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10-3-/2020-0513008 发布机构 施甸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惠农政策 发布日期 2020-05-13
文号 浏览量 24
主题词 农业、畜牧业、渔业
施甸县2020年草地贪夜蛾防控实施方案

施甸县2020年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项目

实施方案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0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第一批)的通知(保财农〔2020〕56号)文件精神,为有效控制施甸县域内草地贪夜蛾发生蔓延,有效遏制草地贪夜蛾爆发危害。结合施甸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实施完成玉米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面积3.5万亩;开展科技培训400人次;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点30个,高空灯监测点1个。通过项目各项措施的落实,达到重点发生区域防控处置率达≥90%,综合防效果效果≥80%,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农药使用量减少0.4%以上,农民满意度≥85%。

二、防控策略

按照“分区治理、抓早抓小、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加强虫情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防治信息,开展技术服务指导。采取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及生态调控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等病虫为害,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损失,保障玉米粮食生产安全

三、防控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为切实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成立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组长,分管种植业副局长和十三个乡(镇)分管农业副乡(镇)长任副组长,局种植业股、县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草地贪夜蛾防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信息发布、组织指挥、协调和督促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成立县农技中心主任任组长、县农技中心副主任(县植保植检站站长)任副组长,植保技术骨干和乡(镇)农业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控技术实施小组,全面组织开展虫情调查、监测预警,信息收集和防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2、加强宣传,注重培训。加大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及科学安全用药宣传培训力度,确保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计划科技培训人员400人次。

3、以点带面,突出重点。以低热河谷区为重点防控区域,促进县域内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面积3.5万亩;以玉米、水稻作物上的草地贪夜蛾防控为重点,带动各类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有效开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技术保障措施

1、开展监测与信息发布,及时防控。1)性诱剂和田间监测:在适宜成虫发生的玉米田,设立重点监测点,安装性诱监测设备,及时监测成虫发生情况;主要寄主作物生长季节,针对卵、幼虫和蛹,及时开展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准确发布虫情预警信息,确保早发现、早控制。全县13个乡镇建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30个,对不同海拔、不同区域主栽品种的不同播种期进行系统调查,随时掌握虫情的发生动态,上报各级相关部门,及时发布虫情预报信息,指导大面积防控工作。2)高空灯成虫监测:县农技推广中心在旧城乡设置1个高空灯监测点,针对该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特点,观测外迁入虫源在我县的迁飞路径。

2、成虫诱杀技术。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杀雄虫或杀虫灯诱杀成虫,提升防治效果。

3、幼虫防治技术。抓住低龄幼虫(1-3龄)防控是最佳时期,选用生物和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在傍晚前施药,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短稳杆菌、白僵菌、绿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多杀菌素、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制剂。(2)应急防控: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甲维·茚虫威、虫螨腈、氟铃脲、虱螨脲、甲维·虱螨脲、氟铃脲·茚虫威等农药。

4、生态调控及天敌保护利用技术。推广禾本科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技术,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蜘蛛赤眼蜂寄生蜂病原菌及捕食性昆虫,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形成生态阻截带。

四、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草地贪夜蛾防控项目投入资金82万元,全部为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第一批),其具体资金使用计划如下:

(一)农资补助76.05万元,其中:

1、农药35000亩×20元/亩=700000元;

2、高空监测灯1套×50000元/套=50000元;

3、性诱器(诱芯+毒芯)400套×20元/套=8000元,性诱桶100套×25元/套=2500元;

(二)科技培训400人次,补助4万元。

(三)监测调查劳务用工支出195工日×100元/工日=1.95万元。

五、项目实施预期分析

(一)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指导我县草地贪夜蛾防治3.5万亩次,实现项目区玉米平均产量较去年增2%以上,加上质量提高增值部分,新增经济效益更高,农药使用量减少0.4%以上,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二)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可保障全县玉米安全生产,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配置监测的高空杀虫灯或性诱剂,对其它作物虫害的防治也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项目实施可有效降低玉米的农药残留,对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三)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提升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预警和控制水平,防治技术措施实施的效益也得到提升,化学农药主要推广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减轻对水、土、大气的污染,有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起到显著作用。

六、资金管理与使用

严格按照《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9]117号)规定,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项目资金预算支出中,所需配套物资实行政府采购,科技培训费、下乡指导费按照施办发[2015]2号文件规定执行,劳务费等其它支出依据市场询价列支,根据项目资金具体支出情况,实行“四联”审批报账制使用管理。按“项目补,农户添”的方式供给。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作认真负责,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取得明显成效的项目承担科技人员作为年终评优的依据;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员,不作为的,根据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规定,视情节,给予相应问责处分

 

 

 

 

附件:1.2020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第一批)草地贪夜蛾项目预算明细表

          2.2020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第一批)绩效目标表

 

 

 

 

 

 

 

                             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0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