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5-8-/2020-0925007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交通局 |
公开目录 | 绩效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0-09-25 |
文号 | 浏览量 | 18 |
施甸县地方公路管理段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二)自评指标体系(本部分为报告核心内容)
(三)自评组织过程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二)过程情况分析
(三)产出情况分析
(四)效果情况分析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施甸县地方公路管理段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施甸县地方公路管理段是施甸县交通运输局所属的二级单位,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宗旨和业务范围是为公路畅通提供养护与路政管理保障。主要负责全县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施甸县公路勘测管理所与其合署办公。施甸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内设办公室、财务室、工程技术科、公路路政管理大队、安全科、养护科,定岗定人,职责明确。 施甸县地方公路管理段2019年年末在职职工31人,退休人员25人,遗属补助人员20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认真按照省、市、县农村公路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以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为中心,以落实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为重点工作,管养好农村公路,提高路况质量,认真落实管养工作的各项要求。加强全县农村公路水毁防抢保通工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严格路政管理,确保全县公路安全畅通,继续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9年财政预算拨款收入322.95万元,财政预算支出322.95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收入、支出274.74万元,占总收入、支出的85.07%;商品和服务支出收入、支出2.77万元,占总收入、支出的0.86%;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收入、支出45.44万元,占总收入、支出的14.07%;收支相同。
2019年上级补助收入2868.27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78.43万元,本年支出2437.14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509.56万元。其中:
1、拨入2018年省级补助资金296.23万元,支出大中、小修工程款236.14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60.09万元;
2、拨入2019年省级补助资金200万元,支出小修保养工程款116.83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83.17万元;
3、拨入2018年安保工程车购税资金222万元,支出工程款185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37万元;
4、施甸县2017年第三批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车购税资金上年结转40万元,支出工程款15.31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4.69万元;
5、拨入2018年第一批县乡道危桥(联建桥)改造工程车购税资金110万元,支出工程款106.16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3.84万元;
6、拨入2019年交通扶贫补短板项目工程涉农整合资金1757.8万元,支出工程款1497.57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60.23万元;
7、拨入2019年第三批危桥改造项目工程车购税资金257万元,支出工程款247.55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9.45万元;
8、以前年度其他收入结余资金年初结转和结余38.43万元,本年项目结余25.24万元,本年支出32.58万元(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27.58万元,工程款支出5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31.09万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本单位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财经纪律和相关的内控制度进行财务管理及绩效管理。按照相关要求认真进行预算的组织、编报和审核工作。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为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本部分为报告核心内容)
一级指标(100分):
投入(15分)、过程(30分)、产出(30分)、效果(25分)。
二级指标(100分):
目标设定(7分)、预算配置(8分)、预算执行(15分)、预算管理(12分)、资产管理(3分)、职责履行(30分)、履职效益(25分)。
三级指标(100分):
1、公路建设项目4个项目,指标分值4分,指标解释:农村公路养护大中、小修工程及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指标说明:按计划下达要求完成。评分标准:按期开工建设得满分,未按期开工建设1个项目扣1分。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里程631.977公里,指标分值3分,指标解释:正常开展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指标说明:完成日常养护管理工作。评分标准:按期完成得满分,未按期完成1项扣1分。
3、中央、省级安排项目资金,指标分值2分,指标解释:中央、省级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及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资金。指标说明:省级按县道7000/年.公里,乡道3500/年.公里,村道1000/年.公里标准下达养护资金。评分标准:按计划足额下达得满分,未按计划下达得零分。没有全额下达的按照下达25%一个等次扣1分。
4、市级配套项目资金,指标分值2分,指标解释:市级补助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标说明:按计划下达。评分标准:按计划足额下达得满分,未按计划下达得零分。没有全额下达的按照下达50%一个等次扣1分。
5、地方配套项目资金,指标分值2分,指标解释:根据上级要求县级应配套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标说明:县级按照不得低于省级补助资金的30%的标准配套养护资金。评分标准:按计划足额下达得满分,未按计划下达得零分。没有全额下达的按照下达50%一个等次扣1分。
6、人员经费和日常办公经费,指标分值2分,指标解释:确保单位正常运转经费。指标说明:确保单位正常运转。评分标准:预算经费能确保单位正常运转得满分,不能确保单位正常运转扣2分。
7、资金到位率,指标分值5分,指标解释:预算资金足额到位;下达的各级养护资金是否全额拨付到位。指标说明:预算资金足额到位;按计划下达的资金拨入。评分标准:足额拨入得满分,未拨入得零分,没有足额拨入的按照拨入20%一个等次扣1分。
8、支出进度,指标分值5分,指标解释:根据财政要求按月拨付;按准批的计划组织施工。指标说明:按进度实行计量支付工程项目款。评分标准:按月拨付财政资金及按工程进度实行计量支付得满分,不按进度实行计量支付不得分。未按期完成支付扣2分。
9、“三公经费”控制,指标分值5分,指标解释:严格实行“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指标说明:“三公经费”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评分标准:“三公经费”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得满分,超出预算扣5分。
10、管理制度健全,指标分值4分,指标解释:养护资金管理制度健全。指标说明:规范养护资金管理。评分标准:养护资金管理制度健全,设置专账管理得满分,管理制度不健全扣2分,有违规现象扣2分。
11、预算信息公开,指标分值4分,指标解释:按要求进行预算公开。指标说明:按要求实行预算公示。评分标准:按要求公开得满分,不公开不得分。
12、预算编制科学,指标分值4分,指标解释:科学进行预算编制。指标说明:预算编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反映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总貌。评分标准: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得满分,无预算管理制度扣2分,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扣2分。
13、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指标分值1分,指标解释: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指标说明:规范资产管理。评分标准: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得满分,不健全不得分。
14、资产管理规范,指标分值1分,指标解释:资产管理规范。指标说明:专人负责资产管理工作。评分标准:资产管理规范得满分,不规范不得分。
15、资产处置合规,指标分值1分,指标解释:合规处置资产。指标说明:按照资产处置相关规定处置报废资产。评分标准:合规处置资产得满分,不按规定处置资产不得分。
16、项目建设合规合法,指标分值9分,指标解释:按项目建设相关程序组织进行施工。指标说明:项目建设合规合法。评分标准:项目合规合法得满分。不按招投标相关规定进行招投标扣5分,不按建设规范施工扣5分。
17、项目完成质量,指标分值7分,指标解释:按照项目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完成。指标说明:按项目施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评分标准:按照项目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完成得满分。不按工程技术规范完成施工的扣3分。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不能通过验收的扣4分。
18、项目按期完成,指标分值7分,指标解释:按期完工。指标说明:按期完工。评分标准:按期完工得满分,未按期完工1个项目扣2分。
19、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指标分值7分,指标解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按期完成。指标说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按期完成。评分标准:按期完成得满分,未按期完成1个项目扣2分。
20、经济效益,指标分值5分,指标解释:改善农民出行难问题,为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标说明:交通便利给人民带来经济收益。评分标准:交通便利给人民带来经济收益得满分,对人民无益不得分。
21、社会效益,指标分值10分,指标解释:解决群众出行和农副产品运输难问题,有利于促进产业开发、商品流通,加快经济发展。指标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经济发展。评分标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得满分,不能使群众受益不得分。
22、社会公众或服务满意度,指标分值10分,指标解释: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城乡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高。指标说明: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城乡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高。评分标准:群众满意度高得满分,群众满意度每降低10%扣2分。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施甸县财政局关于2020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要求,本单位及时进行布置、组织所属项目预算用款情况自评工作,成立评价小组,进行现场核查。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县级财政配置人员经费和日常办公经费322.95万元;中央、省、市各级部门下达2019年4个项目计划,共2807.34万元。其中2个项目按期开工建设,目前正在施工,工程尚未完工;2个项目正在进行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了省道202.721公里、县道429.256公里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二)过程情况分析
预算管理制度健全,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并按财政要求如实公开;资产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根据资产处置相关规定进行资产报废处置。
2019年各级下达资金计划均未足额拨付到位,其中: 2019年省级养护补助资金计划下达758.13万元,实际到位200万元,未到位558.13万元。2019年市级配套补助资金计划下达21.17万元,实际到位0万元,未到位21.17万元。2019年县级配套补助资金计划下达229.09万元,实际到位0万元,未到位229.09万元。2019年省补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计划下达333万元,实际到位0万元,未到位333万元。2019年交通扶贫补短板项目资金下达1757.8万元,实际到位1757.8万元,已足额到位。2019年第三批危桥改造工程计划下达359万元,实际到位257万元,未到位102万元。
实施工程项目资金按工程进度实行计量支付;严格实行“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三公经费”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不违规、超标支出。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建设合规合法,按项目建设相关程序组织进行施工,按照项目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工程建设4个项目中2019年大中修工程及2019年省补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正在进行工程前期准备工作,2019年交通扶贫补短板工程及2019年第三批危桥改造工程正在施工,工程尚未完工。2019年农村公路县级养护管理工作已完成。
(四)效果情况分析
解决群众出行和农副产品运输难问题,为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促进产业开发、商品流通,加快了城乡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存在问题:一是绩效评价的标准难以量化。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商品性”,不能行成收益的货币价格,因而将其量化在技术上并不可行,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上也难以衡量;二是没有统一的规范的评价量化标准。没有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过系统的业务培训,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理解进行自评,致使量化评价结果五花八门。
整改措施:一是根据不同部门的日常工作性质及特点,建立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二是确立统一规范的评价量化标准,对业务人员进行评价量化标准培训学习,客观全面的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既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又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增强资金绩效理念、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使绩效评价结果得到合理应用,应将此次绩效评价结果做为以后年度建设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无。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由于近年来我县农村公路养护项目工作任务重,县级配套资金不足,项目资金缺口较大,项目前期费及工作经费严重不足。