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6388405-1/20240910-00004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4-09-10 |
文号 | 浏览量 | 27 |
一、部门基本情况
纳入施甸县卫生健康局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的单位共1个。其中:事业单位1个。
单位主要职责
1.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A、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
B、开展中医药服务。
C、社区现场应急救护。
D、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E、转诊服务。
F、康复服务。
G、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的医疗服务。
2.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A、落实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及服务。
B、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形成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
C、执行国家免疫规划,开展预防接种服务。
D、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情处理。
E、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健康指导。
F、开展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产妇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
G、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开展健康指导。
H、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例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和健康指导。
I、在上级卫生业务机构指导下,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G、协助处理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K、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指导下,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工作。
L、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3.其他职能
A、建立与城市医院合作的双向转诊制度。
B、履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职责。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项目
目标1:保证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综合改革顺利进行;
目标2: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给予补助,支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顺利实施;
目标3:通过每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的投入,建立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完善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补助政策;
目标4: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药品供应、人事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改革;
目标5: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实现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慢性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开展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工作。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科学就医和安全合理用药。
1.收入情况
2023年总收入为30,756,933.97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1,237,183.47元,占总收入的36.54%;事业收入19,401,941.70元,占总收入的63.08%;其他收入117,808.80元,占总收入的0.38%。
2.支出情况
2023年总支出为31,658,070.97元,其中:基本支出为27,428,753.75元,占总支出的86.64%;项目支出为4,229,317.22元,占总支出的13.36%。
我单位预算管理涉及项目部门和财务部门:
1.项目部门根据上级预算管理要求对项目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立单位项目库,结合工作规划申报编制项目预算,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和有关专项资金的规定拟定和上报项目预算申报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有关材料,数据上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汇总后上报财务主管局审阅,经局财务审批。
预算批复后,在批准预算的范围内实施项目,按要求上报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2.财务部门根据工作要求,制定专项资金管理、支出计划,合理界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汇集并审核属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内的项目,提出审核意见,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对专项资金整体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报送项目预算执行报告。
3.财务部门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和年度财务状况提出项目预算安排意见,并根据资金审批权限有关规定审批。对涉及政府采购的项目,审核采购需求,确认采购方式,对项目申报、项目库管理、项目绩效评价、项目预算报告等提出规范性要求予以落实,接受财政部门和专业职能部门对审批决定的项目支出预算进行规范性审查。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加强资金管理,推进项目实施进度,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部门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项目
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基本药物补助资金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配、专款专用、追踪问效的原则实行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上级拨付的基本药物补助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资金封闭运行,确保安全。县财政局根据卫生健康局提供的资金分配方案直接将资金下达到基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无滞留、挤占、挪用情况。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项目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卫生院网络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医疗设备及药品采购周转资金等。卫生室基本药物项目补助资金用于乡村医生工资补助。基本药物补助资金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了乡镇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的改善了医院的整体环境和医疗基础,弥补了村医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损失的收入,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财政部门,卫计主管部门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适时进行抽查和实地检查。
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项目完成数量。
1个乡镇卫生院和12个村卫生室全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数量指标。我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的基层医疗公立卫生机构有1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
质量指标。一、是2023年,积极推进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标准建设项目。二、是完成乡镇卫生院评审,目前100%的完成评审工作。三、是配齐了救护车、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配置了数字化平板DX线摄影系统DR。四、是卫生院开展基本药物相关知识培训3场次。五、是严格在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药品,网采率达90%,按要求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超过45%。抽查未发现有过期药品或失效药品。
时效指标。卫生院完成基本药物知识培训,对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和乡村医生,全面开展基本药物制度有关政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国家基本药物和云南省补充药品目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各专科合理用药等有关知识业务培训。
1.项目完成质量。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下达及时,资金下达率100%,资金下达与绩效考核相关、合理挂钩。
1.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资金已按实施方案要求执行完毕。
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项目完成数量。
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逐步完善,网采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药品同价销售。
经济效益指标。严格执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并建立了取消药品加成后多方共担的补偿机制。
社会效益指标。规范合理用药,不滥用抗生素、激素。仍有部分村卫生室门诊抗菌素处方百分比、门诊处方激素使用比例超标。
1.项目完成质量。
加强了合理用药舆论宣传与教育引导工作,提高了全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3)项目实施进度。
2023年的预期目标已实现。
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基层群众开展测评,群众满意度达到96%。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二项:施财社〔2023〕68号文件1,418,943.69元,施财社〔2022〕139号108,152.00元,施财社〔2022〕77号2638.58元,施财社〔2022〕189号2,157.00元,施财社〔2022〕56号457,655.49元,施财社〔2022〕47号104,754.70元,合计2,094,301.46元。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二项:2023年全年需要资金2,094,301.46元,上级拨付资金2,094,301.46元,项目资金按年初预拨年底结算的形式拨付,资金按季度列支。
3.项目资金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初预拨、按季列支、年底结算”。一个季度考核一次,按季度考核结果拨付经费。项目资金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使用和管理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二项,2023年产出指标:一是加强孕产妇和高危儿童管理,2023年指标完成率100%。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①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差距已逐步缩小
②居民健康保健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已逐步提高。
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已不断提高。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①服务对象综合知晓率已逐步提高
②服务对象满意度已逐步提高
(三)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为切实做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工作,院领导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及时部署自评工作。并从两个方面硬化工作措施,指导和督促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工作。
(1)高度重视,深刻认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周密部署,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全面开展自评工作,确保我院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工作取得实效。
(2)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配合,扎实开展自评工作。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2.组织实施
(1)规范资金使用,加强项目储备。卫生院建立资金优化调整机制,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强化资金整合统筹,确保项目执行质优高效。
(2)细化措施,落实绩效管理责任。要以中央和省(市)级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目标工作任务为工作目标,层层细化科学分解,并指导督促项目实施科室,按照项目计划和既定目标任务实施项目,确保项目和区域性绩效目标顺利完成。项目实施后,及时开展绩效自评工作。
(3)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资金规范高效。认真落实审核、监管责任,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资金使用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1.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2.投入情况分析
2023年上级卫健部门逐步加大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资金投入,工作经费逐年加大,项目资金到位及时。
(二)过程情况分析
项目组织管理架构完整,具体实施流程清晰。主要有专人负责、监管措施、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三)产出情况分析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项目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下达及时,资金下达率100%,资金下达与绩效考核相关、合理挂钩。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做好妇幼健康服务。①孕前优生项目,2023年产出指标要求覆盖率≥80%,实际完成100%。
②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2023年产出指标要求农村妇女增补叶酸服用率≥90%,实际完成100%。
③两癌筛查项目:2023年产出指标要求覆盖率≥45%,实际完成100%。
④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2023年产出指标要求目标人群覆盖率达≥80%,实际完成为100%。
⑤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2023年产出指标要求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8%,实际完成99.61%;听力筛查率≥95%,实际完成99.61%。
⑥4-6岁儿童视力检查项目,2023年产出指标要求4-6岁儿童视力检查人群覆盖率≥90%以上,视力筛查覆盖率95.96%。
⑦地中海贫血筛查项目:2023年地贫筛查未下达产出指标,实际完成85.85%,地贫基因检测率未下达产出指标,实际完成双阳夫妇的地贫基因检测率达100%。
⑧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0人,2023年产出指标要求13/十万以下,实际孕产妇死亡率0/十万。
⑨婴儿死亡率:2023年产出指标要求5‰以下,实际婴儿死亡率0‰。
⑩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23年产出指标要求7‰以下,实际死亡率0‰。
⑪孕妇产前筛查率:2023年产出指标要求≥70%,实际完成筛查率为98.77%。
(四)效果情况分析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项目
在2023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资金分配上,充分考虑提升机构服务能力,综合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并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予以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23年度,项目资金补助采取先预拨、后考核、再结算的方式,一个季度考核一次,按季度考核结果拨付经费。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问题和建议
一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过近几年时间的不断修订完善,已基本进入了政策的成熟期,在资金分配使用中还需进一步加大对村级的补助,使基本药物制度在村级能够更好的贯彻落实。其次,基药方面仍然存在着:一是国家政策提倡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但部分基本药物在药品网采平台上长期采购不到,部分药品尚未进入采购平台,导致医疗机构无法使用;二是省级药品采购平台价格更新过慢,药品倒挂现象无法处置;三是随着临床治疗用药需求的增长,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品种相对较少,导致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必需药品短缺。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的力度,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建设,确保医疗用药供应,适当增加基本药物品种,真正解决群众看病用药需求。四是财政资金比较困难,项目工作实施完成后未得及时使用资金。
(二)下步工作措施
1.实施综合问效管理。我院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及时组织项目绩效自评,强化绩效结果运用。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对本单位的项目绩效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规范性实施重点评价。适时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建立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2.强化监督,信息公开。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统一部署,实施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全过程管理信息公开。部门负责在门户网站上公开本部门的管理制度、资金分配、绩效评价、审计结果等;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建立单位预算应用机制,绩效评价机构建立与部门预算相结合的结果应用机制, 采取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制度,强化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应用,实现绩效评价与部门预算的有机结合,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
(一)建立项目预期绩效申报制度
项目预期绩效目标是设置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衡量项目支出绩效的重要依据。财政部门在布置年度部门预算时,应明确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的具体申报要求,对那些不设预期绩效目标的不予立项,不安排预算资金,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各部门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的审核,合理安排项目所需资金,逐步建立和健全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制度,提高财政资金安排有效性。
(二)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执行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财政部门要结合评价结果,对被评价项目绩效情况、完成的程度和存在问题与建议加以综合分析,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一是评价结果优秀且绩效突出的,在安排后续资金时给予充分保障;二是评价结果良好和合格的,在项目单位对存在的问题整改后,按正常从紧原则,编制预算,安排下一年度财政资金;三是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对于实施过程评价的项目,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未按要求整改的,要向同级政府抽出暂停项目。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部门目标完整,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完善
我单位将工作项目化、项目计划化、计划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在明确重点工作的基础上,我单位注重工作的落实与督查。将排定的各项重点工作进行分解,明确写成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落实责任股室和责任人,同时建立跟踪检查和汇报制度。各分管领导认真制定年度、月计划和周工作安排,并利用党组会和周前例会进行通报。
(二)与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协同推进重大工作
我单位积极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建立协调机制,按照部门联动、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等要求,成立专项工作协调小组。
(三)积极创新工作方法,重视基层调研工作
我单位各股室在专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工作模式,尝试转变思路,利用新平台、新技术,控制关键环节。与此同时,注重基层调研,以此加强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