库86座,库容量9443万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9426万立方米。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70件,工程总投资36814万元,累计完成劳动积累工38.6万个,累计完成土石方22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9万亩。年末累计有效灌溉面积28万亩。农业机械设备不断增加,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机械总动力24.8万千瓦特,农业科技推广面积66.04万亩,增长0.1%。全县138个村(居)民委员会已全部通车、通电,全年农村用电量12431万千瓦时,增长11.1%。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223吨,增长9.4%;地膜覆盖面积160232亩,下降7.1%;农药使用量360吨,增长1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速下滑。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8087万元,下降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5%。
工业销售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完成359666万元,下降3.8%,产销率达88.1%,比上年同期增长0.5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食糖产量17393吨,下降27.3%;发电量37917万千瓦时(不含电力公司),增长10.3%;生产水泥3784471吨,增长18.4%;生产商品混凝土505481立方米,增速与上年持平(详见附表三)
建筑业持续下降。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6259万元,下降57.3%。全县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11户,年末从业人员2325人,完成总产值78573万元,下降(现价)55.7%。房屋施工面积302911平方米,竣工面积132671平方米,竣工产值39428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30.5%,其中:城镇项目投资下降19.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2.9%。产业投资增长46.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7%,民间投资下降73.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5%。
房地产开发持续低压: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完成10260万元,下降92.9%。商品房销售面积71728平方米,同比下降72.0%,商品房销售额36571万元,同比下降71.7%。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良性发展。完成客运量2376万人,增长13.2%,完成货运量1731万吨,增长13.8%。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213000万人公里,增长12.7%,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225790万吨公里,增长15.3%。
邮电通信业发展平稳。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489万元,增长5.5%,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51215万元,增长34.8%。年末电话拥有量297802部,其中固定电话7606部,移动电话290196部。互联网用户79980户,数字电视用户12580户。全年订销报纸累计277.39万份,订销杂志累计8.51万份。国内函件、包件、汇票共计13.57万件。国内特快专递信件1.34万份。邮政储蓄年平均余额131269万元,增长12.6%。
六、贸 易
消费市场活跃度不高。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6790万元,增长1.6%。分地区看:乡村完成222640万元,下降0.4%;城镇完成154150万元,增长4.6%,城市的增长速度高于农村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餐饮收入51226万元,下降6.2%;商品零售完成325564万元,增长2.9%。分规模看:规模以上企业完成39292万元,增长10.9%,规模以下企业完成337498万元,增长0.6%,限额以上比重达10.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持平略增。完成财政总收入93366万元,比上年增收305万元,增长0.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322万元,增收2万元,与上年持平;上划中央“两税”(增值税、消费税)14084万元,增收153万元;上划中央、省级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16297万元,增收851万元;县区上划市级所得税1552万元,增收81万元;县区上划省级耕地占用税111万元,减收782万元。财政总支出388261万元,增支31909万元,增长9.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7070万元,减支41786万元,下降12.7%。完成各项税收67263万元,减收936万元,下降1.4%。
金融运行乏力。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27316万元,增加17091万元,增长1.9%,其中:单位存款135314万元,减少76692万元,下降36.2%;财政存款1441万元,减少81万元,下降5.4%;住户存款790545万元,增加93861万元,增长13.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34578万元,增加24280万元,增长3.0%,其中:短期贷款146625万元,增加38014万元,增长35.0%;中长期贷款687953万元,减少13735万元,下降2.0%。
保险业发展下滑。全年保费收入9802万元,下降3.3%,已决赔款金额3986万元,基本与上年持平。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印发技术资料3.53万份,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99期、培训5.66万人次。举办农函大8个专业、19个班,共有1100名学员,进一步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和科技意识。大力推广各项科技措施,推广杂交包谷良种25.75万亩,推广杂交稻0.98万亩,水稻良种率达98%,举办各种样板0.56万亩。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29所,其中:普通中学17所,小学102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108所(含学前班),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校共办1490个班,其中:普通中学320个班,小学(含教学点)796个班,幼儿园(含学前班)365个班,特殊教育学校9个班。有教职工3290人,其中:普通中学1218人,小学(含教学点)1459人,职业中学100人,幼儿园(含学前班)485人,特殊教育学校28人。教师素质普遍提高,有专任教师3128人,其中:本科学历及以上2395人,比上年增长39人;专科学历704人,减少53人;中专中师及以下学历29人,减少9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50887人,其中:普通中学14469人,小学24258人,职业中学2098人,幼儿园(含学前班)9959人,特殊教育103人。毕业生14091人,其中:普通中学5352人,小学3493人,职业中学969人,幼儿园(含学前班)4260人。特殊教育17人。小学入学率99.85%,小学毕业升学率92.01%,初中入学率120.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89%,中考545分以上45人(含照顾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05%,高考上线率99.91%。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投入经费2565万元,享受免杂费、教科书费的学生达到34399人,小学辍学率0%,初中辍学率0%。
九、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年末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51447册,图书流通23000册次、图书流通14000人次;文物保护机构1个,文物保护机构人数5人,文物藏品249件,参观0人次;文化馆1个,人员17人,办展览2次,组织文艺活动81次;艺术表演团体1个,送戏下乡78场,观众3.5万人次;放映工程电影822场次;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共建图书阅览室4200平方米,图书总价值411万元。年末有13个广播站,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座,发射机6部,村村通用户17898户,户户通用户20934户,广播覆盖率99.1%,电视覆盖率99.1%。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卫生医疗机构179个(含村级卫生室137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3个,其他医院5个,门诊部2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087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60张。卫生技术人员1959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6人,村级卫生技术人员454名。全县广泛开展“禁毒防艾”工作,加强卫生防疫,使人民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0%,村镇饮水卫生合格率72.0%。
受疫情影响,体育事业发展受限。培训达标人数162人,参加省级比赛0次,参加地级比赛0次。
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全县环保污染治理投资总额3172万元,完成污染减排重点项目5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全县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集中处理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99.7%,垃圾处理站1个,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人均公共绿化面积47.02平方米。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新进展,按可比价计算,初步核算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为6.2%。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总人口348296人,增加137人。其中:男性178184人,增加24人,女性170112人,增加113人,男性比例为51.2%,女性比例为48.8%。总户数109183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3.19人。人口密度173.4人/平方公里。少数民族39种,少数民族人口31374人,占总人口的9.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保持平稳。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2255元,增长7.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048元,增长3.0%。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2.5平方米,增加0.0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居住面积32.38平方米,减少4.12平方米。
社会福利、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全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494人,敬老院3所。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29人,发放补助金1979.5万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75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97.17万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512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085.26万元。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增强。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23.52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4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69万人。收缴养老保险金总额30056.87万元。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376个,城镇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1万人,收缴失业保险金589.93万元。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93万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基金当年支出额分别为34668.11万元、257.34万元、34508.77万元。参加工伤保险1.3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04万人。
劳动就业工作稳中向好。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824人,下降13.8%,比上年下降10.6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3.75%,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开发就业岗位4722个,下降11.2%,其中公益性岗位166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45人,下降15.1%,其中,下岗失业人员522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682人,下降60.5%,其中向市外有序输出劳务人员971人次。
防火、安全生产工作有待提高。交通事故2325起,其中简易程序2300起,一般程序25起,交通事故死亡19人,造成损失46.7万元。火灾事故47起,未造成人员死亡,火灾事故损失额74.12万元。安全生产事故8起(不含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死亡8人。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统计数据以《2020年施甸统计年鉴》为准。
2、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等相关数据将在普查公报中进行发布,统计公报仅发布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人口数据。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零售业是指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是指年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5、资料来源: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自施甸县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施甸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各部门统计。
附表一:2020年施甸县主要农产品产量、面积情况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
|
粮食总产量
|
吨
|
163600
|
2.11
|
1、大春粮食
|
吨
|
121064
|
2.75
|
2、小春粮食
|
吨
|
42536
|
0.36
|
烟叶产量
|
吨
|
13459
|
-3.85
|
其中:烤烟
|
吨
|
12802
|
-4.48
|
糖料产量
|
吨
|
137780
|
-8.59
|
其中:甘蔗
|
吨
|
137780
|
-8.59
|
油料产量
|
吨
|
1948
|
-16.82
|
其中:油菜籽
|
吨
|
1413
|
-21.00
|
茶叶产量
|
吨
|
1410
|
-7.72
|
水果产量
|
吨
|
30824
|
23.86
|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
亩
|
817965
|
1.96
|
粮食总播种面积
|
亩
|
519382
|
1.45
|
1、大春作物
|
亩
|
316026
|
3.40
|
2、小春作物
|
亩
|
203356
|
-1.46
|
烟叶面积
|
亩
|
93210
|
-0.48
|
其中:烤烟
|
亩
|
88068
|
-0.38
|
糖料面积
|
亩
|
39293
|
-8.91
|
其中:甘蔗
|
亩
|
39293
|
-8.91
|
油料面积
|
亩
|
13606
|
-20.86
|
其中:油菜籽
|
亩
|
9374
|
-27.03
|
附表二:2020年施甸县主要畜禽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
|
肉类总产量
|
吨
|
89914
|
3.86
|
其中:猪肉
|
吨
|
78339
|
3.13
|
牛肉
|
吨
|
5896
|
12.78
|
羊肉
|
吨
|
968
|
8.76
|
禽肉
|
吨
|
4711
|
4.92
|
禽蛋产量
|
吨
|
2531
|
12.24
|
肥猪出栏
|
头
|
1033437
|
1.77
|
牛出栏
|
头
|
48553
|
7.88
|
生猪年末存栏
|
头
|
620529
|
1.47
|
牛年末存栏
|
头
|
93567
|
2.01
|
羊年末存栏
|
只
|
47571
|
0.52
|
家禽年末存栏
|
只
|
1353058
|
0.81
|
附表三:2020年施甸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
|
食糖
|
吨
|
17393
|
-27.30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37918
|
10.34
|
彩色电视机
|
台
|
94385
|
-38.52
|
锂离子电池
|
只(自然只)
|
52613596
|
84.73
|
水泥
|
吨
|
3784471
|
18.38
|
砖
|
万块
|
7158
|
-25.38
|
石膏板
|
万平方米
|
1211
|
3.87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505481
|
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