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0-3-/2022-1128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22-11-28 |
文号 | 浏览量 | 319 |
施甸县2022年富硒农产品示范种植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申报单位: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填 报 日 期:2022年5月15日
前言
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隶属保山市,辖5镇8乡138个村(社区)1666个村民小组,有汉、彝、傣、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34.8万人。国土面积2009平方公里,全县95.5%的面积、74.5%的耕地、70%的人口均分布于山区,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其中山区面积占9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保山现场办公会议和市委、市政府施甸现场办公会议精神,施甸县借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定点帮扶机遇,结合县域富硒资源优势, 提出了“以富硒资源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将发展高 山天然富硒农产品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主要方向,全力打造中国“高山硒都”,加快实现富硒资源到富硒产业转。富硒农产品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国家鼓励开发绿色、无公害、有机,特别是有利于人类健康、进步人类糊口质量的功能性农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提高,富硒农产品将完全取代普通农产品,普及化、大众化。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项目名称:施甸县2022年富硒农产品示范种植项目
(二)项目实施单位: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三)项目主管部门:施甸县农业农村局
(四)项目建设地点:酒房乡、旧城乡、姚关镇、仁和镇、由旺镇等。
(五)项目实施期限:一年,即2022年6月—2023年6月。
(六)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计划实施2000亩农作物富硒种植试验示范,其中:
1、在酒房乡旧寨村高山富硒大树茶试验示范300 亩;
2、在旧城乡新街村富硒高山蔬菜试验示范400亩;
3、在姚关镇杨美寨村富硒油菜试验示范300亩;
4、在仁和镇菠萝村富硒蔬菜试验示范700 亩;
5、在由旺镇永福村富硒蓝莓试验示范300亩;
6、富硒农产品检测10个,绿色产品检测10个。
7、技术培训8场400人次;
(七)项目总投资:105万元。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二)《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1〕19号)。
(三)《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农〔2021〕140号)。
(四)《云南省财政厅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云财农〔2021〕153号)。
(五)《施甸县2022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施巩固振兴组﹝2022﹞2号)。
第三章 项目建设资金概算与筹措
(一)项目资金概算
项目总投资105万元,其中:
1、化肥采购投资60万元;
2、富硒营养液采购投资20万元;
3、杀虫灯投资10.2万元;
4、硒元素检测投资3.5万元;
5、技术培训投资6.8万元;
6、示范试验投资4.5万元;
(二)项目资金来源
申请施甸县2022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05万元。
一期:2022年6月至7月,落实地块,实施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工作。
二期:2022年8月至12月,组织实施1400亩蔬菜试验示范。
2023年1月至5月组织实施水果、茶叶600亩试验示范,开展科技培训8期,每期50人,共400人次。
2023年5月至6月,整理相关痕迹资料,撰写分析总结工作报告。
(一)成立技术实施小组
为了保障项目技术措施的实施和落实,成立由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苏炳启任组长,副主任蒋新能任副组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组组长、项目涉及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为成员的技术实施小组。技术实施小组要按照时间进度安排,及时组织业务骨干进驻试验示范区开展科技培训、技术跟踪服务指导、数据采集与整理等工作。并定期或不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
技术实施小组在项目实施中要严格按照“富有机硒植物营养剂”品类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准确把握喷施节令和时间,把握不准的,及时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家咨询或邀请专家亲临指导。对喷施“富有机硒植物营养剂”后的作物进行定期观察、记录,对比分析,确保试验示范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三)技术操作要点
植物富硒强化剂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本品内含100%有机硒,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含硒量高等特点。通过对作物喷施有机硒后,农作物含硒量大幅度提高。本品为100%有机硒,不仅无毒、且使作物更容易吸收,并具有较强的抑病、增产、补硒、改善农作物品质,促进人体健康等多重作用,使用本品后:降解重金属(铅、镉、汞、砷),增产是现代农业生产保健富硒农产品的首选产品。针对不同作物种类,选择以下使用方法:
1、水果类的使用方法
水果类作物种植过程中喷施含量为有机硒(以Se计)10g/L,规格为液体200ml/瓶的富有机硒植物营养液(果蔬类) 2-3次,具体使用方法为:
第一次喷施:谢花后7天左右,叶面喷施第1次。将本品按每亩一瓶(200ml)的用量兑水50kg稀释混合,均匀喷施于果树叶面。
第二次喷施:果实膨大初期,与第一次喷施间隔7-10天,叶面喷施第2次。将本品按每亩一瓶(200ml)的用量兑水50kg稀释混合,均匀喷施于果树叶面。
第三次喷施:第二次喷施7-10天后,叶面喷施第3次。将本品按每亩一瓶(200ml)的用量兑水50kg稀释混合,均匀喷施于果树叶面。
2、蔬菜类(叶子菜)的使用方法
蔬菜类作物种植过程中喷施含量为有机硒(以Se计)10g/L,规格为液体200ml/瓶的富有机硒植物营养液(果蔬类)1次。具体使用方法为:
蔬菜叶子生长中后期喷施1次,距离采摘7-10天。将本品按每亩一瓶(200ml)的用量兑水50kg稀释混合,均匀喷施于蔬菜叶面。
3、根茎、果实类蔬菜的使用方法
根茎类作物种植过程中喷施含量为有机硒(以Se计)10g/L,规格为液体200ml/瓶的富有机硒植物营养液(果蔬类)3次。具体使用方法为:
第一次喷施:谢花后7天左右,叶面喷施第1次。将本品按每亩一瓶(200ml)的用量兑水50kg稀释混合,均匀喷施于农作物叶面。
第二次喷施:根茎或果实膨大初期,与第一次喷施间隔7-10天,叶面喷施第2次。将本品按每亩一瓶(200ml)的用量兑水50kg稀释混合,均匀喷施于农作物叶面。
第三次喷施:第二次喷施7-10天后,叶面喷施第3次。将本品按每亩一瓶(200ml)的用量兑水50kg稀释混合,均匀喷施于农作物叶面。
4、茶叶类作物的使用方法
茶叶类作物种植过程中喷施含量为有机硒(以Se计)10g/L,规格为液体200ml/瓶的富有机硒植物营养液(茶叶类)2次,具体使用方法为:
在茶叶生长过程中,叶面喷施富有机硒植物营养剂3次,硒通过生长周期转换,在第一次茶叶采摘前的5-7天和第一次茶叶采摘后的10-15天各叶面喷施1次,第三次喷施距第二次采摘的时间为10-15天,每次每亩用量1瓶,使用时1瓶稀释300-500倍均匀喷施即可。
(一)社会效益分析
1、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缺硒区居民经常保持摄取充足的硒,对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延缓衰老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今癌症等疾病尚无特效药的情况下,通过摄取足够量的硒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2、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高品位食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富硒食品生产的发展前景广阔。
3、有利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富硒食品的生产、加工与营销,以其高质量、高营养、无公害、保健康的优势进人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符合国家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开发有机食品的倡导,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
(二)经济效益
1、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稳定增收。通过富硒农产品示范种植项目实施,有力推动全县经济作物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换挡提速的进程,农业产业实现提质增效,拓宽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来源渠道,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6000元,带动全县农业产值增幅6%以上。
2、加大品牌打造及市场营销支持。通过开展绿色食品、富硒农产品认证和应用,加强产品质量追溯,打造稳固的品牌基础。积极将富硒农产品作为品牌推向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生态效益分析
1、富硒农产品示范种植项目实施,不但有益于提高基地的土地产出率和物质费用收益率,而且有益于提高我县的农作物生产水平。
2、推广富硒农产品种植,生产富硒农产品,不但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社会供给,而且有益于种田效益,实现优质化高效益生产,促进农业增效。
3、应用标准化栽培优化了农业生产系统结构,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污染,不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与市场的衔接,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农业的资源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集中连片开发种植,不但有益于发展专业化生产和经营,而有益于探索农业服务机制转换的新路子,更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组织保障
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为确保项目实施,圆满完成建设任务,成立由中心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财务人员、经作组组长为成员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富硒农产品示范种植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办公室,技术人员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组抽调,负责项目的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
2.严格程序,加强资金管理
(1)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按照《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1〕19号)、《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农〔2021〕140号)的资金管理办法,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建立健全财务审批、使用和报账制度,杜绝挤占、挪用。
(2)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管好用好建设资金
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管好用好整合资金。专用材料采购在采购结束并通过验收后,按合同签批支付;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进度签批预付款审批意见,预拨项目款。项目实施完成后,由领导小组及实施小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据实结算,项目建设结束经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报账核销。
3.强化监督,确保验收
富硒农产品示范种植建设项目须进行招投标,项目涉及化肥、富硒营养液等将通过政府采购,严格执行招投标制、法人制、合同制,严格按建设项目程序进行审批和组织实施。项目培训实行单独验收,验收材料须具有签到表、影像资料及相关培训教材等。经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项目完成后,由项目承担单位编写竣工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申请第三方出具审核报告后,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进行县级验收。在县级初验合格、财务决算清楚、资料齐备的基础上,迎接上级相关部门验收。
(二)节本增效措施
在项目实施工程中,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杜绝铺张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项目建设高效节支。
(三)内控制度管理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实施项目,切实抓好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与指导,加强痕迹管理,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查找项目实施的存在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2年5月15日
附:施甸县2022年富硒农产品示范种植项目资金概算表
施甸县2022年富硒农产品示范种植项目绩效目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