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0-3-06_A/2017-0919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部门决算 | 发布日期 | 2017-09-19 |
文号 | 浏览量 | 35 |
施甸县农业局部门2016年度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 施甸县农业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6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门 2016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施甸县农业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负责贯彻执行农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编制辖区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起草有关种植业、生物产业、渔业、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乡(镇)企业等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文件、材料。
(2)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职责。指导农业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推进农业依法行政。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
(3)指导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品质的改善。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指导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县级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建议,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县级规划内和年度计划内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编报部门预算并组织执行。负责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编制部门农业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
(4)负责指导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组织开展乡(镇)企业统计、信息工作和运行情况分析。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政策建议,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提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
(5)承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职责。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安全监测。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6)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农药的许可及监督管理。依法开展渔船、渔机、网具的监督管理。开展有关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土壤调节剂的监督管理。指导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
(7)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指导水生动物、植物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对内水生动物、植物的防疫检疫工作,通报疫情并组织扑灭。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承担县外引进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审批工作。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监测、通报农业灾情,组织种子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8)组织制定农业技术推广的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指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负责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9)编制农业生态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指导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指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关工作。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10)负责农业贸易促进和农业经济、技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组织实施农业援外项目;负责实施、管理农业利用外资项目。
(1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省畜牧、兽医和动物卫生、草原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县兽医和畜牧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控及饲料、兽药行业的规划和组织实施,承担本行政区域畜禽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
(12)负责全县烟草生产技术及科技措施的推广落实,督促、检查和指导各乡镇烟草发展工作,抓好全县烟草发展的短期规划和远景规划。
(13)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6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目标任务提前完成。2016年,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30.7亿元,比上年增7.3%,超规划目标25亿元的122.8%。
2. 农民收入倍增强劲,翻番目标提前达成。预计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48元,比上年增13.0%;超规划目标5800元的37%。
3.粮食面积超额完成,科技措施推广稳步推进。2016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预计完成80.0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预计53.45万亩,完成任务的103.78%,全年粮食总产预计16.7万吨,比上年的16.05万吨增0.65万吨,增4.05%,占下达计划的100.03%,其中,小春粮食22.17万亩,完成任务的100.77%,产量4.25万吨,占下达计划的101.19%,秋粮预计31.28万亩,完成任务的106.03%,产量12.45万吨,占下达计划的99.6%;经济作物预计26.59万亩。
4. 特色经作布局日趋优化,产业化推进平稳。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巩固。烤烟2016年烤烟合同种植面积9.16万亩,共涉及全县12个乡镇102个村(社区)12个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9691户烟农。截止10月9日,历时45天,我县圆满完成25.2万担的烤烟收购目标任务,实现产值353877517.62元,上等烟比例67.6%,中上等烟比例94.64%,均价28.09元,实现税收7785万元,在大灾之年依然实现了 “烟农增收、企业增效、市场满意”的目标。甘蔗面积稳定在5.14万亩,预计产量12.7万吨;茶园面积4.7万亩,产量预计1482吨,完成全年计划1450吨的102.2%
特色产业健康发展。蚕桑,2016年新植桑园0.3万亩,桑园保存面积4.27万亩,养蚕2.66万张,鲜茧社会产量预计875吨,分别完成计划2.5万张875吨的106.4%、100%。蔬菜种植面积8.67万亩,产量预计9.27万吨,水果总面积2.64万亩,总产1.8万吨;中药材发展初具规模,面积1.25万亩,产量0.15万吨。
5. 畜牧产业效益提升,产值产量双增长。2016年全年预计完成畜牧业产值(现价)15.2亿元,增7.1%,肉类总产量8.33万吨,同比增14.8%。其中猪肉产量7.435万吨,同比增13%。生猪存栏68.5头,同比增5% ,出栏102万头,同比增5.5%;牛存栏11万头,同比增6.2%,出栏3.5万头,同比增12.9%;羊存栏5万头,同比增7.1%,出栏3.5万只,同比增9.4%;家禽存栏108万羽,同比增3.8%,出栏220万羽,同比增7.3%。禽蛋产量1815吨,同比增9%。
6.特色水产养殖初具规模,产业效益突出。2016年,完成年初计划8710亩的100.5%, 其中:池坝塘养殖面积3380亩(渔业专用塘 1900亩、小龙虾养殖500亩),水库养殖面积5370亩;推广稻田养鱼35000亩 (其中稻鱼工程示范135.7亩),推广莲藕田养殖10000亩(示范养殖242亩、套养小龙虾2000亩), 水蛭养殖750亩(其中: 温室养殖5000㎡,仿生态养殖725亩)。全县渔业养殖面积达到54500亩,完成了县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下达发展水蛭、甲鱼等特色水产养殖1万亩的任务。全年投放鱼种2210吨。渔业水产品产量6620吨,产值11321万元,比上年增12.3%。
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平稳推进。2016年,万亩热带经济林果开发项目稳步推进。2016年申报龙头企业省级1个市级2个,我县成功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庄园8个,今年建设4个,累计12个,庄园从业人员1326人,带动农户13897户,预计全年实现农业综合产值7.25亿元。2016年,全县已建成并投入营业的休闲农业主体40个,同比增11.11%,其中:农家乐37户,休闲农庄3个。从业人员300人,同比增17.65%;实现营业收入3916万元,同比增20.42%,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088万元,同比增19.04%;接待游客26.87万人次,同比增15.34%;上交税金87万元,同比增16%。截止目前我县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共有专业合作社28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申报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2个。
8.农业科技支撑有力,现代农业良性发展。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7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业科技培训1.63万人次。在粮食上,以农机推广、重大病虫害、高产创建等科技增粮项目为引领,推进农业现代化,各项科技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建设水稻千亩展示区1个,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示范300亩,其中,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105亩。2台植保无人机,首次开展统防统治示范1000亩。2016年,全县举办粮油高产创建5片5.26万亩;粮食间套种技术推广50.6万亩;推广水稻良种4.2万亩,良种率达98%以上;粮食覆膜栽培5.45万亩;玉米育苗移栽2.01万亩;实施水改旱种植杂交玉米4.02万亩;推广杂交玉米23.33万亩,良种率达95%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0.2万亩;实施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162万亩次,有效避免了病虫害连片集中暴发,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下;农机作业面积100万亩;完成晚秋作物种植8.2万亩。科技增粮措施的推广,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烤烟生产上,认真落实合理轮作、壮苗培育、品种布局、整地理墒、规范移栽、中耕管理、绿色植保、封顶留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等十大关键适用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打牢质量提升基础。养殖业上,全年预计完成畜牧业产值(现价)15.2亿元,增7.1%,肉类总产量8.33万吨,同比增14.8%。其中猪肉产量7.435万吨,同比增13%。生猪存栏68.5头,同比增5% ,出栏102万头,同比增5.5%;牛存栏11万头,同比增6.2%,出栏3.5万头,同比增12.9%;羊存栏5万头,同比增7.1%,出栏3.5万只,同比增9.4%;家禽存栏108万羽,同比增3.8%,出栏220万羽,同比增7.3%。禽蛋产量1815吨,同比增9%。2015年度中央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2015年7月1日-2016年6月31日完成2177头新增犊牛兑付工作,兑付补助资金1511927元。2016年,完成了《2016年施甸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上报,争取资金200万元;《施甸县2016年度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争取资金120万元。编制下发了《施甸县2016年中央基础母牛扩群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全县2016年中央基础母牛扩群项目新增犊牛4462头,每头新增犊牛按54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计划补贴资金245.7595万元。编制申报了《2016-2018年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扶持5个专业合作社,项目总投资701.2万元,申请上级补助500万元,专业合作社自筹201.2万元。协助发改部门完成《2016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畜牧项目》,计划建设畜禽养殖小区34个,其中:生猪23个、肉牛6个、肉羊2个、肉驴2个、豪猪1个,项目综合投资3800万元,申请补助2825万元,自筹975万元。农田种草养畜、肉牛冻改、猪人工授精、畜禽计划免疫、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等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畜牧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疫防控上,两防期间全县累计入户统计生猪存栏66.87万头,生猪“321”免疫61.26万头,免疫密度为92%;牛存栏13.19万头,口蹄疫三价苗免疫11.88万头,免疫密度为90%;羊存栏7.59万只,口蹄疫二价苗免疫6.83万只,免疫密度为90%,累计免疫小反刍兽疫免疫0.94万只;禽存栏129.57万只(羽),禽流感免疫93.07(羽) ,免疫密度为72%,新城疫免疫14.32万羽;犬存栏2.27万只,狂犬病免疫0.56万只。全县13个乡镇整村推进开展面达100%,137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推进126个村,占全县137个行政村的92.0%,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农产品生产监管到位,质量安全有效保障。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已完成,该项目规划整体认证25万多亩,涵盖全县13个乡镇,涉及茶叶、板栗、核桃、蚕豆、豌豆等作物。共抽检蔬菜、水果样品2511个样品,合格2496个,不合格15个,合格率99.4%。其中,蔬菜抽检2306个,合格2291个,不合格15个,合格率99.4%,水果205个,合格205个,合格率100%。全面加大对饲料、兽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全县共完成屠宰检疫生猪2.6万头,共检出病害猪14头,病害猪肉1260公斤,全部病害猪肉都在检疫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完成产地检疫生猪7.62万头;使用《检疫申报单》1200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A28份、动物B3659份、产品B5111份。对养殖场(区)开展“瘦肉精”检测1300份,抽检饲料20个批次、兽药13批次,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境内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10.承包土地确权试点顺利,促进流转成效明显。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中,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做好分家户、农转非和变更合同的管理、到期合同的签订。二是调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农业承包合同的调解,一般由乡、村、组进行调解处理,把问题消化在基层,我站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帮助解决比较突出的矛盾。三是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调解、仲裁工作打好了基础,2014年申报了仲裁庭建设项目,项目现已批复,资金已到位,正在组织实施当中。四是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全县共有13个乡镇,137个村(居)委会,1637个村(居)民小组,78830户农业户,农业人口306598人。全县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364984亩,家庭承包农户数为71976户,家庭承包合同71105份,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1135份。截止2016年9月底,我县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是44953.88亩亩,比上年的38747亩,增加了6206.88亩,增长16%。其中转包3043.8亩,占流转总面积的6.8%;转让180亩,占流转总面积的0.4%;互换319亩,占流转总面积的0.7%;出租39780.08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8.5%;股份合作1631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6%。五是积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施甸县2014年12月16日召开试点工作启动会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对姚关镇12个行政村159个村民小组8209户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入户率达100%,登记率达100%,填写《发包方调查表》、《入户调查表》、《土地流转情况统计表》等表格31400余份,截止目前,第一阶段入户调查工作与第二阶段的土地信息数据录入已全部结束,共登记8209户,入户率100%,前期由于空中管制,不能进行航拍,现在虽然空中管制已经解除,但是由于天时和高杆农作物影响,施甸的航拍图到目前只出了一个姚关村,姚关村的地块指认、审核公示已经结束,其他村由于图没有出来,目前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11.农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基础持续改善。2016年,按照农业项目及基金项目申报相关要求,切实开展项目前期入库工作,入库项目12项,估算总投资719750万元,其中:申请补助项目2项,投资2950万元,分别是施甸县千亿斤增粮工程建设项目,施甸县糖料蔗主产区核心基地建设项目,施甸县省级财政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基金项目716800万元,分别是:施甸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甸县热带水果观光庄园一期建设项目,施甸县高原特色富硒蔬菜基地及深加工建设项目,施甸野鸭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施甸县大本事食用菌产业化开发精准扶贫建设项目,施甸县富硒高原特色农业庄园建设项目,施甸县林下中药材园区建设项目,施甸县富硒高原特色玫瑰庄园建设项目,施甸县富硒高原特色葡萄庄园建设项目。已组织实施项目4件,项目计划总投资3920万元,分别在旧城、老麦、太平3个乡镇组织实施。目前,施甸县2015年第一批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完工,施甸县2015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到位资金建设内容,施甸县2015年第二批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及施甸县2015年省级财政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50万元,其中:千亿斤增粮项目资金1400万元,建设高稳产田地1.1万亩建设排灌沟渠15.1千米,机耕道路14.2千米,建设小型水利工程3件;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00万元,建成高稳产田地0.3万亩,建设排灌沟渠5.5千米,机耕道路3.6千米;糖料核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核心基地0.4万亩,完成投资350万元,建设小型水利工程30件,建设引水管道18.2千米,建设排灌沟渠1.3千米,机耕道路3.7千米。施甸县2014年中央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项目计划:实施草地改良6800亩;建牛棚3700平方米,青贮窖1000立方米,储草棚500平方米等。完成情况:建成牛舍3500平方米,青贮窖1000立方米,储草棚520平方米,改良草地3200亩等。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3万元,完成项目投资计划402万元的80.3%;施甸县2015年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项目计划:实施草地改良4500亩,草地围栏30250米,建高床羊舍3000平方米,储草棚3000平方米,运动场3000平方米,堆粪池500立方米等。完成情况:建成羊舍3000平方米,储草棚3000平方米,运动场3000平方米,堆粪池400立方米,改良草地3500亩,围栏25000米等。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7万元,完成项目投资计划531万元的95.5%;施甸县2015年中央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项目计划:实施草地改良5000亩,种植多年生牧草900亩;建羊舍3150平方米,青贮窖1000立方米,储草棚1000平方米;购置ZC-3型小型铡草机20台等。完成情况:目前主要完成羊舍建设2500平方米,青贮窖600立方米,储草棚600平方米,改良草地2000亩等。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47万元,完成项目投资计划395万元的87.8%;2015年中央现代农业发展山地鸡建设项目。项目计划:该项目主要扶持木老元、摆榔2个乡的2个专业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200万元(100万元/乡)。完成情况: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全部建设内容,兑付补助资金180万元(留10%质量保证金)。
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7437万元,占下达计划的101.62%,其中:施甸县2015年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1750;施甸县由旺镇常村蚕桑田间基础设施项目2320万元;施甸县摆榔乡尖山村布朗族聚居区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项目4646万元;施甸县仁和镇菠萝村蔬菜产业化基础设施项目4996万元;施甸县木老元龙潭村布朗族聚居区田间基础设施项目4280万元;2015年施甸县糖料核心基地建设项目1590万元;2015年施甸县第二批糖料核心基地建设项目1633万元;施甸县热带水果观光园区旧城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200万元;施甸县热带水果观光园区摆榔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02万元。
13.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投入能力增强。全县2016年兑现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技推广、科技增粮和产业发展资金3463万元,认真组织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2016年推广猪人工授精3万头6万窝,兑付补贴资金120万元。完成能繁母猪保险投保5.2997万头,死亡3588头,理赔358.8万元。2016年推广猪人工授精3万头6万窝,兑付补贴资金120万元。2015年度中央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2015年7月1日-2016年6月31日完成2177头新增犊牛兑付工作,兑付补助资金151万元。烤烟自然灾害受损赔付75万元。全年兑付各项惠农资金4305.732万元。
14.农机装备持续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全力推进,补贴农户1059户,补贴农机具1159台,补贴资金324.55万元,预计全年新增农机动力1.1万千瓦,农机总动力34.5万千瓦。农机作业面积102.8万亩,完成计划95万亩的108.2%。
15.积极开展招商工作,引资任务全面完成。完成招商引资10148.7万元,完成任务10000万元的101.5%。
16. “挂包帮”“转走访”扶贫工作:深入宣传政策。一年来,农业局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挂包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家实施扶贫攻坚政策的具体措施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让农户知道为什么要扶贫、怎样扶贫、有什么扶持政策等进行系统的了解,帮助农民算清“七笔账”“搬进幸福窝”。全局开展入户宣传两次,入户干部达500余人次,发放政策宣传单270份。发展特色产业。一年来,农业局在抓好蚕桑、蔬菜、水果、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对摆榔、木老元两个少数民族乡的产业发展进行推进。在摆榔乡小友潭发展冬早蔬菜示范样板150亩;在由旺镇木榔村举力稻田养鱼示范样板50亩,统一发放鱼苗、统一组织技指导,每亩稻田增收1400元。争取省级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在下木老元村木老元发展软籽石榴300亩,项目已经过农业局初验。全年在产业发展上共投入资金110万元。抓实素质提升。一年来,组织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10期830人,其中干部驻村点培训7期培训662人,干部帮扶点培训3期,培训人数168人。在摆榔乡尖山村小龙潭培训蔬菜种植技术1期97人,在由旺镇木榔村水产养殖培训1期43人,太平镇大坪子村粮食高产栽培技术培训1期28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年来,农业局在挂包点实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个。摆榔乡尖山村小龙潭片区生产水利设施建设完成蓄水池建设主体工程,输水管道架设正在进行,完成投资300万元。木榔村桑完基耕道路修缮2.5公里,完成投资15万元。旧城乡李来村、芒别村实施糖料基地建设项目,投资425万元,支砌二号大沟8.5公里。为木老元乡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蔬菜交易中心建设70万元(整合中烟公司90万元,总投资160万元),完成场地平整,正在加紧施工。以上各项完成投资930万元。开展回访工作。一年来,农业局根据《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紧急通知》(施扶组〔2016〕10号)、《施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填报扶贫县级、村级调查提纲的紧急通知》以及相关会议的安排部署,县农业局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挂包农户开展回访工作。在当地乡镇党委政府、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及村民小组的支持和全体帮扶农户的配合下,累计开展回访调查工作两次,回访390余户次,入户回访率达100%。因家庭成员有公职人员、家庭汽车等不符合贫困户条件退出6户。入户回访宣传了政策,与农户进行深入沟通,完成了入户调查登记表、贫困户帮扶卡、“三个一百”产业扶贫工程意愿调查表、精准核查“七评法”评估表、贫困户信息采集表、云南省“挂包帮、转走访”回访贫困村问卷、云南省“挂包帮、转走访”回访贫困户、2016年度“挂包帮”“转走访”回访工作基本情况表一、入户调查问卷等相关表册的填报工作。完成“挂包帮”民情日记、入户调查等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施甸县农业局部门2016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6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个,其他事业单位14个。分别是:
1.行政单位:施甸县农业局
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施甸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
3.其他事业单位: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施甸县农村经营管理站、施甸县种子管理站、施甸县农业局茶叶蚕桑工作站、施甸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施甸县农村机械技术学校、施甸县水产工作站、施甸县植保植检站、施甸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施甸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施甸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施甸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施甸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施甸县畜牧工作站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施甸县农业局部门2016年末实有人数191人,人员编制180人。其中:行政编制29人(含行政工勤编制4人),事业编制151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6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36人(含行政工勤人员8人),事业人员155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7人)。
离退休人员88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88人。
车辆编制8辆,实有车辆22辆。
第二部分 2016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门 2016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施甸县农业局部门2016年度收入合计10410.0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0403.56万元,占总收入的99.94%;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事业收入3.27万元,占总收入的0.03%;经营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其他收入3.2万元,占总收入的0.03%。与上年对比情况财政拨款收入增加5171.13万元,主要原因分析机构合并,畜牧局,烟办并入农业局,项目增加,人员工资增加。
2016年财政拨款收入全年共拨入10403.56万元,其中:20111纪检监察事务款项拨入2.7万元; 20113商贸事务款项拨入4.59万元;20199其他一般公共事务款项拨入21.56万元;20505广播电视教育款项拨入4.15万元;20805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项拨入394.56万元;21301农业款项拨入8695.84万元;21307农业综合改革款项拨入7.8万元,21308促进金融支农支出款项拨入10万元;21399其他农业支出款项拨入1011万元;21602商业流通事务款项拨入251.36万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施甸县农业局部门2016年度支出合计10465.2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750.84万元,占总支出的26.29%;项目支出7714.43万元,占总支出的73.71%;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万元,占总支出的0%。与上年对比支出增加6527.49万元,主要原因分析机构合并,畜牧局,烟办并入农业局,项目增加,人员工资增加。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6年度用于保障施甸县农业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2750.84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1166.44万元,主要原因分析机构合并,人员增加,工资增加。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86.95%;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12.61%。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6年度用于保障农业局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7714.43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5331.04万元,主要原因分析机构合并,项目增加。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2110799款项支出85.68万元,主要用于风沙荒漠治理;2130101款项支出60.28万元,只要用于单位基本业务工作开展支出;2130106款项支出3471.83万元,主要用于科技增粮、基层体系建设、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支出;2130108款项支出38.13万元,主要用于病虫害控制;2130109款项支出235.56万元,主要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2130112农业行业业务管理支出52万元;2130119防灾减灾支出56.56万元;2130120稳定农民收入补贴支出43万元;2130122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支出460万元;2130124农业组织化与产业化经营支出682万元;2130135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支出442.71万元;2130199其他农业支出890.17万元;2139999其他农林水支出686.45万元;2160299其他商业流通事务支出509.36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农业部门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0392.86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9.3%。与上年对比增加6436.46万元,主要原因分析项目增加,人员工资收入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28.8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28%,主要用于纪检监察事务、招商引资;
2.教育支出4.1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4%,主要用于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4.5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8%,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
4.节能环保支出85.6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82%,主要用于风沙荒漠治理;
5.农林水支出9370.2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90.16%,主要用于科技转化与服务、病虫害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道路建设、防灾减灾、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农田水利等支出;
6.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09.3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9%,主要用于其他商业流通事务支出。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农业部门2016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32.92万元,支出决算为43.18万元,完成预算的131.1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32.68万元,完成预算的99.27%;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0.5万元,完成预算的31.89%。2016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机构合并及公务用车改革;车辆运行及维护费用比上年增加的原因一是由于公务用车改革,年初只核算了一个季度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二是车辆使用年限较长,车辆磨损大,修理费用比上年增加,特别是公车改革后对单位保留的公车进行了大修理;三是下属二级单位因执法执勤用车改革后,进行执法执勤时车辆由局机关调配;四是由于项目增加,实施督促检查验收各方面次数也相应增多;五是出差次数增多,汽油费及过路费也相应增加;六是以前年度由于厉行节约的要求,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基数控制太低,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差较大。公务接待费比年初预算增加的原因,一是由于今年我局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加大,项目增加,项目的实施督促检查验收各方面支出也相应增大;二是以前年度由于历行节约的要求,公务接待费基数控制太低,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差较大,所以本年公务接待费超过年初预算。
2016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5年增加12.75万元,增长41.9%。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无变化;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7.65万元,增长23.4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5.1万元,增长/94.44%。2016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2015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未包含畜牧系统决算数,2016年机构改革合并后单位增加,人员增加,项目增加及公车改革使“三公”经费增加。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6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2.68万元,占75.68%;公务接待费支出10.5万元,占24.32%。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2.68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32.68万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9辆。主要用于农业项目工作督促、推进、检查,种子行政执法,农产品安全执法,渔政执法,农机安全执法等农业工作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10.5万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10.5万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202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2243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农业项目督促检查验收(相关工作,产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农业部门2016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78.72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319.12万元,主要原因分析2130706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助款项资金减少,2130108病虫害控制资金减少,2130135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款项资金减少。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单位日常办公经费、水电费、会议费、培训费、印刷费等支出。
(二)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三)相关口径说明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4.“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四)政府采购决算执行情况说明
2016年部门政府采购预算505.70522万元,实际采购 428.94182万元,其中货物类428.94182万元,工程类0万元,服务类0万元。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本单位无专用性较强的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