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96-0/20240417-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审计局 |
公开目录 | 审计结果公告 | 发布日期 | 2024-01-02 |
文号 | 浏览量 | 53 |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审计了县财政局组织的县级预算执行和县级决算草案编制情况。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356,737万元,支出合计 309,031万元,结余47,70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37 155万元,支出合计27,169万元,结余9,98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559万元,支出合计551万元,结余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8,436万元,当年支出27,420万元,当年结余1,016万元,滚存结余29,323万元。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未及时拨付专款4,007.76万元;二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未及时分解下达433.69万元;三是非税收入未及时解缴入库6,772.81万元;四是代管资金户新增对外借款3,300万元。
二、县级单位财务收支及信息系统审计情况
对施甸县妇幼保健院202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以及信息系统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财务收支管理方面,一是资产管理和使用不合规、不规范;二是超标准多收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0.16万元;三是往来款管理不规范1,164.81万元。四是部分内控制度尚未制定,更新不够及时,执行上有差距; 五是会计核算不规范。信息系统管理方面,一是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不到位;二是没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支撑风险管理的相关技术设备;三是信息系统的部分关键信息输入输出机制控制不到位;四是违规收费4.44万元;五是婚前医学检查方面还存在婚前医学检查收费不规范7.55万元,婚前医学检查超范围、超标准收费57.74万元。
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对王爱辉同志任万兴乡人民政府乡长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经济政策执行权方面,未严格执行财务开支票据“四人会签”制度。经济决策权方面,部分大额资金管理使用未经集体决策,涉及资金1995.15万元。经济管理权方面,一是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手续不规范1262.8万元;二是违规列支会议费2.66万元;三是违规报销差旅费1.28万元;四是漏列固定资产4.12万元;五是往来款项核算管理较为混乱;六是未严格执行内控制度,主要是合同控制。
四、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情况
对王爱辉同志任万兴乡人民政府乡长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主要问题:一是在贯彻执行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方面,存在河流保护监管不到位、生活垃圾未集中收集处理的问题;二是遵守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面,存在新增农村宅基地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水质送检频率较低、水源地保护不到位、未办理取水许可证的问题;三是在完成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方面,存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职不到位的问题;四是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方面,存在对采砂场监督不到位,导致矿山越界、超规模开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不到位的问题。
五、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情况
对施甸县继达教育投资有限公司2021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主要问题:在投资管理方面,一是对控股公司未实行有效管控,存在“名控实包”的问题;二是继达公司控股企业双源公司账务管理混乱,有国有资产被转移的风险;三是未及时足额缴纳认缴出资款。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一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不完整321.55万元;二是债权债务账实不符547.06万元;三是违规核销债权债务1,615.86万元;四是固定资产未按规定计提折旧;五是少计营业外支出,导致虚增利润1,165.02万元;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六、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情况
对施甸县水长中学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决算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项目工程结算方面,一是应扣未扣甲方提供材料费(水泥)31.69万元;二是工程价款结算不实。财务管理方面,一是竣工决算报表少计实际到位资金51.12万元;二是多付待摊投资(设计费)3.75万元;三是应缴未缴项目结余资金31.03万元。
七、专项债券资金审计情况
对施甸县2023年专项债券项目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收益,不能平衡还本付息,形成财政偿债压力;二是项目推进缓慢,造成未能及时形成资产;三是项目专项债券资金产生的利息收19.78万元未缴入国库;四是项目未严格执行专项债券专户管理;五是项目应筹措资金942,713.31万元未筹措到位。
八、党费使用管理情况审计
对施甸县2021年至2022年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主要问题:一是没有建立内控制度强化对党费的管理;二是党费使用不规范3万元。
九、审计移送的问题线索情况
2022年以来,县审计局共向县纪委县监委和相关部门出具移送处理书函8份,涉及事项13项。其中:移送县纪委县监委问题(线索)处理2项,移送县卫健局处理3项,移送县市场监管局处理4项,移送县自然资源局处理2项,移送县水务局处理1项,移送国资委处理1项。
十、审计建议
结合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优化资金配置,提升财政资金保障能力和水平。将“过紧日子”要求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加强预算审核,坚决压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突出“三保”和债务化解在财政预算中的优先顺序,县级财政要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坚决兜牢民生底线,防范重大风险产生;加强对国有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盘活力度,促进充分释放财政资金绩效。
(二)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合力维护财经法纪权威。加强审计监督与巡视巡察、人大监督、纪检监察、政府督查的贯通协同,加强对资金分配、资产资源管理、工程招投标和民生保障、环保等关键领域的监督检查,严肃处理各类违纪违法问题,切实把审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提高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确保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令行禁止。
(三)协调推进安全和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严格规范政府债务管理,严守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红线和底线。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境内自然资源。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和粮食安全。
(四)切实压紧压实责任,推动问题整改质效。督促各部门进一步扛牢整改主体责任,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完成整改任务,从源头治理的角度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推动问题标本兼治,同时注意避免因整改措施不当引发次生的问题和风险。
本次报告的是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除涉密内容外,将依法向社会公告。目前,本报告反映的各项问题,有关乡镇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县审计局对问题进行逐条梳理,形成审计问题台账,截至2023年7月,共梳理问题76项,其中:移送相关部门问题(线索)13项,今后规范问题2项,需长期整改问题2项,限期整改问题59项(完成整改26项,正在整改33项)。下一步,审计机关将认真督促整改,全面的整改情况,将于年底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