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896-0/20230314-0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审计局
公开目录 绩效评价 发布日期 2023-03-14
文号 浏览量 18
主题词 审计
施甸县审计局2022年绩效自评报告


施甸县审计局

2022年度单位整体支出预算绩效自评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单位概况

1.单位主要职责

施甸县审计局是施甸县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为正科级,主要职责是:

1主管全县审计工作。

2按照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和市审计局的有关审计法规、规章制度和工作方针、政策、制定地方性审计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并监督执行;制定全县审计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专业领域审计工作规划和年度审计计划,组织对某些行业和重大专项资金的审计或审计调查;提出拟订和完善有关政策、规章、宏观管理措施的建议。

3向中共施甸县委审计委员会提出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报告。向县长提出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施甸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施甸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对其他事项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情况及结果。依法向社会和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公布审计结果。

4直接审计下列事项,出具审计报告,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包括国家和省、市、县级有关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县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乡(镇)人民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使用县级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县级投资和以县级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县级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使用和建设运营情况;自然资源管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情况;县属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县政府规定的县属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内外资产、负债和损益;有关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和其他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5按规定对正科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及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6组织实施对国家和省、市、县财经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执行情况、财政预算管理及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县级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7依法检查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督促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法办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提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县政府裁决中的有关事项,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查处相关重大案件。

8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9职能转变。将县发展和改革局的重大项目稽察职责,县财政局的县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国有企业监事会职责等划入县审计局。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体制,优化审计工作机制和审计资源配置,加强全县审计工作统筹,在编制管理、干部管理、审计计划、组织实施、结果报告、队伍建设、教育培训、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大统筹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增强监督合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10组织开展审计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指导和推广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

11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1)机构设置

根据《中共施甸县委办公室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施甸县审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施办字〔2019〕24号)精神,施甸县审计局内设机构接受中共施甸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的统筹协调。

施甸县审计局共设置7个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法规股、电子数据审计股、财政金融审计股、农业与自然资源环境审计股、社会保障审计股、经济责任审计股。

所属单位1个,为施甸县人民政府投资审计中心。

2)人员情况

施甸县审计局编制2023年预算单位共2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2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1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1个。截止2022年12月统计,单位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21人,其中:行政编制13人,工勤人员编制2人,事业编制6人。在职实有18人,其中:财政全额保障18人(其中行政人员13人,非参公事业人员5),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6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6人。

3.年度主要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

2022年,施甸县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安排部署,施甸县审计局2022年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抓实党建工作;二是加强廉政建设,深化作风整顿;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审计铁军;四是加强示范引领,巩固文明成果;五是加强审计监督,全面履职尽责,要着力保障“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落实落地、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过“紧日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政府投资审计、着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加强审计整改、着力完成涉粮问题专项审计扫尾工作,积极配合完成上级莅施审计的协调工作。

(二)单位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2022年结合审计部门工作实际,依托“预算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通过梳理部门的“职能一任务-项目”路径,以“目标-指标-标准”为基本框架,设立反映审计机关主要职能和任务的绩效指标。为加强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局的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从“产出”、“效益”和“满意度”三个维度进行设立。产出指标中设立了5个数量指标——“审计单位”、“审计报告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审计提出建议”、“提交审计信息”、“移送处理事项”;效益指标中设置了1个经济效益指标——“审计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1个生态效益指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项目”;1个可持续影响指标——“审计建议采纳率”;满意度指标中设置了1个具体的指标——“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三)单位整体收支情况

1.2022年度单位预算批复收支情况

1)2022年财政拨款收入466.6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66.61万元、非财政拨款收入0.00万元。

2)支出预算总额为466.6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45.77万元,项目支出120.84万元)。其中:人员经费预算支出279.60万元,公用经费预算支出66.17万元,项目支出预算支出120.84万元。

2.单位整体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度总收入466.6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66.61万元,占总收入的100%,非财政拨款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00%2022年总支出465.0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44.22万元,占总支出的74.03%;项目支出120.78万元,占总支出的25.97%

(四)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我单位2022年建立了预算执行项目化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审计局的财务管理;完善政府采购相关制度,加强和规范了采购管理等相关工作制度,通过制度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各个环节之中,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严守公务用车配备及使用管理纪律,严格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和经费支出,禁止超标准、超范围接待。2022年度发生“三公”经费支出同比较往年增长123.03%,其中公务接待支出增长4.94%,公务用车支出增长387.25%。“三公”经费支出有较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车辆使用年限较长,故障率较高,造成维修费用增加。

二、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单位绩效管理水平,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云南省审计厅要求,开展2022年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

(二)绩效自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

3.《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委组织部 云南省审计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云财办〔2019〕84号)

4.《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项目支出绩效评级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绩〔2020〕11号)

5.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绩〔2022〕7号)

6.《云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级部门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云财绩〔2022〕28号

(三)绩效自评指标体系

预算资金完成情况分值权重10%,指标体系设置产出、效益、满意度3个一级指标,分值权重分别为50%、30%、10%,根据单位整体支出实施特性设置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并细化分解为9个三级指标。

(四)绩效自评的组织过程

1.拟定评价计划。根据云南省审计厅的工作要求,明确评价组织实施方式,确定评价目的、内容、任务、依据、评价时间及要求等方面的情况。

2.组织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了解基本支出总体情况、绩效评价政策、评价标准,收集相关资料。

3.通过查阅相关的财务会计报表、账簿、会计凭证,了解资金收支情况、资金到位情况、实际支出情况和财务管理状况;核实和统计相关数据资料,评价该预期目标实现情况。

4.召开评价工作小组会议,组织讨论,形成评价结论,提出存在问题、建议和意见,并编制评价报告。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2022年单位整体绩效自评得分为95.97分,评价等级为“优”。具体评价情况分析如下:

(一)预算资金完成情况分析

“预算资金完成情况”设立分值为10分,评价得分为9.97分。2022年预算批复资金466.61万元,实际支出465.0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9.65%,按预算执行率计算得分=10*99.65%=9.97分

(二)产出情况分析

“产出”设立分值为50分,评价得分为46分。设立1个二级指标为“数量指标”,下设5个三级指标,分别为:

1.审计单位20个,分值10分。实际完成16个,完成率为80%,扣分2分,自评得分8分;

2.审计报告和审计专项调查报告20篇,分值10分。实际完成16篇,完成率80%,扣分2分,自评得分8分;

3.审计提出建议30条以上,分值10分。实际完成50条,超额完成,自评得分10分;

4.提交审计信息20篇以上,分值10分。实际完成43篇,超额完成,自评得分10分;

5.移送处理事项3件以上,分值10分。实际完成5件,超额完成,自评得分10分;

(三)效益情况分析

“效益”设立分值为30分,评价得分为30分。设立“经济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3个二级指标,设3个三级指标,分别为:

1.审计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2700万元以上,分值10分。实际完成6210.13万元,超额完成,自评得分10分;

2.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项目1个以上,分值10分。完成1个,完成率100%,自评得分10分;

3.审计建议采纳率达90%以上,分值10分。实际完成100%,超额完成,自评得分10分;

四)满意度情况分析

“满意度”设立分值为10分,评价得分为10分。设立“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二级指标,下设1个三级指标为:

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10篇以上,分值10分。实际完成19篇,超额完成,自评得分10分。

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1.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不强,参与度不高。自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以来,财政预算中的效率和效益还未受到足够重视,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疏于管理的情况仍然存,还未从被动的“要我评价”转到主动的“我要评价”上来,严重阻碍了预算绩效管理在单位内部的参与度。

2.绩效管理专业人员匮乏,业务培训指导工作需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覆盖面广、专业性强,从日常管理到实施绩效评价,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方式,做到程序规范、管理科学存在一定困难,建议财政部门采取出台政策、专题培训、分类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有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

(二)整改情况

自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来,在省、市审计领导机关的鼎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我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下一步工作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1.强化认识,高度重视绩效管理工作。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提高行政效能和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总结工作经验、强化培训宣传和制度建设,树立绩效意识,将预算绩效管理渗透到各项内部管理和审计业务工作中,提高部门绩效管理质量和水平。

2.强化质量,规范绩效管理工作。结合审计机关工作实际,对预算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不断健全部门绩效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筑牢制度基础;强化各项预算绩效指标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具有行业特点的评价标准,不断完善绩效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监督、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和绩效问责等全过程管理。

3.强化落实,探索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长效机制。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将积极探索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新背景下的绩效审计监督,加强科室间沟通协调,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参与度,促进建立与预算编制相结合、多渠道运用评价结果的长效机制。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根据本次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及评价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自评结果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

(一)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部门下一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对评审得分较低的项目绩效目标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二)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结果进行公告,考核结果作为加强内部控制、完善项目管理、提高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要依据。

六、主要经验及建议

(一)强化认识,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自评工作。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单位提高行政效能和用财水平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总结自评工作经验,严格落实绩效管理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绩效自评工作任务。

(二)强化质量,进一步规范绩效自评工作。建立科学、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认真收集整理评价基础数据资料,按要求撰写自评报告,反映资金使用效果。

(三)强化落实,按时完成绩效自评工作。切实落实具体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进一步加强财务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参与协助力度,加强与所属项目单位的沟通配合、业务培训和指导,按要求完成本部门绩效自评工作。

(四)强化应用。绩效自评的最终目的要推动预算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通过绩效自评发现日常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附件【附件3-2022年度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pdf
附件【附件2.2022年度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